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返贫监测对象排查方式为哪三种(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

新京报讯(记者 田杰雄)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正式发布,要求要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其中提到完善监测帮扶机制,精准确定监测对象那么,如何防止规模性返贫?防返贫监测又具体会覆盖哪些人?对此,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扶贫研究院院长、原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汪三贵,在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对这些问题作出解答,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防返贫监测对象排查方式为哪三种?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防返贫监测对象排查方式为哪三种(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

防返贫监测对象排查方式为哪三种

新京报讯(记者 田杰雄)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正式发布,要求要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其中提到完善监测帮扶机制,精准确定监测对象。那么,如何防止规模性返贫?防返贫监测又具体会覆盖哪些人?对此,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扶贫研究院院长、原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汪三贵,在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对这些问题作出解答。

新京报: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是我国宣布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后的第一份中央一号文件。件指出要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该怎么守?有何关键点?

汪三贵:建立有效的防返贫监测帮扶体系是防止规模性返贫的核心。如文件中所提及的,精准确定监测对象,将有返贫致贫风险和突发严重困难的农户纳入监测范围,进行动态监测。我们要明白的是,在某种角度上,返贫是肯定会发生的,当然返贫的原因有很多,包括天灾人祸、突发情况。例如去年极端天气导致的水灾,有可能会影响农村住房。我们曾经的脱贫标准分为收入和两不愁三保障这两个方面,水灾对于安全住房的影响可能就会比较大。

现在要做的,是建立起有效、精准的监测体系和支持政策。这其中有两个时机。一方面是在问题发生后,根据返贫因素,纳入监测,继而相关的政策、措施去支持。另一方面,也要“未雨绸缪”。我们再以因病返贫的情况举例,我们都知道,若遇大病,久治不愈,那么这个家庭的收入会下降,甚至收入来源也会丧失。所以这就需要我们在脱贫户发生医疗状况时介入,就要监测起来,采取一定措施去帮扶。

新京报:返贫监测会覆盖到哪些人?他们是如何被分类的?

汪三贵:返贫监测主要的对象分为三类。第一类我们称作“脱贫不稳定户”。这是主要的监测对象,他们刚刚脱贫,面对风险的能力弱。我们知道脱贫是有标准的,2020年全国脱贫标准为人均纯收入4000元,在防返贫监测中,这个标准会被放宽到1.5倍,也就是说人均收入在6000元以下的农户会被纳入到监测。另外在住房、饮水、教育、医疗等方面存在风险隐患的,也在监测范围内。

第二类叫做“边缘易致贫户”。也就是说,他们曾经都是非贫困户,也从未享受过脱贫攻坚的政策支持,不过实际上比贫困户的生活状况好不了多少。这几年国家脱贫攻坚对于贫困户的支持力度很大,目前很多脱贫户比边缘易致贫户的生活都要好了,所以我们要关注的第二类,就是这些“生活在边边”上的人。这个群体可能比脱贫不稳定户更脆弱,因此要纳入监测,开始享受政策支持。

第三类是“突发严重困难户”。指的是因为一些重大的意外,如之前所提到的疾病、天灾等情况,导致家庭的刚性支出骤然大幅增加,导致家庭收入支撑不起生活,这类群体极有可能是原来的非贫困户,也可能是收入超过6000元的脱贫户,他们也要被纳入监测。

防返贫监测最主要是针对这三类人群,把他们纳入到监测范围内,帮扶得当,规模性返贫也就不会出现了。

新京报记者 田杰雄

编辑 唐峥 校对 柳宝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