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忠报国之岳武穆侯 精忠报国岳武穆

#创作挑战赛#

岳飞(1103年3月24日~1142年1月27日),男,字鹏举,别名:岳武穆、岳少保,相州汤阴(今河南省汤阴县)人。

精忠报国之岳武穆侯 精忠报国岳武穆(1)

汤阴岳飞庙塑像

南宋时期抗金名将、军事家、战略家、民族英雄、书法家、诗人,位列南宋“中兴四将”之首。

中兴四将是指宋室南渡之后,朝中将领以张俊、韩世忠、刘光世、岳飞战功最为卓著,他们在抵抗金兵、保证南宋政权的建立与巩固过程中起过重大作用,被誉为“中兴四将”。

岳飞从二十岁起,曾先后四次从军。

自建炎二年(1128年)遇宗泽至绍兴十一年(1141年)止,岳飞先后参与、指挥大小战斗数百次。

金军攻打江南时,岳飞独树一帜,力主抗金,收复建康。

绍兴四年(1134年),岳飞收复襄阳六郡。

绍兴六年(1136年),岳飞率师北伐,顺利攻取商州、虢州等地。

绍兴十年(1140年),完颜宗弼毁盟攻宋,岳飞挥师北伐,两河人民奔走相告,各地义军纷纷响应,夹击金军。

岳家军先后收复郑州、洛阳等地,在郾城、颍昌大败金军,进军朱仙镇。

宋高宗赵构和宰相秦桧却一意求和,以十二道“金字牌”催令班师。

在宋金议和过程中,岳飞遭受秦桧、张俊等人诬陷入狱。

1142年1月,以莫须有的罪名,与长子岳云、部将张宪一同遇害。

宋孝宗时,平反昭雪,改葬于西湖畔栖霞岭,追谥武穆,后又追谥忠武,封鄂王。

岳飞是南宋杰出的统帅,他重视人民抗金力量,缔造了“连结河朔”之谋,主张黄河以北的民间抗金义军和宋军互相配合,以收复失地。

岳飞治军赏罚分明,纪律严整,又能体恤部属,以身作则,率领的“岳家军”号称“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打掳”。

金军对岳家军有“撼山易,撼岳家军难”的评语,以示对岳家军的由衷敬佩。

岳飞的文才同样卓越,其代表词作《满江红·怒发冲冠》是千古传诵的爱国名篇,后人辑有文集传世。

《满江红·怒发冲冠》,一般认为是宋代抗金将领岳飞的词作。

此词上片抒写作者对中原沦陷的悲愤,对前功尽弃的痛惜,表达自己继续努力争取壮年立功的心愿;下片抒写作者对民族敌人的深仇大恨,对祖国统一的殷切愿望,对国家朝廷的赤胆忠心。

全词情调激昂,慷慨壮烈,显示出一种浩然正气和英雄气质,表现了作者报国立功的信心和乐观奋发的精神。

精忠报国之岳武穆侯 精忠报国岳武穆(2)

汤阴岳飞庙《满江红》手书词碑

《满江红·怒发冲冠》

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中兴四将的另三将又是什么样的人。请看下文。

张俊(1086年~1154年8月12日[1]),字伯英,凤翔府成纪(今甘肃省天水市)人。南宋初年名将,与岳飞、韩世忠、刘光世并称南宋“中兴四将”。

张俊十六岁时为弓箭手,于宋徽宗时期参与对西夏作战及镇压山东、河北农民起义。

张俊曾随种师中救援太原。

康王赵构(宋高宗)任兵马大元帅,张俊即率部往从。

高宗赵构即位后,任张俊为御营司前军统制。

苗刘之乱时,张俊和韩世忠等受张浚节制,平定事变。

绍兴年间,张俊镇压农民起义和叛将李成等部,并阻击伪齐刘豫及金军南侵。

张俊与岳飞、韩世忠合称三大将,所部称张家军。

张俊后首请纳兵权,被罢枢密使,进封清河郡王。张俊又参与促成岳飞冤狱。

张俊贪婪好财,大肆兼并土地,年收租米达六十万斛。

高宗曾亲临其家,礼遇优厚。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张俊去世,年六十九岁。追封循王,谥号“忠烈”,位列七王之一。

