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美世界电影影评(豆瓣9.1完美的世界)
《完美的世界》是克林特·伊斯特伍德1993年的作品。与他的《不可饶恕》一样,讲的都是逃脱于社会秩序之外的主人公是如何在法律和道德的边缘建立起自己的"完美世界"的。
似乎所有优秀的电影都有一个共性:它们含义深刻,可以从多种角度加以分析解读,余音绕梁的效果也是这么产生。
《完美的世界》讲述了在圣诞节前后,两名罪犯越狱潜逃,在逃亡的途中经过一家没有男人的家庭,其中一名罪犯想要骚扰这家女主人,却被布奇(另一名罪犯)阻止,最后挟持这家小男孩(菲利浦)作为人质,一路潜逃。在这段逃亡的过程中,布奇为了保护菲利浦,与同伴发生争执并将其杀死。一路上,布奇和菲利浦产生了一种好似父子之间的感情。导演以一个温暖而又感人的故事,向我们诠释了"坏的好人,比好的坏人更懂人世间的冷暖"再次让我们感受道了人性中的善良。
《完美的世界》并不完美,而是在寻找完美的路上,就像"坏人"在寻找"好人"的标签一样。电影虽然是一部劫匪片,但是和以往的不同,影片中少了一些血腥、暴力的画面,多了一种别样的人性温情。简单的将公路片、劫匪片、西部片结合在一起,向我们展示了社会上的。道德关系和教育模式的问题。让我们对现实产生深刻的思考。
今天,我将从"叙事结构、人物塑造"两个方面来解读这部影片的魅力所在。通过对叙事结构的分析,我们很清晰可以看出导演的用心良苦,而通过人物的塑造我们可以发现导演这部电影的价值所在。在文章最后,也会结合现实谈谈其背后的教育模式带给我们的启示。
- 叙事结构:典型的双线叙事和交替叙事相结合,把故事的内容完美的呈现在观众眼前,引发认同感和现实思考。
- 人物塑造:主次人物形象的塑造深入人心,引起观众产生共鸣,从而对应了现实生活中所缺失的人性元素。
1、 双线叙事:双线并行,使电影更有层次感,丰富故事的情节,演绎一段"寻父"之旅。
本片是典型的双线叙事,故事主体脉络呈现两条线索:"逃亡-追捕"。布奇于菲利浦的公路逃亡之旅为主线,警长与监狱女犯罪学家的一路追捕为暗线,相互交织,为我们展示了一段"不完美的父子感情。"
①第一条逃亡线索:路上布奇和同伴挟持了菲利浦作为人质,一路逃离,途中因为同伴伤害菲利浦,布奇和同伴产出争执,而开枪打死同伴。在接下来的相处中,布奇和菲利浦之间产生了一种父子感情。
②第二条追捕线索:随着警长瑞德和监狱女犯罪学家莎莉对布奇的人物个性进行分析,布奇的身世慢慢浮出水面。因为受到童年的阴影,布奇希望菲利浦可以快乐的成长,鼓励菲利浦去做那些被母亲禁止而自己想做的事。
影片一开始万圣节的夜晚和监狱两个罪犯的潜逃一直并列呈现在我们面前。故事情节也是延用大的双线叙事,中间穿插着双线交替的叙事结构。更好的服务于故事情节主题,丰富了人物形象,使观众更真实的感受影片的魅力所在。
2、主线暗线交替的叙事结构:一场逃亡之旅,成就了一场不完美的父子之情。
刚开始故事以交替叙述的结构而展开:一边是万圣节夜晚,因为宗教信仰不能过万圣节的菲利浦的家,另一边是两个正在越狱的罪犯。两条线索在同一时间进行,然后相交--成功逃出监狱的两个罪犯闯入菲利浦的家并劫持了菲利浦作为人质。
随着布奇的身世被莎莉说出:他的母亲是个妓女且早逝,布奇从小被强判接受改造而远离劣迹斑斑的父亲。随着剧情的进展,我们慢慢发现布奇是一个从小缺少父爱的孩子,他的童年很糟糕,没有父亲的陪伴,而自己的母亲也游走在歌妓之间。这样的童年经历给他的童年蒙上了一层诙谐。关于他的教育经历也是一塌糊涂。正是因为这样一个人物的设定,为我们整个故事埋下了伏笔,也为布奇和菲利浦的这段父子之情做好了铺垫。
