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永康13岁上高中(魏永康13岁上大学)

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伤仲永》

人们眼中的“神童”,可谓是古已有之。

甘罗十二为相出使秦国,“诗魔”白居易五岁作诗,如今十多岁的“神童”考入名牌大学就读的新闻人们也见怪不怪。

这是父母拔苗助长的结果,还是一种正常的生活现象?

“神童”魏永康年少成名,13岁上大学,17岁读中科院。

他的人生轨迹,便如古代的“伤仲永”一般无二,属于他的传奇故事并没有在成年之后得到延续。

魏永康的母亲甚至撂下狠话说:“我恨不得他死了才好”。

其间究竟是怎样的是是非非,竟让这位母亲如此痛恨自己的儿子?

魏永康13岁上高中(魏永康13岁上大学)(1)

魏永康

“天才神童”魏永康

魏永康出生于湖南省华容县的一个普通家庭。

魏永康的父亲魏炳南曾参加过历史上著名的“抗美援朝”战役,因伤残退伍,而后在家一直处于瘫痪状态。

母亲曾学梅是当地百货公司的一名普通工人,这份工作成了全家生活唯一的经济来源。

魏永康是家中的独子,曾雪梅自然对其倾注了全部的心血与希望。

可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魏永康的“神童智慧”来自于母亲,成年后的“伤仲永”现象亦是拜母亲所赐。

魏永康仅仅两三个月的时候,曾雪梅便开始每日都念唐诗给儿子听,还拿着字卡教他读书认字。

在这种日积月累的影响下,魏永康两岁那年,便已是能识得两千多字的“神童”。

魏永康13岁上高中(魏永康13岁上大学)(2)

不得不说,这其中曾雪梅的启蒙教育功不可没。

魏永康自小便天资聪颖,再加上母亲每日里潜移默化的悉心教导,他的记忆力比起同龄人来可谓是出类拔萃,学点什么东西都特别快。

魏永康的“神童天分”,对于这个家庭来说是莫大的荣耀。

曾雪梅察觉儿子这般出众的智慧,更是开始对他重点培养,一心一意都扑在了他身上。

四岁那年,魏永康所学的文化知识已达到了初中生阶段的水平。

小学六年的课程,魏永康也仅仅读了二年级和四年级而已。

直至八岁时,同龄人还在学习基础知识的时候,魏永康却直接连跳几级,进入了当地一所重点中学读书。

魏永康13岁上高中(魏永康13岁上大学)(3)

“神童”魏永康的传奇在偌大的县城中,几乎被传得沸沸扬扬。

十二岁开始,魏永康频频在国内崭露头角。

仅仅一年左右的时间,他曾先后在奥林匹克化学竞赛、生物理竞赛等多个比赛项目中脱颖而出,获得多个奖项。

如此看来,魏永康是个实实在在的“神童”。

虽然年龄比别人小,但他的知识储备远比同龄人甚至部分成年人来得更加强大。

高中的数学课本,魏永康读个一两天就基本明白的七七八八了。

一群高级教师设计一两周的竞赛题目,他最多三分钟的时间就能将其轻易破解。

魏永康就此在全国一夜成名。

他当时在整个湖南省都是炙手可热的人物,当地的省教育厅多次表示“希望将这个天才留在湖南培养。”

魏永康13岁上高中(魏永康13岁上大学)(4)

母亲曾雪梅:“你一心一意去读书,什么都不用你管”

在此之前,母亲曾雪梅一直对儿子“神童”的天分保持谦虚低调的态度。

自从媒体对魏永康的事迹大肆渲染之后,连远在老家的亲戚都知道了魏永康的事情。

不少亲戚朋友纷纷打来电话,让曾雪梅“一定要好好培养,千万不能埋没了这个天分。”

魏永康13岁上高中(魏永康13岁上大学)(5)

