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氏起源哪个上古(李氏显姓始祖老子)
民间相传,老子李耳的出生,充满神话色彩。其母亲是在溪沟洗衣时,见到一个对肚儿长在一起的李子,吃下后才怀了孕。尔后过了81年,才又破肋而生。老子生下来,竟须眉皆白,像个老头模样。其母吃的李子又像两只耳朵合成,所以人们称其为老子,又名李耳。
实际上,按照《大唐国谱》所载,李利贞生昌祖为陈大夫家于楚苦县,此后至第9代传李乾。李乾字其野,仕周为大夫,生子名李耳,号伯阳,又称老子、老聃。
另按现代专家学者的考证,老子出生的时间是周宣王44年,即公元前570年。老子故里鹿邑,每年举办纪念老子诞生的活动,也都是按照这一时间来推算。
老子出生后,其一生的经历也肯定充满传奇,但因正史的记载并不完善,所以,有许多的真相我们并不了解,倒是各样的传说和伪造经历很多,如《老子八十一胡经》等,质疑、争议就很多。而不争的事实是,老子当过周朝时的柱下史官,晚年出走函谷关,并应尹喜的要求,写下了5000字的《道德经》一书,这本书一出世,就影响巨大。老子在书中所阐述的“道”和“德”,充满了人生的处世哲理,其伟大的辩证法之思想和绝妙高超之智慧学说,无不为世人所推崇。
老子写完这本书就隐遁而去,其后来的隐居更是个谜。《史记》中记载,“老子修道德,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老子还曾向求教于他的孔子说过这样的话:“君子得其时则驾,不得其时则蓬累而行。”其意思是“君子处在能施展抱负的时代才可担当重任,处在不能施展抱负的时代就遮盖面目混迹社会之中。”老子这样说其实也是这样做的。当周王朝已经衰败,他便离开隐居了。而且使人再也莫知其终。假如老子在函谷关未遇到关令尹,并勉强应邀为他著书5000言,后人也许就不会看到《道德经》这本大作了。
老子因为名气巨大,其学说后来就被道教一派所推崇,老子也即被抬升到至高无上的神的地位。比如我们旅游到道家所在的某处名山胜地,迎面碰到头戴冠巾、身穿道袍、脚登云屣的某个道士,你去问他道教的原始祖宗是谁,他必定会告诉你道教的原始祖宗就是太上老君,也就是老子。
那么,道教到底是什么时候与老子攀上缘分的?如果溯其根源,最早的可算东汉时张道陵创立的五斗米道时的教义,该教已明确规定弟子诵老子五千言,尊老子为道教教祖。此后,道教经典又不断编造有关老子降世显灵的神话故事,如宋朝时道教观复太师谢守灏在《太上混元圣纪》上说:
太上老君者,大道之主宰,万教之宗元,生乎太无之先,起乎无极之源,经历天地,不可称载,终乎无终,穷乎无穷者也。其随方设教,历劫为师,隐显有无,罔得而测;然垂世立教应现之迹,昭昭然若日月……
按照谢守灏在纪传中的说话是:周成王时老君为柱下史,号经成子,授道周公,乃游西极大秦竺乾等国,号古先生。周昭王二十三年老君西过函谷关,度关令君喜,授以道德五千言。前汉文帝时,老君降于陕河之滨,号河上公,亦日河上丈人。汉成帝河平二年,老君降于琅琊曲阳,授于吉《太平经》。后汉明帝元和二年,老君授于吉真人一百八十戒。汉顺帝汉安元年,老君降于蜀之鹤鸣山,授天师张道陵《正一盟威》秘篆;再降,赐《太清中经》九百三十卷,符文七十卷。建康元年又授天师三洞众经及超度九祖斋直之洪。北魏明皇帝神瑞二年,老君降于嵩山,授道士寇谦之《云中音诵新科之戒》;泰常二年又降赐符篆七十卷。太武帝太平元年,老君降于嵩山,命寇谦之授帝以太平真君之号。唐高祖武德二年,老君降于羊角山,语吉善行,令奏闻云:“我帝祖也。”唐高宗龙朔二年,帝祠老君。乾封元年上尊号玄元皇帝。唐玄宗天宝二年上老君尊号大圣祖玄元皇帝,七年上老君尊号圣祖大道玄元皇帝。十三年加上老君尊号:大圣祖高上大道金阙玄天元皇帝。宋真宗皇帝大中祥符七年,上老君尊号太上老君混元上德皇帝等等。
《混元圣经》截于宋朝为止。实际上,历史的真实是,由于历朝许多皇帝对道教推崇备至,老子就一直享受着至高无上的神化供奉地位。特别是唐皇朝时,唐皇帝将老子列为祖庙尊为圣祖给予敬奉,老子庙前的香火就燃得最为旺盛。而清朝之后,由于朝庭偏重佛教,道教地位慢慢衰落下来,太上老君的庙门前才不那么吃香了。只有民间的传道仍然盛行。如今,道教作为一种宗教,仍有它长期存在的合法地位。不过历史上的真实老子也不是神,这应当是读书人要弄明白的一个起码常识。
老子隐居之后,究竟去向何处,后人已无法得知。据《史记》中的说话:“盖老子百有六十余岁,或享二百余岁,以其修道而养寿也。”老子活了那么长的岁数,到底是不是真实的?后来人似乎谁也无法作出准确的结论。
但是,老子的寿命活得长,这是有极大的可能的。其理由在于,老子隐居之后,必然就少了许多外界的烦恼,同时,他一心只修道养生,这对身体健康必定有利。至于他修道延寿的秘诀,虽然我们无法测知,但他留下的《道德经》,已将其大略的要旨阐述清楚。老子主张清静无为,一切顺其自然,我们可想象,他这样的人适应环境的能力就必然很强。因为与世无争,就不会使自己陷入到险恶的社会矛盾中去,一般而言,也不会出现生命上的危机,只要能自食其力,生活也不会有什么问题。如果再加上修道时的气功之类的锻炼,使身体始终保持健康状态,那么,减慢衰老而增其长寿就并不奇怪了。
老子的学说及其选择的隐居生活方式对后人产生的影响可以说是巨大的,除了历代道教一派的大力推崇外,我们从历来的文人隐逸名士行踪看到,其人生行为方式也无不都刻印着老庄哲学的深深痕迹。
至于《老子》一书的传播影响,两千多年来似乎一直都在长盛不衰。从秦汉以来,仅各种研究注释《老子》的书籍,即有上千种不同的版本。国人学老子之热,于今似乎仍有重大意义。鉴于时代已大变化,人们在享受现代科技带来的种种好处的同时,也深受到科技发达环境变差所带来的种种困扰,于是许多人又在向往返朴归真。如果人类都懂得老子之学说,真的崇尚无为、自然、清静、隐逸、超脱的行为方式,这个世界也可能就自由、自在、安静、和睦得多!
总而言之,老子出了大名,因其名字叫李耳,李氏后裔公认其为显姓始祖,这算是名至实归吧!而老子最后的归宿,相传是“死在扶风,葬于槐里。”扶风在陕西,槐里在甘肃临洮,这也是真实的事实。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