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为什么杀陈廷敬(康熙称赞的完人)
说起康熙年间有名的汉族大臣,许多人都会想起李光地,张廷玉,于成龙,但是康熙最看重的则是陈廷敬,陈廷敬何许人为什么被康熙皇帝看重。康熙给他的评价是“宽大老成,几近完人”。
陈廷敬、字子端,樊川,号说岩,月岩,午亭等,山西泽州(今晋城)人,生于明崇祯十一年(1639),逝于康熙五十一年(1712)。出身世代书香门第,陈廷敬六世祖陈天佑是明嘉靖时山西按察司副史,陈廷敬伯父陈昌言是明崇祯年提督江南学政,幼承庭训,喜赋诗作文,钻研程朱理学。顺治十五年中进士,选庶吉士,十八年授检讨,从此步步高升。康熙八年升国子监司业,掌管国学政令,九年升弘文院(不久改为翰林院)侍读,十一年充日讲起居注官,十五年转任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旋被升为翰林院掌院学士,仍一直兼任日讲起居注官,虽然康熙二十二年停止经筵日讲,但作为内阁学士的陈廷敬仍任经筵讲官,每逢春秋两季进行经筵大典,他都要向皇帝进讲。康熙帝曾多次表彰陈廷敬“进讲甚为精详,实于学问政事大有裨益”
一代名相:陈廷敬
陈廷敬为什么会得到康熙皇帝的重用和称赞呢?这和陈廷敬的性格和对康熙帝的忠心有关,陈廷敬最早作为经筵讲官,在给康熙帝讲解《四书》《五经》等书过程中,向其阐释了儒家的“仁政”“民本”“大一统”等思想学说,使康熙帝进而结合社会实际,在制订政策中予以实施,这实际上就是在治国理政中,弘扬儒家思想的时代价值。这使得康熙皇帝开始重用汉族大臣,张廷玉,李光地等等汉族大臣有效的让康熙挺过了三藩之乱,平定了台湾,收取了汉族官绅的心,他作为康熙王朝的大臣要员,无论是从政或治学都受忠君思想支配,其对康熙帝可谓忠贞不二,他的诗文中,充满了对康熙帝的颂扬与感恩,不免有歌功颂德的阿谀奉承之词;再者其一生出入宫廷四五十年,从未做过地方官吏,对黎民百姓的生活也缺乏深入了解。同时,中国传统的士大夫,大都具有经世情怀,即使是为官也以做谏臣为己任,铁骨铮铮,敢于直陈帝王的缺失。而陈廷敬作为一个重臣,近臣,很少发出批评性的谏言。他本身虽然清正廉洁,不结党、不营私,但与其同朝大学士高士奇、徐乾学都有结党营私,贪污纳贿劣迹,陈廷敬对他们的情况虽有了解,但为明哲保身,却不上奏、不揭发。对此,同为大学士的李光地,就曾尖锐批评陈廷敬是“但知趋避,自为离事保全”
忠
陈廷敬从康熙二十三年起任都察院左都御史,掌全国风纪之责。继而又任工部、户部、刑部及主管全国文职官员任免的吏部尚书、直至康熙四十二年任文渊阁大学士,成为赞理机务、表率百僚的宰辅之臣。在此过程中,尽职尽责,为辅佐康熙帝治国理政,屡屡上疏或进表,诸如《制钱销毁滋弊疏》《劝廉祛弊请敕详议定制疏》《请严督抚之责成疏》《请议水旱疏》及《云南荡平贺皇上表》等等,大都针对社会长期存在的弊端,就发展生产、倡俭惩贪、察吏安民、赈灾救荒、国家统一等方面,提出切实的建言和改革主张,既利国又便民,有助于社会安定和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陈廷敬在历任各部尚书与大学士的同时,又参与或领衔编纂康熙朝的各种文献典籍,诸如《世祖实录》《太宗实录》《明史》《清一统志》《康熙字典》《佩文韵府》等。且并非只挂空名,而是做了切实的工作。
《康熙字典》
《清统一志》
陈廷敬在忙于政务,编纂各种典籍的同时,又始终不废读书治学,勤奋著述,在文、史、经、哲各领域都留下大量著作,尤长于诗。据不完全统计,他留世的诗作有2760首,又有解说杜甫诗作的《杜律诗话》;于史方面则有《汉书》《后汉书》和《三国志》涉及的历史事件与历史人物的史评;在经学方面,有专门阐释儒家诸经——《诗》《书》《易》《礼》等经典的多卷《经解》。
陈廷敬虽身为宰辅,位高权重,但却从不恋栈,其七十岁时,即呈奏请辞。但康熙帝则以“机务重地,良难其人,不必求去”而拒辞。直到康熙四十九年,他第四次请辞时,康熙帝才不得不允准说:“卿才品优长,文学素裕,久侍讲幄,积有勤劳……览奏以衰老乞罢,情词恳切,著以原官致仕”。然而,刚过半年,同朝之大学士张玉书病逝,另一大学士李光地也患病,康熙帝遂又下令陈廷敬,仍“暂到衙门,办理事务”,直到康熙五十一年四月病死于任上。他的去世,康熙帝极其哀痛,不仅下令隆重治丧,还亲笔写了挽诗:“世传诗赋重,名在独遗荣”,又有祭“盖在仕籍者余五十年,而秉忠贞者恒如一日”,高度评价其为 “文章宿老,辅弼良臣”。
宽大老成,几近完人
陈廷敬的一生,为辅佐康熙帝治国理政而鞠躬尽瘁,是对康乾盛世的形成与发展大有贡献的有功之臣。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