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最难征服宋王朝(他成长于西北悍民地区)

唐朝李世民靠文治武功建立了强大的王朝,李世民在开疆拓上,征服了高昌、龟兹、吐谷浑并重创了高句丽。而且李世民推行民族融合政策,得到各民族的拥戴,被称为“天可汗”。“可汗”一词是游牧部落对首领尊称,也是他们一致认可的首领,而称为“天可汗”,表明李世民得到各民族的拥护。

其实比李世民早四百年,也有一个人受到当地各族百姓的拥戴,被驻地少数民族称为“可汗”,此人就是历史上名声并不光彩,而且暴虐成性的东汉权臣董卓。

蒙古最难征服宋王朝(他成长于西北悍民地区)(1)

为什么董卓得到各民族拥护呢?

这还要和董卓的成长环境有关,董卓是汉人,但他出生在西北地区羌汉等各民族聚居的地区,此地区自古民风彪悍,特别是东汉时期在西北凉州等地推行开垦计划,夺去各民族赖以生存的土地,造成了东汉末期三次大的羌人之乱。也正是羌人之乱使西北地区悍民较多,而凉州铁骑便是出自该地区,像马超、韩遂等西北割据势力,正是借助羌人叛乱中崛起的势力,董卓比他们还更早崛起于西北地区。

蒙古最难征服宋王朝(他成长于西北悍民地区)(2)

陈志的《董卓传》记载:“(董卓)少好侠,尝游羌中,尽与诸豪帅相结。后归耕于野,而豪帅有来从之者,(董)卓与俱还,杀耕牛与相宴乐。诸豪帅感其意,归相敛,得杂畜千余头以赠卓。”董卓从小便混迹于羌人部落,而且勇武有力,好打不平,受到羌人及各民族的拥戴。据记载,董卓回家种地,羌人首领去看望他,董卓杀牛款待首领,令首领非常感动,并回赠了董卓上千头牲口。因为古代耕牛不能随便杀,杀完了没人种地。董卓正是靠这种侠义豪气,在西北各民族中奠定了自己地位。

董卓成年后开始为东汉效劳,并为东汉守护西北边境。西北地区的匈奴虽然被窦宪赶跑,不过还有一些残余。董卓正是在剿灭这些残余及叛乱中奠定了战功。据史料称,董卓打完仗后,对战利品从来不独吞,而分给部下,而他的部下是各个部族组成军队,正是董卓这种豪气与大方,使他名气与威望在各族中很高。

蒙古最难征服宋王朝(他成长于西北悍民地区)(3)

范书《董卓列传》:“及灵帝(刘宏)寑疾,玺书拜(董)卓为并州牧,令以兵属皇甫嵩。卓复上书言曰:‘臣既无老谋,又无壮事,天恩误加,掌戎十年。士卒大小相狎弥久,恋臣畜养之恩,为臣奋一旦之命。乞将之北州,效力边陲。’于是驻兵河东,以观时变。”

是凶悍武夫还是有计谋之人?

我们讯《三国演义》,总把董卓认为是一个凶悍暴虐之人。其实这是董卓长期生长在西北过程中所养一种彪悍,而且董卓自进东汉的体制中,在历次战争中也锻炼了他的军事才能,又加上他的勇武,使董卓成为西北地区一支不可小视的力量。

蒙古最难征服宋王朝(他成长于西北悍民地区)(4)

东汉中平年间,韩遂与边章叛乱,朝廷让董卓去平乱。因为韩遂等人的军队也是西北地区很彪悍的西凉军,董卓的政府军虽然也有西凉军队,但与韩遂的整体战斗力上还稍逊一筹。董卓刚与韩遂等人交手,便被打败了。但打败后的董卓并没有慌张,迅速重整军队,利用夜间偷袭了韩边的军营,并大获全胜。但韩遂的西凉军也不是轻易被打败的,董卓率领一支部队追出很远,但被韩遂的部队包围了,包围后董卓又表现出令人难以相信镇定,居然派士兵河中捉鱼,韩遂不知道董卓是否设有埋伏,就在两军对峙中,董卓很巧妙的逃出韩遂的包围圈。

东汉末年,董卓率西北军队能快速进入洛阳,很多人以为董卓手下有一支大军。但从史料记载看,董卓率军进入洛阳时手下只有两千多人。这两千多兵力全是精锐,他们听命于董卓。进入洛阳后,董卓隔几天晚上就派出一支部队出城,然后白天再进城,如此几次,使洛阳城内以为董卓手下有大军。正是董卓的这种迷惑方式,使他在朝廷中威慑了各大臣,很多人都怕董卓。

但迷惑总有一天会露馅,董卓杀掉丁原后,把东汉京城部队收入自己军中,而且他还利用何苗与吴匡之间的矛盾,迅速吞并他们。这两次就使董卓兵力壮大。

蒙古最难征服宋王朝(他成长于西北悍民地区)(5)

此时董卓在洛阳城内已经实现挟天子令诸侯之势,比曹操要早多年。为了对付董卓的大军,袁绍、孙坚、公孙瓒等人讨伐董卓,但董卓带着汉献帝迁都长安,并派人离间联军,致使联军出现了内讧,孙坚被刘表所杀,袁绍、公孙瓒等人之间也发生了战争。此时董卓如果率大军攻打这支联军,恐怕历史就没有曹操的事。

为巩固势力做了件有益的事

董卓虽然以彪悍闻名,但他并不鲁莽。他在执掌控东汉大权中意识到,以他的家族根本无法与东汉那些大家族势力相争,像袁绍与袁术代表的四世三公家族,袁氏家族不仅朝中有人,而且手中有兵。他们的势力是董卓最大的敌人。

蒙古最难征服宋王朝(他成长于西北悍民地区)(6)

为了巩固自己的势力,董卓实施软硬两种办法。软的方面就是收买人心,快速扩大自己的势力。他让皇帝封自己的为相,有任命各级官员的权力。另外董卓没什么文化,但他重用有文化的人。对东汉时期的“党锢之争”进行了纠正。

东汉自刘秀建立后,表面上实现了统一了,但刘秀很软弱,并未在体制进行了改革,致使东汉很多矛盾积累到末期。其中“党锢之争”就是东汉时士大夫、大家族与宦官之间的争斗。但最后宦官夺取胜利,很多士大夫被杀被关。董卓很有心计,他上台后给曾经被宦官打击的窦武、陈蕃等人的平反,而且提拔重用了因在党锢之争中受连累的韩融等人,就连有才的蔡邕也被重用。

董卓这次重用士大夫,得到很多士大夫阶层的支持。也使董卓巩固了权力。

蒙古最难征服宋王朝(他成长于西北悍民地区)(7)

但董卓必定手下没有多少能人,后来他在巩固自己的权力中,对不听话的人进行杀戮,也引起很多人的不满。后来王允联合吕布杀了董卓,引起了全国大乱。

董卓在历史中名声不好,凶残暴虐,笔者也不是给董卓平反,他已在历史中的定位。只是通过史料来分析一下董卓的发迹之路及其长处。

欢迎各位看官批评指正,图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