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偏青山人未老(已识乾坤大犹怜草木青)

马一浮?马一浮是谁?请允许我暂时不告诉你,在这里先给你说一说他的一则轶事。

直系军阀首领孙传芳那是与张作霖、吴佩孚两人齐名,并称为“北洋三大军阀”的枭雄,曾慕名去拜访在杭州居住的马一浮,却被其拒之门外。

马一浮的家人觉得孙传芳权势滔天,就劝说马一浮说:“是不是可以告诉他您不在家?”希望以一种委婉的方式拒绝孙传芳的上门拜访。

但马一浮却说:“你告诉他,我在家,就是不愿相见!”

走偏青山人未老(已识乾坤大犹怜草木青)(1)

同样是上门拜访,待遇却如天壤之别。有“中国最后一位大儒家”之称的梁漱溟在北京大学任教时,特意到杭州拜望马一浮。梁漱溟仅比马一浮小十岁,对马一浮却抱以了十二分的敬重。在他的日记中是这样记载的:“谒(马一浮)先生于延定巷。入门,长揖下拜。”

马一浮在对待梁簌溟的拜访却很好客,在梁簌溟结束拜访之后,以两本木刻古籍相赠作为回礼。这也许就是两个大儒的惺惺相惜。(其实,孙传芳前辈孙复也是有名的北宋理学家、教育家)。

读到这里,你心中对马一浮先生一定有了一点浅显的认知的。马一浮先生是浙江绍兴人。中国现代思想家,与梁漱溟、熊十力合称为“现代三圣”,乃是现代新儒家的早期代表人物之一。马一浮先生古代哲学、文学、佛学,无不造诣精深;又精于书法,合章草、汉隶于一体,自成一家,丰子恺推崇其为“中国书法界之泰斗”。曾应蔡元培邀赴北京大学任教,蒋介石许以官职,均不应命。

走偏青山人未老(已识乾坤大犹怜草木青)(2)

马一浮晚年隐居蒋庄,终日读书、写字、刻书。不过,最让他被广为传颂的莫过于周恩来总理的到访。1957年,周恩来陪同苏联的伏罗希洛夫元帅在杭州访问,专程陪同伏氏到蒋庄登门拜访了马一浮。如果你去过绍兴拜谒周恩来的祖居,便会看到当年马一浮敬赠总理的诗联“选贤与能讲信修睦,体国经野辅世长民”镌刻在楹柱上。

这副诗联为马一浮瞑书而作,他因患白内障,已无法挥墨自如了。虽视力近盲,寥寥数语却带出了火候内敛而蕴含深挚的明察,他心若洞火呢。作为大家,自然还有其他诗作,标题中的“已识乾坤大,犹怜草木青”便来自于他的《旷怡亭口占》一诗。

《旷怡亭口占》

马一浮

流转知何世,江山尚此亭。

登临皆旷士,丧乱有遗经。

已识乾坤大,犹怜草木青。

长空送鸟印,留幻与人灵。

整首诗的意思,我想,凡是接受过中国国学熏陶的人都能基本理解。我就班门弄斧用白话大致说一说:

世事兜兜转转,已经经历了那么多年,这个小亭子还依然存在。从古到今来了多少旷达之士虽然世间离乱,昔人已去,但他们的作品却依旧长留存。我见识过天地辽阔、斗转星移,经历了很多,也懂得了很多道理,却也怜惜脚下这卑微的草木,青青可喜。就像那天空中的飞鸟呀,鸟去无痕,然而那飞翔的幻影,何曾不值得珍惜。

马一浮先生的这首诗,写于乱世之中,却不忘初心。正是已识天地之不仁,犹怜人间草木众生。这是一种大慈悲、大智慧,让人想起同一时代的高僧弘一法师临逝前写下的“悲欣交集”四字。其中的“ 已识乾坤大,犹怜草木青”更是让人感慨。

这句诗,既深邃,又温柔。

深邃是诗人站在天地之巅、时间长河上,看世间古往今来、沧海桑田、人事代谢、生命荣枯。

温柔则是诗人的低下眉眼,与草木问候,与人间细语,好像在说:今春雨水如何?大人可得安生,小儿是否夜啼……

走偏青山人未老(已识乾坤大犹怜草木青)(3)

在这里,乾坤和草木形成强烈对比。乾坤是天地,是宇宙,何其大、何其远;草木是大自然里最卑微、最无声的存在,何其小、何其近。

老子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天地运行,无视世间万物,这是无情;草木枯了又荣,随风展叶,润雨呈绿,这是有情。“草木”,何尝又不是在说这人世间的芸芸众生!

“已识乾坤大,犹怜草木青”还是一种境界。

已识乾坤大,是指已经明白了世界之庞大与复杂,但是却仍然没有抛弃对细微之外的天然的喜欢。这是一种人性,比如有的人,一旦见了大事,往往就不屑于日常的小事。

以为自己懂这么大,影响力这么大,就失去了对草木,甚至人的同情与关爱。开始做坏事,伤害别人。大奸大恶,往往如此,就是所谓的“非厚德不能载物”。

走偏青山人未老(已识乾坤大犹怜草木青)(4)

但是有些人不同,一方面,见贯了大事基本的人性却丝毫无损。两种人根本的差别其实就是“敬畏之心”。再大的本事,也不能超脱自然与自身的束缚。所以,对自然,对人性,当有敬畏之心。

人性的特点是:居高者,容易忘下;老盯着远方的人,容易忽略近处的风景。

晋朝有个白痴皇帝司马衷。有一年饥荒,百姓没有粮食吃,吃完了草根吃树皮,吃完了树皮——只能活活饿死。

消息被汇报到宫里,晋惠帝听了,很困惑地问道: “百姓无粟米充饥,何不食肉糜?”老百姓没有饭吃,为什么不吃肉粥呢?

晋惠帝这一问,被当成千古笑话。世人都笑他智商不高,但这何尝不也是身居高位者的通病:只见肉糜,哪里晓得百姓的饥苦?只知天地之力,却从不曾蹲下来看一眼草木峥嵘!

走偏青山人未老(已识乾坤大犹怜草木青)(5)

生活中,也有一种人,整日见他高谈世界大事、全球经济、外星文明,视天下为己任,忧心全人类,却过不好自己的人生。

也有一些人,热衷于追星,对偶像的生活点滴都了如指掌,为偶像在戏中的角色欢喜、伤心,却把家人的付出视为理所当然,从不关心……

这样的人,是不是应该好好体会这句诗呢?

读懂“已识乾坤大,犹怜草木青”,认真生活,志向可高入云霄,处事当匍匐大地。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