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的意义经典散文(北京晚报上的大年初一)

今天是猴年的大年初一,在36年前那个除旧迎新的大年夜,“文革”中停刊的北京晚报重新回到了读者们的身边,从物质匮乏的改革开放之初,到现在的富足生活,这张报纸伴随着一代代的晚报读者,融入进每个北京人的家庭,也记录了我们生活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1958年创刊之后到1966年停刊之前,北京晚报在每年的大年初二发行,而报道内容也是紧紧围绕着过节。

值得一提的是,和其他报纸拼接毛体字不同,“北京晚报”这四个字是当年毛泽东主席亲笔题写的。

春节的意义经典散文(北京晚报上的大年初一)(1)

春节的意义经典散文(北京晚报上的大年初一)(2)

春节的意义经典散文(北京晚报上的大年初一)(3)

1959

初二

1959年2月9日

这是北京晚报创刊后,经历的第一个春节。龙凤呈祥迎来第一个春天。由于当时大年初一报纸不发行,实际上大年初二,便是农历新年的第一张报纸。

当天与北京有关的新闻,首当其冲是节假日加班的人们。天安门广场正在施工中,这次扩建施工,张百发带领的架子工成为劳模中的典型。后来,张百发成为北京市的常务副市长。

整个社会也正处于大跃进的生产高潮中。北京的文化单位,正在组织表现大跃进中优秀人物题材的文艺汇演。

北京的春季环城赛,算起来这一年是第四届。这一传统项目,虽然其间经历过停办,但改革开放后恢复一直沿袭至今。名称则经历几次不大的变动,变成了现在的“北京国际长跑节”。

厂甸庙会热闹非凡,大年初一的一天,就有17万人次来逛了庙会。当时春节的文化生活与现在有着巨大的区别,在没有电视,连收音机都算是奢侈品的时代,除了团聚,逛庙会是人们最大的乐趣了。而北京晚报上,仍然给了厂甸庙会刊发了一张照片。当年这整份晚报上,四个版刊发照片一般也就是三五张。

此外朝阳门外军属田大妈家,来了一群热情的年轻人,帮他打扫院子。图片上的木头窗棂,是当时北京民居最常见的设施。

春节的意义经典散文(北京晚报上的大年初一)(4)

1960

初二

1960年1月29日

头版如同一扇大门,旁边贴着对联,烘托着节日的喜庆气息,上联是“芳草连天快步再催千里马”,下联是“红花满地东风又是一年春”。横批,恰是“北京晚报”。

石景山钢铁公司,即首钢前身,连续第二次在北京晚报的头版上出现,题材也是春节期间不停工,加班加点生产。琉璃河水泥厂也在加紧生产,沙河水库工地一片热闹。

前一天的大年初一,厂甸庙会迎来了50万人次。北京环城跑仍然在大年初三举行。

当天的新闻还有:

西单北大街237号开业西单床上用品商店。由家庭妇女组成的东便门麻绳厂开展生产竞赛。

春节的意义经典散文(北京晚报上的大年初一)(5)

1961

初二

1961年2月16日

大地回春添干劲,朝气蓬勃争上游。北京晚报以这样的大标题,鼓舞着人们。

春节坚持生产的消息,第三次占据头版重要位置,这年在北京晚报上“露脸”的是京城煤矿。

孩子们买了空竹、木刀,电影院放映员加班加点丰富着春节的生活,除了电影,这次还加播了增强防火意识的幻灯片。天安门广场上,大北照相馆的工作人员,忙着给很多来天安门游览的人拍照,其中有不少是拍摄全家福。

生活中平凡的好人好事也在发生着,一位耳聋的老大妈乘坐公交车,售票员看着他手里拿着写有“花市”的纸条,便安排了一位在崇文门下车的男同志送老大妈一程,这位男同志欣然答应。东郊民巷东口的警察岗亭,一位带着孩子的先生,向交警李明打听亲戚家的地址。李明给派出所打电话,等了好一会儿,终于查到了地址。当时的电话服务台“05台”,不仅帮助查电话、转接长途,还负责解答各种问题,比如“首都电影院5点钟放映什么影片”、“前门到民族文化宫怎么走”、“春节到北京可以游览哪些名胜”等等。“服务员对着电话机一个接一个回答着一些意料不到的问题。”

