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修改病句有什么注意点(语文病句辨析与修改的技巧)

语文修改病句有什么注意点(语文病句辨析与修改的技巧)(1)

【考点分析】   病句是指不符合语言规范的句子。辨析和修改病句是衡量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标志,也是我们备考的重点之一。纵观近几年的中考试卷,修改病句已成为必考的考点,这就要求我们一方面要掌握病句的常见类型,另一方面还要掌握一些辨析及修改病句的方法与技巧。   【常见病句类型例析】   1.成分残缺或赘余   (1)缺少主语   例1:通过特级老师的这次讲课,对大家的启发很大。(本句没有主语,应该去掉“通过”或是“对”。)   (2)缺少谓语   例2:旧社会,劳动人民吃不饱,穿不暖的生活。(去掉“的生活”,或在“吃”前加“过着”。)   (3)缺少宾语   例3:他们胸怀祖国,放眼世界,大力发扬了敢拼敢搏,终于夺得了冠军。(应在“敢搏”的后面加上“的精神”。)   (4)缺少宾语的中心语   例4:“珍惜生命,远离毒品”的校园宣传活动,有效地增强了中学生的自我保护。(本句缺少了宾语的中心语,应在句末加上“的意识”。)   (5)成分赘余   例5:走近美丽的丹阳中学,我停下脚步驻足观赏。(“停下脚步”和“驻足”意思重复,删去一个。)   2. 搭配不当   (1)主谓搭配不当   例6:我国棉花的生产,过去不能自给。(把“棉花的生产”改为“生产的棉花”。)   (2)动宾搭配不当   例7:解放前,爸爸和哥哥两人挣来的钱还不够养活一家人的生活。(动宾搭配不当,“养活”的只能是人,不能是“生活”,把“的生活”删去。)   (3)主宾搭配不当   例8:秋天的香山是一个美丽的季节。(“香山”不能是“季节”,应该把“季节”改为“地方”。)   (4)修饰语和中心语搭配不当   例9:他有一双聪明能干的手。(“聪明”不能修饰“手”,应该去掉“聪明”一词。)  (5)一面与两面搭配不当   例10:一个人能否具有创造力,关键是要经常保持好奇心,不断积累知识。(“能否”和“关键”不能搭配,把“能否”改成“想”,或把“要”改为“能否”。)   (6)否定与肯定搭配不当   例11:我们并不完全否认这首诗没有透露出希望,而是说这希望是非常渺茫的。(“不完全否认”等于是“部分承认”,基本是承认了,即“我们承认这首诗没有透露出希望”,刚好与要表达的本意相反。因此,删去“完全”“没有”,在“出”后加“了一些”。)   3.语序不当   (1)词语的前后顺序排列不当   例12:为了迎接建党九十周年,学校领导研究并听取了师生们开展活动的建议。(应该先“听取”建议后再“研究”,所以这两个词语应该颠倒一下位置。)   (2)多层修饰语语序不当   特别应该注意的是:先时间后处所;先介词结构后情态动词、形容词;表示对象的介词结构一般紧靠中心词前。   例13:在休息室里许多老师昨天都同他热情交谈。[正确的应该是:许多老师昨天(时间)在休息室里(处所)都(范围)热情地(情态)同他(对象)交谈。]   (3)关联词位置不当   一般来说,两个分句的主语相同时,关联词语在主语后面;主语不同时,关联词语在主语前面。   例14:鸟的翅膀不管多么完美,如果不凭借空气,鸟就永远不能飞到高空。(前后两个分句的主语不同,关联词应该在主语前面,即“不管”应移到句首。)   4. 句式杂糅   简单地说,句式杂糅就是把两个意思或两种句式杂糅在一起,造成结构混乱,表意不清。   例15:我们向政府提意见是人民的责任。(把“我们向政府提意见”和“向政府提意见是人民的责任”两句意思凑在一块儿,应该删去“我们”。)   5. 关联词使用不当   (1)错用关联词   例16:尽管遇到多大的困难,我也要完成任务。(“尽管”是表示转折关系的关联词语,此分句是条件关系,“尽管”改成“不管”。)   (2)滥用关联词   例17:有的同学由于对学习不感兴趣,所以对打篮球很喜欢。(“由于……所以”表因果关系,而分句间没有因果关系,应去掉。)   (3)缺少关联词   例18:新加坡的竹节虫不仅体色几乎和竹子一样,体形在安静时完全像一根树枝。(分句间是递进关系,前面用了“不仅”,后面应该在“体形”前面加“而且”与之相呼应。)   (4)关联词语位置不当   同“语序不当”中的第三种情况。   6. 不合逻辑   指在表述中自相矛盾、范围不清、强加因果、主客倒置的情况。   (1)自相矛盾   例19:他是多个死难者中幸免的一个。(“死难”与“幸免”相矛盾。)   (2)强加因果   例20:因为他来自北方,思想上根本还是旧的一套。(没有因果关系,去掉“因为”。)   7. 表意不明   (1)词的多义导致歧义   例21:上课了,小王还没到校,班主任焦急地说:“她可是从来不请假的呀……”(“从来不请假”有歧义,既可以指小王一贯不守纪律,不请假,又可指小王平时严于要求自己,遵守纪律,总是按时到校,没请过假。)   (2)停顿歧义   例22:这份报告,我写不好。[可理解为“这份报告,我/写不好(能力有限)。”;也可理解为“这份报告,我写/不好(可能由于身份等因素)。”]   (3)指代不明   例23:局长、副局长和其他局领导出席了这次表彰大会。(“其他局领导”是指本局领导还是别局领导,指代不明确。)