两条线索的交替进行,以线带面,引起了故事的主次关系网,并通过故事情节和主题的展现,丰富了故事内容,让剧中人物形象更加贴合实际。
人物塑造:主次人物形象的塑造深入人心,引起观众产生共鸣,从而对应了现实生活中所缺失的人性元素。01、 菲利浦的妈妈:老实本分,思想保守,以爱之名禁锢孩子"自由之心"
菲利浦的妈妈是一个严母形象,代表着思想保守的"母亲"。她坚守本分,一个人带着三个孩子艰难的生活,她坚守自己的信仰,同时也不允许孩子们触碰界限。就像影片开始的万圣节夜晚,别人家的孩子都玩着"不给糖就捣蛋"的游戏。可是菲利浦他们却因为宗教信仰不能参加。在她的眼中孩子的天真无邪都是不受控制的破坏。孩子想做任何事都必须经过她的同意,也许她的本意是为了孩子好,,但是这样却禁锢了孩子的思想,让孩子失去自我。她这是以爱之名禁锢孩子的"自由之心。"
也正是因为母亲的教导,当菲利浦看见母亲被挟持时,不敢吭声,布奇让他拿起手枪的时候,他也不敢反抗。这些都跟母亲平时的教育有关,她不关心孩子的心理成长,只知道让孩子按照自己的思想去思考。如果那天不是因为布奇的及时出现,我想一定会是这个家庭的悲剧。
正如《囧妈》中的伊万妈妈一样,她以为什么事都为儿子考虑好,儿子就会感激她的养育之恩。可是结果呢,她用自己的思想去禁锢孩子的思想,最后儿子与她反目成仇。当儿子在她面前吐露心声时,她才明白,自己错了,儿子有自己的想法,有自己的人生,她不应该一直管制着他。
在现实生活中的母亲,也有很多是这种封建的老思想,总想着自己一切都是为了孩子好。管孩子吃,管孩子穿,活生生把孩子养成了一条听话的宠物狗。可她们不知道这是在害孩子而不是爱孩子。不要以爱之名去禁锢孩子的"自由之心。"他们需要自己独立成长,父母的教育是一个辅助作用,我们应该把这个辅助做好,而不是想着禁锢孩子的思想。
02、莎莉:懂得爱与理解,擅于心理分析,拥有一个正确的价值观。
莎莉是一名监狱女犯罪学家,她了解布奇的一切,她相信布奇的内心的善良,她能很清楚的了解布奇的心理活动,一切布奇所做的一切。她相信布奇一定会和品行不正的同伙分道扬镳。在追捕逃犯的车里,她能够以布奇的身份来回答警长的所有问题,可见她是非常了解布奇的。
关于布奇,她总能提出非常有价值的观点。比如布奇的身世:布奇六岁时他的父亲不知所踪,一直跟着母亲生活,在他八岁的时候因为保护母亲,他杀了人(因为时通缉犯,没有追究刑事责任)。后来他的母亲因为病重而去世,剩下他一个人独自生活。之后,因为偷了一辆福特车被送感化院服刑四年。
通过这些的调查分析,莎莉提出布奇并不是一个坏人,只是因为童年的经历让他的人生变得不完美。她能够理解布奇所作的一切,并且懂得布奇心理所有的想法。可是没有人在乎她的观点。因为没有人愿意相信一个品质败坏的人的真实内心。他们更愿意相信自己所看到的一切。
在现实生活中,人都是选择相信自己所看到的一切。就像《囧妈》中,儿子看不到母亲对他的爱,只看到了母亲对他的控制。而母亲也看不到儿子对她的爱,只看到儿子一见面就和她争吵。这就是人的主观意识,相信自己所相信的,以自己认知判断周围的一切。
03、 布奇:富有正义,充满温情,是理想中的"父亲"。
在逃亡的路上,布奇没有明确的目的地,但却有明确的目标。他在菲利浦身上看到了曾经的自己。他说菲利浦和他很像,都没有父亲。他很同情菲利浦同时也很爱菲利浦。在这场逃亡旅途中,他鼓励菲利浦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只要自己想做就勇敢去做,不要在乎大人们的眼光。