北京环城赛,这一年停办了。据记载,这是因为当时国家遇到了经济困难。因此这一年晚报上没有与环城跑有关的消息。

春节的意义经典散文(北京晚报上的大年初一)(6)

春节的意义经典散文(北京晚报上的大年初一)(7)

1962

初二

1962年2月6日

这一年,农业生产占据了大年初二北京晚报的头版,人民公社化运动展开,头版上的照片是农业生产播种。直到翻到第二版,才有这么一张“军属门前彩灯红”的剪纸图片,算是一张带有春节气息的图片。

军属,这个话题在80年代还频繁提起,如今已经较少提及了。和平年代已经相当长久。

这一年除夕之夜的四联理发馆,50多个理发员一直忙碌到半夜。

同样在忙碌的还有北京市第四医院的妇产科。现在,“新年新生儿”是媒体广泛使用的新年题材,从这一年开始,北京晚报开始关注了这一层面的“新”。只是当时更多描写了妇产科忙碌的场景,并没有记录下新生儿的名字。

另一篇很有历史味道的报道,是关于城市交通的。“乘客坐小汽车,所占据的街道面积,要比大型无轨电车大29倍。”对于当时的北京来说,汽车进入家庭,连梦想都算不上,但公共交通应优先发展的概念,已经被一部分人看到。

使用“地下火车”,更是方便、节约地面空间的好办法。是的,当时还没有“地铁”一词。

此外,这篇文章还预测了未来的空中交通,比如直升飞机公交车等等。只是至今我们还没有实现“飞行普及”。

春节的意义经典散文(北京晚报上的大年初一)(8)

1963

初二

1963年1月26日

农业新闻再次占据了北京晚报头版最重要的位置,被当做代表性的农村是将台人民公社、花家地。而今,这里已经是寸土寸金的住宅小区,再也找不到农业生产的痕迹。

头版最抢眼的图片在左下角,这是两张厂甸庙会的速写。第一张是街头展览,人们看着墙上的橱窗,想必是国家的建设成就展。第二章是“万轮鸣春”,风车当然是庙会上、孩子手中少不了的春节玩具。此外,还能看到画面中有大长糖葫芦。这两样东西,在如今的庙会上也是喜庆的象征。

除了各个行业的成就,“节约”也成了这一年春节晚报的主题之一,二龙路公社皮带厂利用皮革工厂的下脚料缝制各种书包;宣武区的各个煤厂送煤工人注重收集起平板车上的煤末子,积累了25吨。

与去年一样,环城跑仍然停办。综合“节约”这个主题,可见当时国家确实遇到了困难。

春节的意义经典散文(北京晚报上的大年初一)(9)

1964

初二

1964年2月14日

这一年春节的头版上,也没有衬托喜庆的照片和栏花,只是在中间偏下的地方,有一张不算大的速写图,“革命干劲满车间”。后面的标语可见“发扬革命精神,树立革命作风,鼓足革命干劲”一行标语悬挂。

头版最重要的位置分别刊登了京棉二厂的织补挡车工三姐妹和白盆窑治理沙土山的新闻。而今,东四环外京棉二厂旧址已经变成了文化创意产业园,花乡的白盆窑早已找不到传统农业的影子,以86.25亿元的拿地总价守着“北京总价地王”称号。

社会上则兴起了学习毛主席著作的风潮,百货大楼著名劳模张秉贵,业余时间除了学习商品知识,就是阅读毛主席著作。第二版半版几乎全都是军队里学习毛主席著作的故事。石景山人民公社党委第一书记宋良民,以“做一个时代的鼓手”为题,写了石景山农民的热情干劲儿。

停办了两年的春季环城跑,这一年终于恢复了。还是在大年初三,这一年还刊登了路线图:

春节的意义经典散文(北京晚报上的大年初一)(10)

春节的意义经典散文(北京晚报上的大年初一)(11)

