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擦亮底色打造特色(山丹突出五大引领)
山丹县坚持把党的领导贯穿“三农”工作各方面,积极探索抓党建促乡村振兴新机制,突出政治、组织、骨干、人才、先锋“五大引领”,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推动组织、干部、人才资源向乡村集聚,以强大“红色引擎”赋能乡村发展。
突出政治引领
增强大抓乡村振兴的政治自觉
严格落实“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要求,县级领导联系43个乡村建设示范村,79名党委(党组)书记全覆盖建立联系点,成立乡村组织振兴、人才振兴工作专班和组织保障专责组,实施项目化管理,把任务量化到具体标准、细化到具体时间,形成明责、确责、履责、考责、问责“五位一体”闭合管理体系,推动任务有人抓、问题有人管、责任有人担。深入贯彻市委“一意见两指引”,对标对表优化完善抓党建促乡村振兴“1 2 5”政策体系,组织开展“学、查,用、促,晒、谈”清单指引活动,采取现场去比、站上台讲、拉出来练、坐下来谈、走出去学方式,高质量完成村内赛285场、乡内赛17场、县内赛2场,切实让乡村两级清楚平时干什么、应急时干什么、经济发展领域干什么、社会治理领域干什么,推动乡村振兴各项工作贯到底落到地。
突出组织引领
筑牢实现乡村振兴的战斗堡垒
持续深化党支部建设标准化,开展农村星级党支部复核评估“回头看”,列支200万元改造提升村级阵地23个,清查整治党务工作突出问题33个。深化村级集体经济“晋五争十”行动,对13个重点村每村补助50万元,稳步推进16个村集体经济公司化改革,村级组织“造血”功能不断增强。出台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和城市基层治理共同体2个《工作规范指引(第一版)》,建立“党建共同体347模式 基层党组织123模式”联动机制,完善党员共管、阵地共用、资源共享、活动共办、责任共担、发展共荣“六共”措施,使党建引领乡村振兴抓有新方向、建有新载体、干有新平台、事有新成效、人有新气象。率先在全省推行城郊镇管理体制改革,将清泉镇党政机构由“五办五中心一队一院”优化为“一委三办三局六中心一队”,实体化设置运行城市社区党工委和城市社区管理局,统筹推进赋能扩权减负、进城农民市民化管理等8项工作,构建起扁平高效的城郊镇组织架构。
突出骨干引领
建设推动乡村振兴的过硬队伍
树立重基层、重实干用人导向,注重从乡村振兴一线考察识别干部,提拔乡镇干部36名、涉农干部和驻村工作队员14名,占提拔总数36%,选调32名乡镇干部到县直部门工作,激励全县上下在乡村振兴一线担当作为、竞相出彩。做好换届“后半篇”文章,全面开展乡村换届“回头看”,深化“312”村干部“雁阵”培育计划,调整补充村书记、副书记22名、大学生村文书46名。严格落实“一对一”导师帮带责任制,实现新进班子成员上马即奔跑、上任即实干。接续增派乡村振兴工作队8个,选派调整队员35名,下派8名干部到乡镇挂任党政副职,选派51名干部到乡村振兴龙头企业担任专职副书记,招录乡镇事业干部43名,乡村振兴“前沿作战部”力量更足、功能更强。开展乡村振兴骨干队伍赋能提升行动,举办“乡村振兴大讲堂”15期、培训1800多人,采取“3 五个一”模式全覆盖轮训乡村干部和驻村工作队员;把城乡建筑美学作为干部教育培训必修课,外请河西学院教授专题报告2场,在浙江大学、兰州大学举办培训班2期,乡村振兴骨干力量实战本领明显增强。
突出人才引领
强化促进乡村振兴的人才支撑
厚植人才优势,深入实施“十百千万人才工程”,设立“百万人才专项引导资金”,聘请马铃薯、肉羊等产业发展高级顾问4名,引进中国农业大学等知名高校专家(团队)12个。投入专项资金135万元,采取“揭榜挂帅”方式,实施重点人才和青年人才项目16个,建设“乡村振兴人才工作站”7个。实施“山丹之光”人才计划和“焉支乡村工匠”培育行动,培养“土专家”“田秀才”4000多人,确保乡村振兴“后继有人”。投资1300多万元打造人才公寓22套,对引进的硕士以上学历人才免费提供“拎包入住”服务,配套建设300多平方米“人才之家”,建强服务人才“硬设施”。落实“十业百社万才”行动,组建乡村振兴专家服务团7个,选派118名科技特派员深入乡村一线解难题、转成果、助发展,帮带培养技术骨干310多名,转化科研成果12项,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坚实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
突出先锋引领
激活参与乡村振兴的主体活力
将乡村振兴一线作为检验党员“初心”成色的试金石,在6个领域创新开展争当“焉支先锋”活动,通过党员“述绩”、党群“评绩”、支部“定绩”、公开“亮绩”、组织“用绩”,评定农村“焉支带富先锋”、社区“焉支服务先锋”、机关单位“焉支敬业先锋”、国企和“两新”组织“焉支爱岗先锋”、群团组织“焉支创业先锋”729名,引导全县1万多名党员在乡村振兴主战场建功立业。将发展党员向农村倾斜,新发展农村党员66名,高中以上学历占92.4%、35岁以下占86.4%,农村党员队伍结构持续优化。落实1 X组织生活制度,推行履职践诺、设岗定责、双向共管、关爱帮扶“四型”党员分类管理模式,引导农村党员积极参与乡村建设,凝聚乡村振兴先锋力量。
来源:山丹县委组织部
本期编辑:陈蓉
责任编辑:刘伯武
审核:杨建刚
终审:彭仁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