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子之身详细解析(常识童子六义)
今天是六月一日国际儿童节,
祝愿天下所有的孩子,节日快乐!
在福报与智慧的相伴下,健康成长!
将来成为对家庭、对社会、对国家,
对世界,有贡献的良才!
《大般若经》云:
当知是菩萨摩诃萨,住童子地,
一切所愿无不满足,
常见诸佛曾无暂舍,
于诸善根恒不舍离,
常能成熟一切有情,
亦常严净所有佛土,
从一佛土趣一佛土,
恭敬供养诸佛世尊,
听受修行无上乘法。
佛教中所说的童子,具六层含义:
童真入道
童真行者,发心求法,故称为童子。只有以内心最真诚、最热情的赤子之心上求佛法,方可称为童子。
所谓童真,并不仅指身体上的童身,而是指永远保持自性的天真活泼,一心向道。
清净无垢
以童子来表法,表示修行之人真正地见道以后,显发根本智,具足无漏功德,开显自性之中本具的无漏功德。
戒行清净
如同婴儿一般不曾被世间纷杂所染污,才可以称作童子。
应机示现
菩萨法身无形,应机示现。如《普门品》中就详细列举观音菩萨的三十二种化身。
文殊菩萨曾多次在众生面前示现童子相。善财为表达佛法应当尽早修学,也化现为童子身。
启发童蒙
菩萨启发童蒙,依般若智而精进修学,故以童子比喻初学。在佛法面前,我等烦恼深重的凡夫犹如孩子一般,希求无上佛法的滋润。
童子地位
佛经中常称菩萨为童子,证得初地或八地以上果位的菩萨,都可统称为童子。
菩萨修到童子地时,充满慈悲智慧,热情和乐,内心纯净。所以在佛教典经中,常常以童子来形容菩萨,以表菩萨的纯洁、天真、高尚、热情、和乐的种种美德。
佛陀之所以如此重视“童子”这一形象,主要是因为童子时期,对世间种种深切的执着,乃至邪欲的追寻尚未出现,有着纯真美好的一面。
众生的修行,是为了是能够在心底抛去凡俗的执着,认识到人生以及轮回中最本真的东西——“离苦得乐”。而要认识这种离苦得乐,就要像童子一般,不以外物为根本,能以自心的知足、善良为标准。说来极简单,做起来确实难若登天。
儿童节,我们在静思中,看一看内心的善法种子,看一看自己是否对佛法具足了“信心”。
《童子》
吾爱童子身,莲花不染尘。
骂之唯解笑,打亦不生嗔。
对境心常定,逢人语常新。
可慨年既长,物欲蔽天真。
——八指头陀诗偈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