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留守儿童的内心世界(让我们多一点关爱给他们)

留守儿童:简单理解它的意思就是父母离家、无法随父母共同生活、缺乏家庭温暖、与祖辈同住或面临无人监管的“真空”,总之就是一群需要格外关注和保护的孩子。

走进留守儿童的内心世界(让我们多一点关爱给他们)(1)

图片来源于网络

我每年只要回到老家都要提点礼品或者带点钱去看望一个远房姑姑他们一家人。姑姑家有两个儿子,大儿子不知怎的和老家断了来往,近二十年从来没回过家;二儿子的媳妇嫌弃家里穷,留下一个两、三岁的孩子走了,二儿子又要出去打工挣钱,平时家里只有两个老人和一个孩子。小男孩长得眉清目秀,家里来了客人,忙着端茶倒水,装个果盘,样子乖巧的惹人喜爱。

走进留守儿童的内心世界(让我们多一点关爱给他们)(2)

图片来源于网络

农村家里条件稍微好些的,都在县城买了房子搬走了,或者把老宅子重新翻新,只剩下他们一户普通院子坐落在一大片杂草树木之间,每次过去都要在他们家前前后后转上几圈才能找到。小孩子一听到说话声,就从屋子里跑出来,那带着怯怯的、害羞的稚嫩笑脸总是让人莫名的心酸。问他在学校生活学习的怎么样,总是高兴的说好,问他在学校受委屈没有,他就开始不停地搓着双手,说没有,他从来不打别人。

爷爷奶奶在身边,孩子显得非常懂事,爷爷咳嗽两声,赶紧给爷爷拿个帽子带上,端杯水递过去。我们要走了,非得把我们送到大路上,看我们车开走了,他才转身走。每次看到那小小的身影,旁边还有一个略显佝偻的老人,我都觉得很压抑……

走进留守儿童的内心世界(让我们多一点关爱给他们)(3)

图片来源于网络

义务教育阶段的儿童自律能力很弱,而留守儿童的监护人对孩子大都采取“只要不犯大错就行”的放任态度,导致部分留守儿童养成自私任性、孤僻、顽劣、内向胆小等极端性格。究其原因,一是农村留守儿童家长教育责任模糊及教育意识不清晰的问题,对孩子进行“物质 放任”的方式生养,没有足够关注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二是祖辈通常年老体衰,很难为留守儿童提供多方面的有效指导,以致留守儿童的心理得不到正常的指导教育;在课外学习指导及兴趣特长培养等方面也欠缺指导,家庭教育单调;三是少年儿童正处于情感、性格变化的转折期,成长过程中产生的烦恼与冲突,需要正确的引导,但由于远离父母,缺少了起码的交流,而身边的监护人又难以察觉他们的情绪情感变化,管不了、不敢管、不知如何管、父母在外又管不着,无形中助长了孩子极端个性的发展。

儿童留守是当前一个不可小视的社会问题,也将在一定时期内存在,解决好留守儿童问题,是事关下一代青少年成才的一件大事。集体温暖是爱的桥梁,特别希望通过政府,借助行政力量,出台政策和法规引起各方面的重视,由于未成年人的年龄特点,他们在健康成长的过程中需要正确的引导和扶持,尤其是在思想道德建设方面,需要全社会的积极参与,共同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

翻身家奴,专注自媒体写作,通过写作达到自我价值的实现。愿在生活的琐碎与错综的人际关系中通过看书阅读来充实、提高自己!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