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一听上头的魔性洗脑神曲(一首这么浪的神曲)

「Tico Tico」译成《雀鸟》。是巴西桑巴风格舞曲,在1917年由Zequinha de Abreu所编,原名Tico Tico no Farelo。Tico-Tico 是巴西的一种雀鸟,Fuba 是用玉米或大米磨成的鸟食。因此 Tico-Tico No Fuba 全称可译成“玉米粉上的雀鸟”,也有人译成“嘀咕-嘀咕”。过去,巴西歌舞代表团访问中国各大城市时,这首名曲是经常演奏的保留曲目。这首曲子的意思就是形容一只小蜂鸟掉到面粉浆里怎么都飞不出来特狼狈的样子。

那些一听上头的魔性洗脑神曲(一首这么浪的神曲)(1)

在二十世纪40年代连续有五部美国电影使用它作为电影主题曲,比较著名的有《出水芙蓉》。也带动此曲传遍全世界,成为巴西的音乐名片。这首曲子是巴西唱片史上翻录次数最多的歌曲之一,也是最经典的指弹合奏曲目。

两个人弹一把吉他,还是如此热情奔放的曲子,这么弹着弹着,真的不会恋爱吗? 视频里的三女一男分组合奏两把吉他,律动感十足,轻松恣意地跟着乐器与音乐起伏摆动,瞬间来到狂放斑斓的拉美世界,好想端起酒杯跳起舞来!

那些一听上头的魔性洗脑神曲(一首这么浪的神曲)(2)

Tico-Tico No Fuba是一首肖罗音乐(Choro), Choro在葡萄牙语中原意是”悲歌(Lament)”,也是“哭泣”的意思,后来变成了巴西音乐中重要的音乐类型。这种乐风起源于1860至1870年巴西的里约热内卢,最初的曲风较为低沉哀伤、多愁善感,但在充满森巴热情的巴西民族性感染下,后来逐渐转变为轻快优美动人的旋律了。看看开头的那个视频,哪里有忧伤的氛围呢?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