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样才能亲手抚摸熊猫(兄妹间为何没有性吸引力)

作者:白小白

性印记,动物爱上人;

烙印反应,动物认人为母;

遗传性性吸引,有情人终成兄妹;

反向性印记,亲兄妹间毫无“性”趣。

1950年代,大熊猫姬姬“移民”伦敦动物园,很快开始发情,脾气暴躁。为了让它传宗接代,工作人员将姬姬带到莫斯科动物园,与雄性大熊猫安安交配生子。后面的故事就有些尴尬和羞羞了,姬姬对安安毫无兴趣,断然拒绝了安安爱的请求,却转而向饲养员发出了爱的“性”号——抱着饲养员的腿来了一次完整的性展示,看得安安目瞪口呆,不知道它和饲养员谁心里的阴影面积谁更大。

虽然姬姬这次跨物种求爱没有结果,但在动物界还真出现过不少重口味,兽性大发的家伙,忍不住想上位和人类来场爱的博弈。我今天就来谈谈你可能完全不知道的四个概念:性印记,烙印反应,遗传性性吸引,反向性印记。

怎么样才能亲手抚摸熊猫(兄妹间为何没有性吸引力)(1)

第一件事发生在1970年代,美国猎鹰实在耐不住寂寞,与饲养员发生了......某种不可言喻的行为,“真正”实现了“跨物种交配”,并在1975年收获了爱的结晶——小猎鹰。

人和猎鹰?生出了人鸟兽?当然不是你想象的那样,他/她(它)生下的是一只雏鸟,所谓跨物种交配也不是你想象的那回事。上世纪中叶,杀虫剂敌敌畏的广泛使用,导致猎鹰在美国几乎消声灭迹,野生动物保护主义者试图以圈养繁育的形式来拯救濒临灭绝的猎鹰。猎鹰人莱斯·博伊德发明了一款名为“爱情头盔”的精子收集装置,操作过程是这样的:饲养员头戴安装有特殊口袋的雄鸟精液搜集器,寻找一只心仪的雌鸟,开始爱的延续。在“人鸟交配”时,饲养员会将一只手(相当于一只雄鸟的重量)放在雌鸟的背上,让雌鸟感觉是雄鸟在爱抚自己,此时饲养员的另一只手顺势用移液管或不用针头的皮下注射器,将精液射进雌鸟的泄殖腔。

令人惊讶的是,“爱情头盔”竟然真的实现了人工授精,猎鹰在人们的解救下成功逃脱濒危困境。据统计,截止到2016年,美国成功繁育并放生了6000多只猎鹰,此外加利福尼亚秃鹫和普劳马多猎鹰,也通过“爱情头盔”而扩大了种群。

怎么样才能亲手抚摸熊猫(兄妹间为何没有性吸引力)(2)

为何熊猫不喜欢同类,反而对饲养员发出爱的信号?猎鹰不和同类发生关系,却和人类没羞没臊?在心理学和行为学中将这种现象称之为性印记,即幼年时期动物学习理想伴侣特征的过程。

当人类从幼崽开始饲养哺乳动物和鸟类时,就可能会让它们产生性印记,进而发展成对人类的痴迷与暗恋,所以从小被圈养的熊猫、鸟类更依赖于人类,并在成熟后对人产生非分之想也就不足为奇了,包括你的狗狗,哪一只不是这样的呢?

怎么样才能亲手抚摸熊猫(兄妹间为何没有性吸引力)(3)

与性印记相类似的心理学现象,还有我们常见的烙印反应又名认母刻印,指刚获得新生的小动物,会追逐它们最初看到的能活动的生物,并对其产生依恋之情的现象(鸟类尤为明显)。《猫和老鼠》中破壳而出的小鸭子,第一眼看到的是Jerry,就把老鼠错认为自己的母亲,模仿Jerry学得一手小老鼠的好把戏,却不会游泳这项鸭子天生的技能,好在最后找到了鸭妈妈,重回鸭群。这样的故事并不只出现在动画片,现实里也出现过真实的案例。