几经考虑之下,曾雪梅终于下定决心:辞掉工作,一心一意陪儿子读书。

话说曾雪梅也确实是个有一个读书远见的人,而她如此荒唐的做法,最致命的错误在于将儿子读书智商与生活情商的事情混为一谈了。

曾雪梅说,她从小给儿子立下的名言警句,便是“知识就是力量。”

在她眼中,“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便是对儿子最大的期待。

魏永康13岁上高中(魏永康13岁上大学)(6)

从魏永康八岁那年上中学开始,曾雪梅就开始了她一路的陪读生活。

她先是在魏永康的中学附近租了一所小房子,她的生活精力几乎全部用在了儿子身上。

除了学习之外,任何生活上的琐事曾雪梅都从未让魏永康插手过。

每天早晨,曾雪梅都要帮儿子把牙膏挤好,给儿子洗衣服、端水、端饭,甚至连给儿子洗脸洗澡这样的事情都是亲力亲为的。

魏永康13岁上高中(魏永康13岁上大学)(7)

等到魏永康读高中的时候,曾雪梅甚至每天还要亲自给儿子喂饭,魏永康就在一旁看书。

曾雪梅将读书教育作为人生的中心点,却完完全全将儿子生活自理能力和为人处世的情商忽视了。

从小到大,魏永康的私人生活都由母亲一手包办,曾雪梅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你一定要好好读书,将来才会有出息。你现在好好读书就是了,其他什么都不用你管。”

据魏永康回忆,“小时候一天到晚都是被妈妈关在家里读书的,从来没拥有过任何快乐的童年时光,也从来没有跟别的小朋友一起玩过。我整个童年加起来,都是学校、读书和妈妈。”

魏永康13岁上高中(魏永康13岁上大学)(8)

在那个稚气未脱的灿烂童年,谁又不想无忧无虑地畅游嬉戏呢?

如此日复一日的枯燥生活,其实也并非魏永康所愿。

“神童”的身份,既是身上的光环,却也成了桎梏魏永康的一道枷锁。

曾雪梅给予了儿子一个良好的教育,却没有为他提供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这是她对魏永康所犯下的最大的错误,这个错误甚至差点毁了魏永康之后的下半生。

她对魏永康过度的保护和照顾,却让她儿子失去了经受挫折成长的机会。

曾雪梅一心一意地认为,读书学习是教育孩子的头等大事,其他生活上的琐事都由她来代理即可,毕竟“那么聪明的孩子,以后随便学一下也就会了”,然而却没想到,魏永康对母亲的依赖就此成为了生活习惯,却是怎么改也改不过来了。

魏永康13岁上高中(魏永康13岁上大学)(9)

神童魏永康13岁上大学,母亲一直陪读直到毕业结束

魏永康在母亲的照料下,“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

十三岁那年,魏永康以高分的成绩通过了高考,被湖南湘潭大学物理系破格录取了,这在当时看来可谓是“前无古人”的现象。

魏永康13岁上高中(魏永康13岁上大学)(10)

曾雪梅非常欣慰,她不但为自己的儿子如此出人头地感到自豪和骄傲,甚至还沾沾自喜地认为魏永康有此高分成绩与自己的陪读“功劳”密不可分。

她的保护欲极强。

自从魏永康考上大学之后,她便频频以“魏永康年纪太小”为借口,要求学校领导允许她与儿子一同前往大学校园。

曾雪梅的陪读生活,就这样持续直到魏永康大学毕业。

校方领导破例给了她在校园里面的一份管理宿舍的差事。

曾雪梅白天在宿舍里帮儿子整理学习用品、打扫卫生,晚上儿子读书的时候,她才开始整理自己一天的工作,将魏永康如往常那般照顾得无微不至。

谁能想到,表面上看起来光鲜亮丽、绝顶聪明的“神童”天才,背地里却是个对生活一窍不通的书呆子,甚至连吃饭睡觉这种小事都要母亲亲自过问。

曾雪梅就这样陪伴了魏永康四年的大学生活。

魏永康和母亲如此极端的做法自然招来了同学们的许多非议,每次外出时也总是少不了被同学指指点点,引来诸多耻笑。

对此情况,魏永康也曾对母亲抗议过,可是曾雪梅却依旧固执己见,“你好好读书便是了,其他的我都会处理好。”

