三国成语故事木牛流马(三国成语故事勃然大怒)

(灿烂海滩原创作品,严禁转载)

今天的三国成语故事见于《三国演义》第一百零二回,发生在诸葛亮最后一次北伐之际,相关人物分别为诸葛亮和郑文。原文如下:

三国成语故事木牛流马(三国成语故事勃然大怒)(1)

孔明正与诸将商议征进,忽报有魏将来投降。孔明唤入问之,答曰:“某乃魏国偏将军郑文也。近与秦朗同领人马,听司马懿调用,不料懿徇私偏向,加秦朗为前将军,而视文如草芥,因此不平,特来投降丞相。愿赐收录。”言未已,人报秦朗引兵在寨外,单搦郑文交战。孔明曰:“此人武艺比汝若何?”郑文曰:“某当立斩之。”孔明曰:“汝若先杀秦朗,吾方不疑。”

三国成语故事木牛流马(三国成语故事勃然大怒)(2)

郑文欣然上马出营,与秦朗交锋。孔明亲自出营视之。只见秦朗挺枪大骂曰:“反贼盗我战马来此,可早早还我!”言讫,直取郑文。文拍马舞刀相迎,只一合,斩秦朗于马下。魏军各自逃走。郑文提首级入营。孔明回到帐中坐定,唤郑文至,勃然大怒,叱左右:“推出斩之!”郑文曰:“小将无罪!”孔明曰:“吾向识秦朗;汝今斩者,并非秦朗。安敢欺我!”文拜告曰:“此实秦朗之弟秦明也。”孔明笑曰:“司马懿令汝来诈降,于中取事,却如何瞒得我过!若不实说,必然斩汝!”郑文只得诉告其实是诈降,泣求免死。

三国成语故事木牛流马(三国成语故事勃然大怒)(3)

按照小说的情节发展,诸葛亮“五出祁山”,再度与司马懿交锋。诸葛亮连续获得几次战斗的胜利,令司马懿颜面尽失。司马懿想出诈降之计,派偏将军郑文前来诈降,不料却被诸葛亮识破。于是,诸葛亮将计就计,利用郑文的诈降引诱司马懿上当,将司马懿大军的先锋秦朗斩杀,并再次取得胜利。

三国成语故事木牛流马(三国成语故事勃然大怒)(4)

本文要介绍的成语,是诸葛亮识破郑文真实用意时的神态,叫做“勃然大怒”, 意为非常生气的样子。这句成语的最早出处是汉代班固《汉书•谷永传》中的“是故皇天勃然发怒。”

三国成语故事木牛流马(三国成语故事勃然大怒)(5)

大凡看过《三国志》等三国史料的人都知道,从公元228年至公元234年,诸葛亮先后发动了五次北伐,虽然声势浩大,最大的战果只有两个,一是夺取了阴平和武都两郡,而是斩杀了曹魏名将张郃。但从战略层面来看,诸葛亮的连年北伐却是劳而无功,收效甚微的。之所以会出现不少人认为诸葛亮在与司马懿的交锋中占尽优势,这都是《三国演义》的“功劳”。一句话,很多人将小说当成了历史。小说作者为了体现诸葛亮的智慧,在小说中虚构了不少情节,安排了不少曹魏将领死于诸葛亮之手,上面提到的曹魏先锋秦朗便是其中一例。

三国成语故事木牛流马(三国成语故事勃然大怒)(6)

首先要说明的是,秦朗这个人物在历史上存在的,事迹散见于《三国志》中的《明帝纪》、《曹爽传》及《资治通鉴》、《世说新语》当中。秦朗是三国中期曹魏将领之一,早年深受曹操器重,但直到魏明帝曹睿时期才进入曹魏政治舞台,其主要功绩是击败了鲜卑首领轲比能、步度根对曹魏西北地区的入侵,秦朗也因此一举成名,后来还在公元238年成为曹睿临终时的托孤重臣之一。这也就意味着他并非死于诸葛亮之手,小说中所谓的诸葛亮斩杀秦朗之死自然也就是子虚乌有的事情。

三国成语故事木牛流马(三国成语故事勃然大怒)(7)

不过,虽然秦朗从未与诸葛亮交过手,但他的父母却与关羽和张飞都能扯上关系。《三国志•明帝纪》注引《献帝传》记载:“朗父名宜禄,为吕布使诣袁术,术妻以汉宗室女。其前妻杜氏留下邳。布之被围,关羽屡请于太祖,求以杜氏为妻,太祖疑其有色,及城陷,太祖见之,乃自纳之。宜禄归降,以为铚长。及刘备走小沛,张飞随之,过谓宜禄曰:‘人取汝妻,而为之长,乃蚩蚩若是邪!随我去乎?’宜禄从之数里,悔欲还,飞杀之。”

三国成语故事木牛流马(三国成语故事勃然大怒)(8)

从这段记载可以看出,秦朗的父亲秦宜禄被张飞所杀,母亲杜氏又先后被关羽和曹操看上。后来,杜氏被曹操所纳,秦朗也就成了曹操的“假子”,曹操对其宠爱有加,难怪后来秦朗的仕途一帆风顺。

参考书籍:《三国志》、《世说新语》、《资治通鉴》、《三国演义》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