(4)修饰两可   例24:局长吩咐几个学校的领导,新学期的工作一定要有起色。(“几个学校的领导”有歧义,“几个”可以理解为修饰“学校”,也可理解为修饰“领导”,修改时可换用有关量词,可分别用“所”“位”等表示修饰“学校”或“领导”的词语。)   【病句辨析的方法与技巧】   从病句类型入手辨析病句,这是病句专题复习的惯用方法,然而,有些小技巧也不容忽视。为了使同学们更好地复习这部分知识,现总结病句辨析“七不放过”:   1.看到介词不放过   介词使用不当,极易造成成分残缺、表意不明或不当。   例25:经过主任再三解释,才使他怒气逐渐平息,最后脸上勉强露出了一丝笑容。   ☆病因诊断:此例滥用介词“经过”,致使整个句子主语残缺,应将“经过”放在“主任”之后。   例26:他背着总经理和副总经理偷偷地把这笔钱存入银行。   ☆病因诊断:此例中“和”可做介词,也可做连词,它们分别表达两种不同的意思,在这里造成表意不明,应将“和”改为“与”。   例27:他们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并没有消沉,而是在大家的信任和关怀中得到了力量,树立了克服困难的信心。   ☆病因诊断:“在……中”用在句中表意不当,应将“在”改为“从”。   2. 看到动词不放过   读到一个句子,就应有意识地想想,这个句子的动词能不能带宾语,能带什么样的宾语,动词和主语、宾语或修饰语能否搭配。   例28:它每年的发电量,除了供给杭州使用外,还向上海、南京等地输送。   ☆病因诊断:此例中动词“输送”和主语“发电量”不能搭配,将“它每年的发电量”改为“它每年发的电”。   例29:这样做会拖延培养人才的质量。   ☆病因诊断:此例中的动词“拖延”和宾语“质量”在意思上不能搭配,将“质量”改为“时间”或将“拖延”改为“影响”。   3. 看到否定词不放过   否定不当是否定句中常见的毛病,审读否定词时一定要注意含特定意味的一类词语,如:禁止、切忌、杜绝、避免、缺乏等。   例30: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我们所缺乏的,一是勇气不足,二是谋略不当。   ☆病因诊断:此例前面已用了“缺乏”这一表否定意义的词语,后面“不足”和“不当”即为多重否定表肯定,造成语义矛盾,应将“所缺乏的”或“不足”“不当”删掉。   4. 看到两面词不放过   句子中如果出现“能否”“是否”“有没有”“成败”“好坏”“优劣”之类的两面词,就应分析该句是否存在两面与一面搭配不当的毛病。   例31:要保证安全生产,机器质量的好坏,是重要条件。   ☆病因诊断:“质量的好坏”说的是两方面的情况,但“重要条件”只强调了“好”的一面,两面与一面不搭配,应将“的好坏”改为“过关”。   例32:我们能不能培养出“四有新人”,是关系到我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大事,也是教育战线的根本任务。   ☆病因诊断:“能不能”指两方面,而“关系到”指的是一方面,两面与一面不搭配,应将“我们能不能”“出”去掉。   5. 看到关联词不放过   关联词语使用不当,可能会出现搭配不当、位置不当、层次颠倒或强加关联词等毛病。   例33:无论干部和群众,都必须遵守社会主义法制。   ☆病因诊断:此例中的“无论”后面不能接并列短语,只能跟由选择性的连词“还是”或“或”组成的短语,应将“和”改为“还是”。   例34:不但他喜欢京剧脸谱,而且喜欢京剧的各种服饰。   ☆病因诊断:“不但”放在主语“他”之前,淹没了主语,“不但”应放在主语“他”之后。   6.看到并列短语不放过   句子中的并列成分在搭配方面很容易出现毛病。   例35:人类在高科技领域取得了一系列的重大发现和进展。   ☆病因诊断:此例中的并列宾语“发现和进展”中“发现”不能和动词“取得”搭配,将“重大发现和”去掉。   例36:引进新技术后,某产品的质量和数量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病因诊断:此例的并列主语“质量和数量”中,“数量”不能和动词“提高”搭配,将“和数量都”删掉。   7.看到有表达数量、范围或程度的词不放过   句中表数量范围或程度的词常与其他词语相矛盾。   例37:经过刻苦努力,期末考试他六门功课平均都在90分以上。   ☆病因诊断:句中的“都”是指前面提到的各项,但前面的“平均”只能有一个数,故“都”与“平均”矛盾。句末的“90分以上”是约数,也与“平均”矛盾。可将“都在”和“以上”都删掉。   例38:有报道说,目前绝大多数企业的销售利润在8%以下,比去年下降了1倍。   ☆病因诊断:“减少”“下降”“贬值”都不能减少1倍,减少1倍就意味着把原数减完了,将“下降了1倍”改为“减少了一半”。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