曾雪梅从未考虑过,“爱子如杀子”便是这般如此。

魏永康13岁上高中(魏永康13岁上大学)(11)

“神童”的高光时刻,后来却被中科院劝退

四年之后,年仅十七岁的魏永康获得了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的青睐,成为这里的硕博连读研究生。

魏永康13岁上高中(魏永康13岁上大学)(12)

不同的是,魏永康这次拒绝了母亲陪读的要求。

对于多少人来说,这是求也求不来的莫大荣耀!

曾雪梅母子俩自然也是欣喜若狂的。

不同的是,魏永康这次拒绝了母亲陪读的要求。

在他看来,“我已经长大了,不再需要你的照顾了,我可以一个人到那边去上学。”

在魏永康的再三坚持下,他终是脱离了母亲的“掌控”,一人孤身北上,开始了他的求学之路。

他本以为能开始井井有条地开始新学期的学习生活,只可惜事与愿违。

即将到来的现实却给了他致命的一击。

一时之间失去了母亲的照料,魏永康对学习以外的生活都适应不来。

独自在这个陌生的城市,他此时此刻感到的只有无助,因为他的整个生活几乎都失控了。

魏永康13岁上高中(魏永康13岁上大学)(13)

魏永康根本不知道如何来处理生活中的一切琐事。

没有母亲的照顾,魏永康好似突然没有了生活主心骨。

据他当时的伙伴说,“魏永康每天都衣冠不整,这还算是常态。房间从来都没有打扫过,好像也没看他洗过衣服,就这样扔得四处都是,整个屋子都是乱哄哄的一片。”

魏永康根本完全无法掌控自己的学习和生活。

在他眼里,衣服穿了就是穿了,从来没有“添衣”和“脱衣”的区别,甚至还有一次大冬天的穿着件短袖和拖鞋就这样跑出去了。

他一天到晚都窝在寝室里看书学习,却忘了要按时参加考试和毕业论文这些重要功课,这便直接导致他当时有一门功课是零分的。

魏永康13岁上高中(魏永康13岁上大学)(14)

忘记撰写毕业论文最重要的影响,便是让魏永康失去了攻读博士的机会。

除此之外,魏永康连最基本的社交能力也没有。

中科院和普通的大学完全不同,许多任务都是需要和导师、同学沟通以后才能共同完成的。

之前因为曾雪梅过度的掌控欲与保护欲,魏永康鲜少与外人接触,就此养成了不爱说话的内向性格,慢慢地也和同学导师们日渐疏远。

一些原本简简单单的人情世故,在魏永康这里却 “难于上青天”,他也因此耽误了许多事情,甚至连研究生的毕业工作都没有人给他作指导。

总的来说,魏永康除了会读书之外,其他的一切都与中科院这里的人们显得格格不入。

魏永康在中科院读了三年时间的研究生,可是连硕士毕业证都还没拿到,中科院就对这位“天才神童”非常失望,不得不把他劝退回家了。

魏永康13岁上高中(魏永康13岁上大学)(15)

对于这种长期无法料理自己生活的人,不论是再高智商的“神童”,都注定要被这个社会淘汰。

因为自己生活上的缺陷,魏永康最终无缘中科院,只得选择自己默默离开。

母亲曾雪梅得知儿子被中科院退学的消息,几近崩溃的边缘,曾经咬牙切齿地骂他“我恨不得他死了才好。”

曾雪梅来接魏永康回家那天,就站在北京中科院的门口,她指着中科院的大楼对魏永康说道:

“不是让你好好读书吗?你怎么就这么不争气?这么好的条件你都不知道好好珍惜,我怎么生了个你这样的儿子,你怎么不去死啊?”