1965

初二

1965年2月3日

节假日期间,坚持工作的人们占据了头版。这一年并不是工农业,而是社会服务的行业,交通警察、天桥商场售货员、环卫工人们以及广安门电影院“跑片子”的工作人员。

2010年,记者采访了广安门电影院的工作人员老李,他回忆,自己在上个世纪70年代末接了电影院父亲的班,便开始负责跑片子,自行车后面褡裢两边装着整盘的胶片。

2004年,他还曾经拿着片子乘坐地铁,往返于北京的电影院之间。这种做法,在广安门电影院一直用到2007年。之后,数字设备普及,以往动辄上万的电影拷贝,变成了成本较低的数字存储,跑片子这个行业基本就消失了。

妇产医院在除夕的忙碌场景再次见诸报端。北京市木材厂的几位老工人义务为马家堡小学修理了课桌椅,西城区少年之家则在给孩子们排练舞蹈,准备春节期间的小型演出。丰台火车站的装卸工人们,正在改进着做法,避免野蛮搬运损坏物品。

一位叫周密的小朋友,将奶瓶上的皮筋收集起来,送回北京市牛奶站兵部洼零售处,并且给零售处写信,他学习了毛主席《为人民服务》后,决定把当做玩具的皮筋送回奶站重新利用。

这一年北京环城跑的消息并没有出现在大年初二的晚报上,据记载,这一年环城跑照常举办,并且规模空前。

春节的意义经典散文(北京晚报上的大年初一)(12)

1966

初二

1966年1月22日

毛主席语录,出现在了北京晚报的报眼上。

而此时的北京晚报,已经由先前的繁体字改为了简体字印刷。

头版是四个工人改进生产的故事,其中三个人明确地提到了“学习毛主席著作”。除了“文革”山雨欲来的气氛之外,也有一些与我们生活有关的报道。北京的金星金笔厂这一年推出了565这款经典钢笔,春节期间大兴丰收的心里美萝卜将在果品商店出售。

环城赛又将在初三举行了。这次刊登了运动员来信,他们特别指出,希望观众们不要骑着自行车给跑步的人加油,以免造成一些交通危险。

这一年年中,“文革”正式开始,很快北京晚报停刊了。最后,咱们再说说“广播电视节目”。晚报创刊时期,每天就会在中缝刊登广播和电视节目预告。1961年的时候,广播节目占据九成,电视节目则只有一条。

而到了1966年,电视节目预告的数量也多了起来。虽然电视普及在北京还是十多年以后的事情。

春节的意义经典散文(北京晚报上的大年初一)(13)

1961年的节目预告

1966年的节目预告

春节的意义经典散文(北京晚报上的大年初一)(14)

春节的意义经典散文(北京晚报上的大年初一)(15)

在1980年2月15日正式复刊前,北京晚报曾有三次试刊,一次在1979年12月25日,另外两次在1980年1月10日和下旬。

在2001年之前,北京晚报的印刷采用套色印刷,只有黑色和红色两种颜色,出现彩色版面是在2001年之后。

春节的意义经典散文(北京晚报上的大年初一)(16)

1980

回归

1980年2月16日

这一天是1980年春节大年初一,也是北京晚报复刊的第二天。此时距离晚报停刊、告别北京市民,已有13年。13年里发生了太多的事情,每个人的命运都与国家紧密相连。

正视错误,却也要抛开那些错误,才能走向正常的发展。既然结束了,我们也不过多去回忆那些日子了,回归到正常的生活。

头版的新闻里透着喜气,还被称作是西郊玉渊潭公社恩济庄大队里,两名社员经过自由恋爱走进了婚姻的殿堂。

节日期间,为了增加运力,公交车每天比平时增加了300辆,地铁也由每天发200次车增加到300车次。

还有,第一枚生肖邮票猴票开始发行了。

春节的意义经典散文(北京晚报上的大年初一)(17)

春节的意义经典散文(北京晚报上的大年初一)(18)