布奇是一个从小缺少父爱的孩子,童年的经历给他留下了很大的影响。他痛恨对孩子暴力相向的大人们,当他看到农夫麦克对自己的孙子实施暴力时,布奇是很愤怒的,他痛恨这样的大人们,他持枪威胁麦克向自己的孙子道歉并强迫发至内心的说出爱。眼睁睁看着这一切的菲利浦一直忍受着内心的煎熬,他不希望布奇杀害麦克,可是自己却不敢吭声,因为母亲的思想压制着他。也许这一幕就是为了考验菲利浦的内心。最后在关键时间,菲利浦开枪打了布奇,并把手枪扔进水井里逃跑了。
布奇拖着受伤的身体去追菲利浦,他说:
"我不是真的要开枪杀掉麦克一家,我只是想吓唬吓唬他。我只杀过两个人,一个是伤害我母亲的人,一个是伤害你的人。"
影片中的布奇或许在警长面前是一个畏罪潜逃的罪犯,在大人面前是个丧心病狂的"疯子"可是在孩子面前却是一个陪伴孩子,保护孩子,关心孩子的"理想型父亲"。我想,也许正是这样一个模棱两可的人物形象,才丰富了电影的情感色彩。导演通过一个残缺不堪的人物形象,向我们完美传达了父爱的伟大。
反观现实,生活中我们与父亲的相处时间并不多,他们大多时间都是以工作为主的。偶尔有些时间也很少陪在我们身边。尽管如此,父亲还是会陪在我们身边,给予我们关心和爱护。都说家庭教育是孩子认知世界的第一途径。没有完整的家庭,我们接收到的教育也是不完整的。
这部影片虽然是一个劫匪片,但是向我们展示更多的却是一个"父亲"对孩子的关爱。影片借助菲利浦和布奇这对奇怪的"父子关系"向我们展示了人世间最完美的感情。而这场短暂又美好的"父子之旅"却带给我们对教育模式的思考,结合文章谈谈这部电影带给我的几点启示。01、 孩子最好的教育不是一味的给予,而是学会放手,让孩子成为更好的自己。
影片中有这么一段对话:
布奇:"你想过万圣节吗?"
菲利浦:"妈妈不让。"
布奇:"我问的是你,不是你妈妈。"
菲利浦:"想。"
影片中有很多这样的对话,我们可以看到,每一次的对话,布奇都引导菲利浦,让他自己做决定。布奇告诉菲利浦,不要去管别人的想法,要问自己想不想做。其实在现实生活中,像菲利浦一样的乖孩子很常见。他们听爸爸妈妈的话,父母不允许的东西他们坚决不会去碰,尽管自己很好奇,但还是很听父母的话。可是这些乖巧懂事的孩子背后却缺少了一些东西。
在父母眼里,他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孩子好,可是他们却不知道一味的给予会让孩子失去自主能动性。当有一天突然离开父母走向社会的时候,他们就会发现,除了是个听话懂事的孩子以外,什么都不会,无奈成为了社会上所谓的"矮子"。相比较那些"放手的家庭教育"的孩子,他们缺少了一点自我的精神,而所缺少的这部分恰恰是因为父母的溺爱所导致的。
孩子的教育固然重要,可是教育的模式更重要。作为父母的我们不应该一味的为孩子付出,一味的给予。我们要考虑孩子的感受,当他们需要帮助时,我们给予适当的帮助就行了。不要总是为孩子做任何决定,他们需要解放自己的思维模式,走出父母的"保护圈",成为更好的自己。
02、 学会倾听孩子内心真实想法,用真诚和理解来获得孩子的信任,成为孩子的心灵伴侣。
影片中,布奇和菲利浦在逃亡的相处过程中,一直是对话的形式展现在观众眼前。布奇会倾听菲利浦想要做的事情,并帮助菲利浦去完成。当菲利浦说出自己想要玩"不给糖就捣蛋"的游戏。尽管万圣节已经过去了,可是布奇还是带着菲利浦来到了一位夫人家,玩了这个游戏。当布奇问到菲利浦还有什么想做的事情,都写在账本上。我想布奇一定是想帮助菲利浦完成这些事情。
