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女孩子该不该送男朋友礼物(520我可以不给女朋友送礼物吗)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实用的心理学
“怎么又要给女朋友送礼物 ,不是上次才送过吗?”今年三月份的情人节、女神节、妇女节连续几个“女性”节日打得男同胞们措手不及。
在传统 的观念中,谈恋爱男生给女生送礼物仿佛已经是天经地义 的事情,更有男生调侃:各种女性节日层出不穷,都是一月一“劫”。
那么“520我可以不给女朋友送礼物吗?”
前女友连“清明节”都要我送礼物,这不520又到了吗,男同胞们又要开始屯泡面给女朋友送礼物了,女同胞们也开始支棱起自己的钱包,但是也有男生想弱弱地冒个泡:礼物一定要送吗,我和女朋友可不可以选择不送对方礼物。
关于送礼物这种带有仪式感 的事情,其实总要和亲密关系一起说,真心相爱的情侣,你送ta一个千纸鹤对方都爱不释手,虚情假意 的结合,对方送你一颗钻戒你都觉得诚意不够。
自春秋战国起,礼”就是人与人之间重要的实践与交流形式,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阅历的升高,“礼”的内涵逐渐淡化,变成了外在表现的“礼”,成为了人与人之间的虚伪表现,于是许多情侣也开始认为:
礼物这个东西有时候显得物质,送不送无所谓,心意在就好了,于是热恋 那对情侣结婚后迅速归为了“平淡”,柴米油盐 也让生活少了许多浪漫,许多女性承受婚后的“心酸”,又开始回忆起谈恋爱时那些“充满仪式感”的瞬间。
其实礼物这个东西必须得送,它的价值远不及心意那么简单,它是自我行动暗示和走向“爱”的愿望的核心,也是维持新鲜感的良方。
曾有科学研究调查过那些能扛过七年之痒并能携手一生的情侣,发现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非常注重仪式感和新鲜感的维持。
比如扎克伯格夫妇每周哪怕再忙,都会在家里腾出个小地方,摆上蜡烛和自己的小心意,每周坚持约会一次,两个人之间会聊很多,解决掉很多难题。
许多情侣婚后,当妻子提出仪式感时男生总会认为很麻烦,因为他们自身很忙,甚至把老婆的生日都忘了,所以就说总提仪式感要求的女人很作、很矫情。
而女人的想法却是:我要的是你的在意,我需要通过仪式感和礼物看到你对我的在意,如果连仪式感都无法给予我,谁能保证你一直爱着我,我又能指望你给予我什么呢?
孩子的出生也是打破浪漫幻想的开始, 因为越带小孩夫妻越是没时间约会,越是需要挤出时间,所以即使是工作和家庭都在双重施压,扎克伯格都会不间断地坚持一周一次约会的“仪式”。
很多时候,没钱,没时间,只是“他觉得你不够重要”的借口而已。连仪式感都不愿意给你的人,你又指望他能给你什么安全感。
事实上女生 的想法往往是对的。
礼物和仪式感会在这些方面改变我们的心理第一,最简单的一点就是它能激活我们大脑中的多巴胺系统,让大脑分泌更多的多巴胺,从而让我们感到快乐,也让个体产生更多幸福的感觉。
第二是自我暗示,礼物尤其是仪式感能促发个体积极的自我暗示,这个就是爱情里的沉没成本效应,当我们对关系投入越多,潜意识里会影响我们对关系的重视程度。
许多婚后的夫妻习惯彼此之间就没有额外的金钱和投入,所以就没有任何紧迫感和额外的重视感,也慢慢失去了新鲜感,积极的自我暗示更有利于人们获得想要的结果。
比如在出席重要场合之前(夫妻约会前)都会虔诚地沐浴更衣,精心打扮,这也容易让我们回想起刚相恋时的约会场景。
第三是情绪,婚后夫妻都积压了许多负面情绪,很多时候太忙来不及沟通,人又有一种本能的自我保护机制,会在很多情况隔离掉过于强烈的情绪情感,防止个体受到伤害,当自我保护机制累积到一个高度,夫妻关系就崩塌了。
通过礼物和仪式感,恋人可以在心意的传达中更安全和充分地表达自己 的情绪,减少积压的情绪对日后生活的影响。
每次相见,都是一个充满心意的小礼物,一次真诚 的仪式的表达,不管在哪,我都能感受到你对我不变的爱和重视,这份安全感会带来一种身份认同感,不管我们分开有多远,在拿起你给我的心意时,我都能感到自己是你生命中最重要 的一员,和你的命运联系在一起,这是一份无法替代的身份认同、安全感和满足。
刚恋爱时,我们总期盼对对方的需要和愿望能够被满足,所以常常通过礼物和仪式的方式,来帮助我们实现自己的愿望。
在一起很久后,我们依旧用行动自我暗示着,用礼物和约会的方式 表达着,这意味着我们依旧有动机去完成我们之间 的约定,为了“永远相爱 ”的目标而做出最大努力。
在漂泊不定的人生中,我们始终在寻找一种“确认”和归宿,哪怕结婚很久也依旧,我们不断地用仪式和礼物来让内心获得一种“确认”。
礼物这种东西不仅仅代表着对方 的心意,它带来的更是一种内在体验感,一种被确认的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有一点仪式感和钱多钱少没关系,穷跟敷衍是两回事。
因此520到了,赶紧把准备的小礼物带上,去参与人生中这场浪漫的“确认”仪式吧。
- The End -
作者 | 汤米达
编辑 | 万安
第一心理主笔团 | 一群喜欢仰望星空的年轻人
参考资料:Jean Piaget Biographie. (2020, January 29).
第一心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