魏永康13岁上高中(魏永康13岁上大学)(16)

曾雪梅气愤至极,看着旁边车水马龙的大马路,她甚至想将魏永康推到马路中间去。

“不读书就让他去被车撞死好了。”

从湖南省的“天才神童”,到如今被中科院劝学回家,魏永康的光环不再,他整个人仿佛从天堂直接跌倒了地狱。

魏永康原本一路平坦的康庄大道,却在此刻突遭变故。

生活好似给这家人开了一个巨大的玩笑,其中最伤心的莫过于母亲曾雪梅了。

那段时间,关于“天才神童”魏永康被中科院劝退的消息铺天盖地,一时间全国上下更是议论纷纷。

面对如此残酷玩味的现实,曾雪梅一时无法接受。

“只要我走出这个家门,我就觉得好像大家都在用笑话的眼光来看我。在我们这个小县城,魏永康的名字一直都是家喻户晓的。以前我最欣慰和被人谈起我的儿子怎样,可是现在我却最害怕别人和我谈到他。”

自从被中科院退学回家以后,魏永康便一直将自己关在房间里面看书或者玩电脑,好像这件事情从来都没有发生过一样。

魏永康13岁上高中(魏永康13岁上大学)(17)

曾雪梅的反思

有人说,魏永康之所以造成今天这个结果,其实是怪不得他的,这一切都是曾雪梅一手造成的。

家长过于揠苗助长的成长方式,,一味专注于孩子的学习情况,却忽略了孩子需要全面发展的事实需要,也在一定程度上压抑了孩子的纯真和天性。

更有些人直接宣传将孩子打造成“神童”,这本身就是一种错误的教育方式和理念。

家长本身应有一个清醒的头脑与认知,不能因为对孩子过高的期待,就此给孩子造成过大的负担与压力。

“大家都说得对,造成今天这种后果也不能怪他,只能怪我自己的教育方法不对,都是因为我把他逼得太狠了。”

魏永康13岁上高中(魏永康13岁上大学)(18)

曾雪梅经过反思过后,终于改变了对儿子的教育方式。

可是由于之前说出太过激动与伤人的话语,她与儿子的关系却再也不复当初,两人心中都留下了各自的心结,就此过后几乎都很少有过交流,

好在魏永康当时只有二十岁的年纪,也算是亡羊补牢,为时未晚,他开始慢慢变得“成熟”与“懂事”起来了。

魏永康13岁上高中(魏永康13岁上大学)(19)

如今,一度在全国炙手可热的“神童”,终是过上了平凡人的正常生活。

以往被母亲捧上云端的“天才神童”,如今终于有了几分人间的烟火气息。

自从被中科院退学以后,魏永康之后的求职之路一直走得都不太顺遂。

他曾先后去过深圳和南京等多个地方辗转求职,其间还参加过研究生的考试,但却一直未有成绩。

如今,一度在全国炙手可热的“神童”,终是过上了平凡人的正常生活。

与以往“不近人情”的木讷相比,魏永康更有了几分人情世故。

魏永康目前在一家软件开发公司工作了四年,不但找到了自己另一半的人生伴侣,两人还共同孕育了一个可爱的女儿。

魏永康13岁上高中(魏永康13岁上大学)(20)

魏永康和母亲曾雪梅的故事,曾经被当成中国家庭教育的一个范本被多方解读。

从曾雪梅的角度来说,她对儿子的教育和爱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在她内心里面,她所作所为的一切都是为了儿子来考虑,她一心认为儿子出色的学习成绩是她这个普通家庭出人头地的唯一筹码。

然而她最大的问题,在于她极端的教育方式。

魏永康本应是个“天才神童”,在她的影响下却变成了一个完完全全只会读书的“书呆子”,这种教育方式并不能让他成长以后能够融入社会,这便是魏永康悲剧的根源。

良好的家庭教育,对于个人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我们无法依赖父母一辈子,不管怎样,我们始终都要学会自己面对人生中的风风雨雨。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