1981

摘眼球

1981年2月5日

报眼上宫灯的图案代表春节的喜庆。不过还是得小心乐极伤悲——同仁医院收治了85个眼睛被烟花爆竹伤到的人,其中两人的眼球摘除。从这一年起的很多年乃至如今,同仁医院都是大年初一媒体的“主角”。

除了人物,头版的图片上还有几只天鹅,这是玉渊潭的天鹅。这些天鹅有一段故事。春节前的1980年12月,北京晚报曾报道,玉渊潭公园里飞来了天鹅,却被北京市二建公司三工区的工人所猎杀。为了保护野生动物,公园曾经派人24小时值班看护。而猎杀者则在几天后,将悔过书送到了北京晚报。1981年1月初,玉渊潭公园将被猎杀的天鹅做成标本向人们展览。春节前,猎杀者被判拘役三个月。

春节的意义经典散文(北京晚报上的大年初一)(19)

1982

忙年

1982年1月25日

春节的头版栏花,是长安街的灯光夜色。两个打着灯笼玩耍的孩子露出笑脸。

节日的幸福的背后,是无数人的辛劳:同仁医院除夕收治了110个眼睛受伤的人;北京第二热电厂正努力保障着供电和供暖;环卫部门的工人正在紧张地清运垃圾;大年初一的上午,东城区阳春回民小吃店早已准备好了琳琅满目的各种小吃;106路的售票员赵淑珍依旧热情……

春节的意义经典散文(北京晚报上的大年初一)(20)

春节的意义经典散文(北京晚报上的大年初一)(21)

1983

生育高峰

1983年2月13日

这一天北京晚报的报眼,是灯笼、烟花和孩子们的笑脸。有趣的是,这一张图片上,孩子的数量多了起来。确实,1983年是猪年,是改革开放后的第一个生育高峰年。与此同时,计划生育问题也登上了北京晚报。一个月来,各技术工作队在14个郊区县完成节育手术48633例。

在这一年春节的晚报上,还出现了广告,是上海电视十一厂生产的百花牌黑白电视机。

春节的意义经典散文(北京晚报上的大年初一)(22)

春节的意义经典散文(北京晚报上的大年初一)(23)

1984

敞开供应

1984年2月2日

这一年初一,春节的报眼,依旧是孩子与灯笼。

随着改革开放推进,人们的生活在改善的同时,物资紧俏也成为常见问题。现在已没有人会趁着大年初一初二上街采购,但在当时,只有过年,大家才有条件置办年货。

而在北京晚报上,并没有停止刊登市场信息:东单春明食品店二楼新设置侨汇副食品专柜,排骨、牛肉都有,想必没有外汇券之类的,您还不能买呢;新街口南大街新开业的是贸易信托公司家具服务部;东四北大街兴华服装点出售新型服装——春风衫……

这一年初一的广告是合肥日化总厂的芳草牙膏,以及北京日化四厂的“爱芳润面霜”。生活中怎能缺少爱美和对美的追求呢?

春节的意义经典散文(北京晚报上的大年初一)(24)

1985

糖葫芦

1985年2月20日

这一年的北京晚报报眼,开始出现了“生肖”图案。

至今,对北京人来说,春节期间,庙会是家以外最有趣的地方。前一年龙潭庙会开幕,这一年,地坛也开始举办庙会。北京晚报的记者,采访了地坛庙会上制作80多种糖葫芦的舒兰英。除了山里红、大海棠之外,用不同的水果进行组合,叫出来的名字也都挺喜庆。

春节的意义经典散文(北京晚报上的大年初一)(25)

1986

春运来了

1986年2月9日

虎年到,孩子、生肖,再次成为传统节目的报眼。

北京站的候车室,走上了北京晚报的头版。除夕,还有很多旅客在等待回家。车站里为他们送去了饺子,二楼餐厅还举办了铁路文工团的表演。侯跃文说完相声,匆匆赶往中央电视台,还委托晚报记者向父亲侯宝林先生拜年。

改革开放以后,北京的流动人口逐渐增多。大家向往的首都不再遥不可及。北京不仅有天坛和长城,还有更多的打工、发展机会。“春运”这个概念,开始形成,至今它发展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人口迁徙形式。

