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足够的时间碰见对的人陈奕迅(这个世界有你真好)

开始听陈奕迅的歌是15岁,一副少年不知愁滋味的模样。

那时候身边的同学都是颜值即正义,人人都说他长得不帅,呆头呆脑。可不知怎的,我就是喜欢听他唱。他的唱功那么好,再广的音域,再难的音准,对他来说,仿佛都轻而易举。

你有足够的时间碰见对的人陈奕迅(这个世界有你真好)(1)

在我心里,唱起歌的陈奕迅就是全世界最迷人的存在。于是啊,就这样听着听着,别人眼里古怪的陈奕迅已经出道了26年,他依然疯癫莽撞,天真执着。

而我,也不再是那个简单、做梦,会看着隔壁男孩子偷偷喜欢的中学生。

再听陈奕迅的歌,总觉得年少时的理解过于肤浅,那些歌词明明写满了人生,写满了感情。那里藏着自己走过的青春岁月,藏着一点点失去,又一点点重生的自己。

终于明白,陈奕迅之所以是陈奕迅,不只是因为唱功了得,更因为他是用音乐治愈几百万孤独大人的陈医生。

更重要的是,我知道,自己已经长大了。

1.长大的自己,伪装着保护色。

出身于四五线小城市,毕业于不知名的大专,没钱没势没背景。

时间一点点流逝,尽管我像是上了发条的机器一样不停的往前走,但还是那样平凡普通。追不上那个被寄予厚望的自己。这样的自卑让我变得脆弱,心口的伤逐渐化脓。

我记得从上大二开始,我努力的想要融入人群,怕别人看到我内心的不堪。

就像《浮夸》里的喽啰,夸张害怕。

我期待,到无奈,有话讲得不要装载。

就像《孤独患者》里外向的孤独患者,自我拉扯。

掉眼泪时用笑掩过,怕别人看破,顾虑好多。

你有足够的时间碰见对的人陈奕迅(这个世界有你真好)(2)

陈奕迅就这样把我的软肋唱出来,歇斯底里,撕心裂肺。他让我不得不透过光怪陆离,轻佻蔑视,看到那个正在匍匐受苦的自己。可他也告诉我,应该自我救赎。

大学毕业之后我直接参加工作了,虽然工资不高,但是很稳定。成年人的世界,都伪装着保护色,庆幸一直有陈奕迅的歌,让我看到了自己的真实的样子。

或许“生活多艰难,再见了我的冲动和浪漫”,但我依然愿意成为付出百倍努力,追寻梦想的那一个。

2.长大的自己,擅长告别与离开。

有人说陈奕迅唱歌是要耗尽心血,把整首歌都吞进肚子里,再把它唱出来。的确是这样,在我的歌单里,他唱自卑寂寞,也唱人生的告别与常态。

曾经有过一个朋友,我们不仅小学到大学都凑巧在一个班级,而且彼此的父母关系都不错,我以为我们之间的关系不可能会被时间过滤掉的。只是专升本考试结束之后,我发挥失常,没能一起继续上本科,我因此留在了老家,距离甚远。

我们都有了不同的朋友圈和生活圈,认识了新的朋友,我们竟会不知道从哪一句话开始寒暄,聊天的次数也一次比一次少。

然后,就没有了然后。

你有足够的时间碰见对的人陈奕迅(这个世界有你真好)(3)

因为这个,我一直收藏着陈奕迅的《最佳损友》。

从前促膝把酒,倾通宵都不够。

我们之间没什么深仇大恨,也不是老死不相往来了,只是生活的琐碎让我们把彼此都拒之门外了。

为何知己在最后,变不到老友。

听着歌,我仿佛总能看到两个那么契合的人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相遇,又在人群中错开。我们一直在走,人潮汹涌,来来往往,可他们都真切的存在过。

我想,即使没能走的更久,但拥有过最佳损友已是难得。

3.长大的自己,会找到自我。

成长跌跌撞撞,人间总会有无数的失落与绝望。可是在陈奕迅的歌里,并没有选择逃避,也无需用一辈子的时间憋住痛苦。

我感受到了他的快乐,更体会到了人生的快乐。

最喜欢的是那一首《我的快乐时代》。

离时代远远,没人间烟火,毫无代价唱最幸福的歌,愿我可。

他在自己的歌里每一句都坚定执着,懂得“长路漫漫该怎样走过”。而我,也在他的歌里一步步迈过心酸苦楚,找到了自己的方向。

我知道,原来快乐,从来不只是一直开心,一帆风顺。快乐是勇敢无畏,全心全意。相信每个人心里都有自己的陈奕迅。他知道那些我们不想忘的,他说那些我们不敢说的。还有不了了之的感情,不得已离开的人。甚至那些我们平淡日子里的细节,和我们自己都不曾察觉的成长。

陈奕迅的浪漫,是虽然远隔千里,但他依然懂得很多种情绪;陈奕迅的温柔,是尽管未曾谋面,但他永远知道你的爱恨情仇。

是他让我看见山海,让我把每时每刻都镶嵌在柔软的心底,然后坚定的相信爱,相信这些失落的日子很快就会过去,勇敢的奔赴那个不曾经历的充满温柔与浪漫的下一个十年。

或许我们一直对陈奕迅的喜欢,就是对那个不太美好但一直在努力的自己的喜欢。

戴上耳机的时候,陈奕迅和心里的自己便会微笑着挥挥手,说一句“好久不见”。

写到最后,还是想说,这个世界有陈奕迅真好。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