在影片最后,我们看到中枪倒在草地上的布奇,他向警长提出请求,希望菲利浦的母亲允许菲利浦去做这些自己喜欢的事情。我想布奇才是那个最懂孩子的"孩子"。他能理解菲利浦这种年纪想要做的事情,因为布奇的童年没有父亲,丢失了很多纯真。他不想菲利浦的童年也遭遇这种痛苦。也是因为布奇用自己最真诚的一面来获得菲利浦的信任,和菲利浦做成了朋友,让菲利浦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快乐。
布奇可能不算是一个"好人"但是他确实一个"好父亲。"他懂得如何和孩子沟通交流,也会认真倾听孩子内心的想法,并通过自己的方式和孩子建立信任,从而成为孩子的心灵伴侣。
我想布奇的这种教育模式是现实生活中我们所缺少的。生活中,我们往往缺少对孩子想法的倾听,忽视孩子的内心想法。作为父母的我们一直以自己的方式对待孩子,觉得这些都是孩子所需要的。可是却让孩子失去了对世界的探知,在自己的人生中失去自我。其实爱孩子的方式有很多,教育孩子的方法也很多。学会倾听孩子内心的真实想法,用真诚和理解来获得孩子的信任,成为孩子的心灵伴侣,这是身为父母的我们应该了解的。
03、 用成长型思维模式看待孩子,让孩子自己去追寻自我,勇敢走出属于自己的道路。
对孩子来说,我们需要以不断变化的眼光去看待他们的成长,影片中布奇一直用成长型思维模式来教育菲利浦,给予他正确的引导。当菲利浦因为喜欢偷了一套万圣节的衣服,布奇教育他说:"偷窃是不对的,但是如果有件东西你很想要,却又没钱,借用一下也无妨,这叫例外情况。"换作现在的父母,我相信大多数上去就是劈头盖脸的一顿臭骂,严重的还会动手打孩子。他们缺少的就是没有用孩子能接受的方式去教育孩子。
作为父母,我们应该认识到孩子成长的阶段性,允许孩子拥有符合年龄的想法与自由。用成长的思维去看待孩子,给予尊重、理解帮助孩子获得健全的人格,并让孩子自己去追寻自我。
每个人都有专属通道,我们身为父母,不要去否定孩子的一切。让他们学会自己成长,或许在这条道路,他们会走的非常坎坷,但是终会到达彼岸。他们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的思想,有自己的价值导向,他们会用自己的方式,勇敢的走出属于自己的道路。
孩子不是我们的提线木偶,他们有自己的思想和方式。也许会说出很多让人冒火的想法,又或者做出很多让人伤脑筋的事情,我想这些都是因为父母教育模式的弊端导致的。都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从孩子出生开始就会对孩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而父母对孩子的教育则会影响孩子的一生。
写在最后:
人都是喜欢看到自己喜欢的那一面。关于这部电影,作为观众的我们而言,看到的最多是这段"父子之旅"带给我们的感动与灵魂冲击。可是这部电影不单单体现了这些。它更多的体现了为人父母如何给予孩子正确的教育,作为父母要承担的责任与义务。通过这段奇怪的"父子之情"向我们表达了给予孩子正确引导的重要性。强调了正确的价值观,是指引孩子认识自我的核心。
作为父母,要学会放手,让孩子自己成长,让孩子成为更好的自己。《完美的世界》其实并不完美。就好像这个世界看似完美却因为人性的善恶而变的不完美。这部电影的成功之处就在于看似完美的一切,却因不完美而完美。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