这一年,电车公司、地铁公司在春节期间都增开了车辆保证出行。

春节的意义经典散文(北京晚报上的大年初一)(26)

1987

米老鼠

1987年1月29日

这一年,北京晚报的报眼是孩子提着大灯笼。兔年,灯笼也是兔子的形状。

而这一年的明星,却不仅有兔子,还有米老鼠和唐老鸭。在有的庙会上,甚至出现了身穿米老鼠服饰的演员,很多孩子走上去跟它拉拉手,照照相,顺手还得拽拽米老鼠的尾巴,结果米老鼠的尾巴都被拉掉了。不过却没有人为此生气,调皮是孩子的天性。

社会开放后,洋文化开始影响人们的生活。传统的孙悟空、阿凡提,更多停留在面人等传统手工艺形象上,而米老鼠却真正的在孩子们面前“活”了起来。

春节的意义经典散文(北京晚报上的大年初一)(27)

1988

旧城改造

1988年2月17日

春晚已经深入人心,但当时的北京晚报,并不会更多报道前一天春晚的内容。

别看没多提春晚的事儿,北京晚报却在报纸上预报中央电视台即将播出的《立体大杂院》短剧。这部短剧,描写的是北京人从平房院搬进了楼房后生活的变化。

北京确实已经开始了巨大的变化。短短的几年内,高楼拔地而起,京城随处抬头可见施工中的塔吊。虽然人们住进高楼、换了环境,胡同里的喜怒哀乐,仍然在继续。相比今天淡漠的邻里关系,这值得我们深思。

广告中还出现了北京游乐园,此时它开业尚不足10个月。录像机的广告也出现在了报纸上。

春节的意义经典散文(北京晚报上的大年初一)(28)

春节的意义经典散文(北京晚报上的大年初一)(29)

1989

打的

1989年2月6日

这一年,北京晚报记者跟随出租汽车管理处的工作人员,来到了多个出租汽车站。社会上的供暖、环卫、公安等部门都在值班,出租车行业也不例外。

出租车逐渐走进了人们的生活,从奢侈的享受变成了急迫时候的服务。虽然此时尚未达到后来“黄面的”的规模,但遇到个急事儿,人们已经能想起出租车。并且,出租车也不再冷漠地拒绝普通百姓的要求,而一味等待外宾来乘坐了。

地坛庙会上,猪八戒、鼹鼠、蓝精灵、聪明的一休、黑猫警长、一只耳跟孩子们玩成一片。小吃摊位上,不仅是民俗传统的吃食,也有了咖啡、汉堡包。此时肯德基进入中国已一年有余,麦当劳则尚未来到中国。

而这一年的广告,也不再是传统的,仅仅介绍商品的模式,而是变成了某某单位向人们“恭贺新年”,企业形象开始得到重视。

春节的意义经典散文(北京晚报上的大年初一)(30)

1990

亚运会

1990年1月27日

亚运会即将召开,这是中国举办的第一次综合性的国际体育大赛。当时,欧美主流媒体关于中国的报道,多数都是负面的。改革开放的国际环境遭到空前挑战。在这样的情况下,中国十分需要发挥体育作为民间外交主要平台的作用,以举办亚运会为契机打开局面,改善周边环境。

在大年初一的北京晚报上,北京市旅游事业管理局的广告出现在了报纸上。在同一个版上的中缝,还有崔健办起演唱会,为第十一届亚运会集资的消息。当年的说法,叫做“集资办亚运”。亚运会之前,北京晚报曾经分单位和个人,以巨大版面刊登了亚运会集资之最。

那一年,激昂高亢的亚运会宣传曲《亚洲雄风》成了脍炙人口的流行歌曲。

春节的意义经典散文(北京晚报上的大年初一)(31)

1991

寻呼拜年

1991年2月15日

羊年,生肖出现在晚报头版栏花上。这一年春节,坚守岗位最忙碌的人,除了以往那些传统行业,还多了一个126寻呼台。除夕一夜,寻呼台共发出了17681个寻呼节日祝愿。您还记得当年代表祝福的数字“300、200”吗?