韩世忠(1090年1月26日-1151年9月15日,字良臣,自号清凉居士,延安府绥德军(今陕西省榆林市绥德县)人,南宋名将、词人,民族英雄,与岳飞、张俊、刘光世合称“中兴四将。

精忠报国之岳武穆侯 精忠报国岳武穆(3)

韩世忠塑像

韩世忠身材魁伟,勇猛过人,出身贫寒,十八岁时应募从军。

韩世忠英勇善战,胸怀韬略,在抗击西夏、金朝的战争中为宋朝立下汗马功劳,又在平定各地叛乱中作出重大贡献。

韩世忠为人耿直,不肯依附权臣秦桧,曾为岳飞遭陷害而鸣不平,史称其“固将帅中社稷臣也”。

韩世忠累迁至镇南、武安、宁国三镇节度使,封爵咸安郡王。

韩世忠晚年杜门谢客,口不谈兵,悠游西湖以自乐。

绍兴二十一年(1151年),韩世忠逝世,年六十三。追赠太师、通义郡王。

宋孝宗时追封蕲王,位列七王之一。淳熙三年(1176年),谥号“忠武”。后配飨宋高宗庙廷。

宋理宗时为昭勋阁二十四功臣之一。明清时期更配享历代帝王庙。今有词《临江仙》《南乡子》《题云居壁》《奉诏讨范汝为过宁德西陂访阮大成》传世。

《临江仙》

宋 · 韩世忠

冬看山林萧疏净,春来地润花浓。

少年衰老与山同。

世间争名利,富贵与贫穷。

荣贵非干长生药,清闲是不死门风。

劝君识取主人公。

单方只一味,尽在不言中。

南乡子·人有几何般

宋 · 韩世忠

人有几何般。富贵荣华总是闲。自古英雄都如梦,为官。宝玉妻男宿业缠。

年迈已衰残。鬓发苍浪骨髓干。不道山林有好处,贪欢。只恐痴迷误了贤。

题云居壁

宋 · 韩世忠

芒鞋行杖是生涯,老鬓今年玩物华。

为爱云居松桧好,不须更看牡丹花。

奉诏讨范汝为过宁德西陂访阮大成

宋 · 韩世忠

万顷琉璃到底清,寒光不动海门平。

鉴开波面一天净,虹吸潮头万里声。

吹断海风渔笛远,载归秋月落帆轻。

芍陂曾上孤舟看,何以今朝双眼明。

刘光世(1089年—1142年),字平叔。保安军(今陕西延安志丹县)人。南宋抗金名将,“中兴四将”之一,镇海节度使刘延庆次子。

宋徽宗时,刘光世奉命镇压河南叛军张迪,因功授承宣使,充任鄜延路马步军副总管。

靖康初刘光世率部戍边,败夏兵于杏子堡。

金兵大举南侵,刘光世与韩世忠等共守江南,屡立战功,升司检校太保、殿前都指挥使,封荣国公。

刘光世后率部抗金,但其“御军姑息,无克复志”,饱受诟病。

绍兴七年(1137年),刘光世引疾罢去兵权。

绍兴十年(1140年),刘光世再为三京招抚处置使。次年,刘光世罢为太保、万寿观使,累封杨国公。

绍兴十二年(1142年),刘光世去世,年五十四。追赠太师,谥号“武僖”。乾道八年(1172年),追封安城郡王。宋宁宗开禧元年(1205年),追封鄜王,列七王之首。

七王,南宋追封高宗时期的七位抗金将领为七王。即蕲王韩世忠、鄜王刘光世、循王张俊、鄂王岳飞、和王杨沂中、涪王吴玠、信王吴璘。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