1935年,奥地利动物学家康拉德·劳伦兹(Konrad Zacharias Lorenz)在灰雁上发现了这个现象,刚出生的禽类幼崽在孵化后,会迅速与母亲建立亲密的关系,并准确区分出母亲和其他成年同类的区别。然而,倘若幼崽出生后母亲不在身边,它们便会对其他第一眼看到的物体产生亲密关系与依赖。

难道禽类幼崽是靠睁眼后看到的移动生物来决定谁做父母吗?劳伦兹找到一窝鹅蛋开始研究,在快要孵化的时候,一半鹅蛋放在鹅妈妈的窝里,另一半放在孵化器中,保证自己是鹅宝宝出生后看到的第一个移动物体。研究结果不出所料,由鹅妈妈孵出的小鹅紧随鹅妈妈,由孵化器孵出的鹅宝宝则只和劳伦兹亲,即使劳伦兹把两类鹅宝宝都和鹅妈妈放在一起,孵化器孵出的鹅宝宝也根本不接受自己真正的母亲。

怎么样才能亲手抚摸熊猫(兄妹间为何没有性吸引力)(4)

同样的事情,还出现在意大利,悬挂式滑翔机飞行员Angelo d'Arrigo发现,非机动悬挂式滑翔机的飞行与候鸟的飞行模式极为相似,两者都是通过热空气的上升气流(热流)达到一定的高度,然后开始远距离飞行。人工饲养的鸟类,没有鸟儿来教会它们如何迁徙,无法放生野外。d'Arrigo为了将这项技能传授给濒危的猛禽物种,在他的滑翔机机翼下孵化出了一群小鸟,并在其身上留下印记。然后就开着滑翔机,向雏鸟传授飞行和狩猎的必备技能,无论是在地面还是天空,雏鸟们都紧紧跟随他尝试各种迁徙路线,成功学会了求生的本领。

怎么样才能亲手抚摸熊猫(兄妹间为何没有性吸引力)(5)

动物和人类之间有性印记、烙印反应,而人类之间也有类似的概念。比如亲生的兄弟姐妹如果从小就分开了,没有在一起生活,当他们成年后互相见面,就会有一种天生的性吸引力;尤其是在成年后第一次见面的姐弟或兄妹之间,可能会出现压倒性的性吸引力,这种现象就被称为“遗传性性吸引”,甚至在父母与子女之间也会发生这种现象,一种观点认为,这可能是双方有着相似的遗传基因所致。

那么,为什么从小在一起生活的兄弟姐妹、表兄妹、父母之间不会产生性印记、遗传性性吸引呢?因为作用于我们身上的,有一种与熊猫、猎鹰性印记和遗传性性吸引相反的现象——“反向性印记”,即人们从一出生或孩童时期就和兄弟姐妹、表兄妹、父母生活在一起,成年后不会对其产生性吸引。

“反向性印记”最初由芬兰人类学家爱德华·韦斯特马克(Edvard Westermarck)在他的著作《人类婚姻史》中提出,所以又名韦斯特马克效应(Westermarck effect)。例如,旧时童养媳在我国甚是流行,这就是典型的韦斯特马克效应,女孩在很小的年纪就和自己未来丈夫一同长大,成人后童养媳内心往往抵触婚姻,婚后多为不幸且生育率低。

在以色列吉布茨集体社区中,将幼童根据年龄划分到不同的群体中生活。研究发现,孩子们长大后,和群体成员结婚的比例在千分之五左右,这些结婚的夫妻中都是在出生六年以后才一起集体生活,所以亲兄妹在六岁前接触可以降低性吸引,避免日后出现近亲结婚或一些道德伦理问题。

怎么样才能亲手抚摸熊猫(兄妹间为何没有性吸引力)(6)

性印记,让鸟儿爱上了人;

烙印反应,让鸭子认人为母;

遗传性性吸引,让有情人终成兄妹;

唯独反向性印记,阻止了人类的近亲婚配。

当然,这些概念看起来都很有道理,但也引来了极大的争议,因为关于这些方面的研究很少,很多时候只停留在假设上。你看到这些现象的时候,可能会觉得太有道理了,但道理究竟是什么呢?现在还没有人完全说得清楚。

人心捉摸不透,动物的脑回路也是峰回路转,现实也远比故事更狗血。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