春节的意义经典散文(北京晚报上的大年初一)(32)

1992

渴望

1992年2月4日

又是一个猴年,地坛庙会上除了传统节目,“卡拉ok大家唱”引来了很多游客。人群中走出一位小伙子,演唱了《大约在冬季》。

头版中央,国家领导人在慰问北京电视艺术中心工作人员时,和大家聊到了《编辑部的故事》和《渴望》。他鼓励工作人员,争取把《编辑部的故事》继续写下去。

其实《渴望》在1991年的春节前已经播出,但由于影响太大,其后多年,民间的渴望热都没有降温。《渴望》充满着上个时代的悲情,而《编辑部的故事》则反映着当时社会常见的一些问题现象。一新一旧,一悲一喜,两个经典至今难以超越。

春节的意义经典散文(北京晚报上的大年初一)(33)

1993

两岸

1993年1月23日

鸡年到。晚报的栏花图片上再次出现生肖。

这一年头版上最新的内容是北京市电信管理局及社会力量,举办了电话拜年活动。两岸四地电话互联,北京的500多个家庭与亲友相互拜年。除了在家里打电话,150个家庭来到北京电报大楼营业厅,这里摆放着一排电话亭一样的小隔间。有的人拿着电话给亲人唱歌,48年没见面的兄弟通过电话线互相问候。

而稿子最后特别注明,其中写到的电话内容,均经过了当事人允许。看来,北京晚报的记者已经有了“保护隐私”的意识。

除了商场拜年,广告上还多了电器等内容。“本周家电商品最低价”栏目推出,标志着北京人的生活“大件”已经脱离了传统的轻工业产品,转向了为舒适生活服务的电器。卡西欧电子琴的广告也出现在报纸上,富起来的人们开始追求文化层面的享受,“让孩子学样乐器”也在京城形成一股热潮。相比昂贵、占地方的钢琴,电子琴成为市民们最青睐的产品之一。

春节的意义经典散文(北京晚报上的大年初一)(34)

1994

禁放

1994年2月10日

经过了近一年的讨论,北京决定市内禁放烟花爆竹。

一夜消防“寂寞”。时至今日,在很多人心中,“禁放”都是让北京断了年味儿的重要原因之一。平心而论,不仅是禁放,生活一直进步,人们不再指望春节吃喝玩乐,也是让春节气氛变淡的原因。光说禁放,也有些冤枉它。

除夕,市领导再次来到了西苑饭店的楼顶旋转餐厅,火树银花虽然消失,万家灯火也是一幅沉静的美。

1992年开业的燕莎友谊商城,以广告占据了初一的一个整版,传统商场的广告却少了。新兴起的燕莎、赛特高档商场,似乎更受到人们的青睐。传统商场在红火的小批发市场和高档商场的夹击下艰难地生存着。

春节的意义经典散文(北京晚报上的大年初一)(35)

1995

坚守

1995年1月31日

这一年春节前,市领导来到了北京日报社和各新闻单位慰问。自从复刊以后的每年春节,值守在岗位上的各个行业都通过北京晚报、电台,让市民们得知了他们的辛劳。您别忘了,北京晚报也一刻不曾停止地运转着。

除夕之夜,市领导在西客站工地,与6000外地民工共度了佳节。一年之后的1996年1月21日,西客站赶在又一次春运之前,正式投入运营。在北京城内变化最快的年代里,每个节假日都有大量农民工坚守在工作岗位上。

春节六天假,到底该怎么过?北京晚报记者苏文洋也发愁呢。物资丰富,瓜子花生黄花鱼,再也不是年夜饭的专利,“许多人宁可不要加班费,也愿意享受休假。”是啊,时代变了。坚守岗位固然值得尊敬,享受生活一样可以是人们正常的追求啊。

春节的意义经典散文(北京晚报上的大年初一)(36)

1996

环保

1996年2月19日

禁放不仅减少了噪音污染和受伤事故,北京的空气质量也得到了控制。二氧化硫每立方米110微克。此时空气污染的问题虽然没有凸显,但已经受到了相关单位的重视。这也是“空气指数”这个如今异常流行的概念,第一次出现在北京晚报大年初一的版面上。

一些通讯城推出了大哥大分期付款的业务——前一年的9月,中国联通已经正式启用了gsm数字手机网络,传统的模拟网大哥大与数字手机并驾齐驱。联想1 1电脑推出刚刚一年,正在以“买电脑可获得学电脑服务”,进行促销。相比动辄大几千的电脑,小霸王学习机轻盈实惠,也受到孩子们的欢迎。

春节的意义经典散文(北京晚报上的大年初一)(37)

春节的意义经典散文(北京晚报上的大年初一)(38)

1997

缝纫机下岗

1997年2月7日

这一年新春最养眼的,要数年轻姑娘。国内的服装工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因此自己动手做衣服的人少了。曾经排队买布料的现象基本消失。记者吴汾写道:“曾经家家户户的缝纫机,已经面临被送到乡下或是便宜处理掉的命运。”

街头的品牌服装专卖店多了起来,内衣市场也有了三枪、宜而爽等品牌在竞争。两张照片,记录了当时姑娘的穿着。您看,真的是不一样了。

春节的意义经典散文(北京晚报上的大年初一)(39)

1998

再就业

1998年1月28日

春节前的饭馆酒楼都准备好了大批好货,北京晚报用了一个版介绍都有啥好吃的。可是说得再好,一部分市民仍然提不起心情过节,因为他们在这一年“下岗”了。别怕,人生有起有落,祸兮福伏。17万人实现了下岗再就业,只要放下心态,重新找工作,想吃顿好的年夜饭算什么难事儿?北京晚报还以一个整版,鼓励着人们走出自己的阴影,融入到新的发展机遇中。

而今,我们反观那两年下岗的风潮,固然对人们生活造成了冲击,但确实升华了很多的老旧产业,国家、集体甩掉了包袱,迎来了更快的经济发展。改革,必有阵痛。

春节的意义经典散文(北京晚报上的大年初一)(40)

1999

志愿者

1999年2月16日

除夕当天,10个家庭组成了晚报的志愿者,来到了北京市儿童福利院“认亲”。新的一年即将到来,给自己的家庭增加一个亲人,向社会上的孤残儿童献出一片关爱,富起来的人们,开始更多的关心他人,回报社会,回报生活的变化。

国家图书馆从这一年开始实行365天无休开放。大年初一一早,已有数百市民涌入图书馆,用这种方式过年。

电子邮件拜年已经在部分人中兴起,中央电视台的春晚首次进行了网络直播。互联网时代已经到来。电话拜年火了,除夕晚上8点至初一凌晨1点,长途电话接通115万次。北京开往广西省桂林、北海,至越南下龙湾的旅游列车发车,有的市民开始选择旅游过年。

春节的意义经典散文(北京晚报上的大年初一)(41)

2000

民生

2000年2月5日

老两口在水管子前面接水,占据了新世纪春节北京晚报头版最重要的位置。前海北沿15号院停水已有多日,北京晚报报道后,市委书记贾庆林立即责成相关单位解决。无论是发展中的年代,还是富裕的年代,北京晚报始终聆听着市民们的需求。

大年初一的活动又多了一样——打保龄球。本市一些保龄球馆等健身场所,大年初一一早便有众多人前来。东单保龄球馆里叮叮当当,锡华保龄球馆几乎所有球道都被占满。健身的热潮到来,原因再简单不过,生活好了,没有个好身体,谈何享受呢?

另外,2008年奥运会申办委员会已组建,142处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北京要以健康的姿态,为申办2008年奥运会创造条件。

春节的意义经典散文(北京晚报上的大年初一)(42)

2001

短信拜年

2001年1月24日

这一年,北京晚报的头版主图被扫雪的环卫工人占据。下面的一张图,是外国孩子看着中国的京剧演员勾脸。北京正在走向国际。

短信拜年终于到来,“领导顺着您、汽车让着您、钞票贴着您、房产住着您”和“恭喜发财”成为常见的拜年语。此时,大多数的手机都已具备了中文短信的功能,相比那些逗乐的祝福语,拿起电话的问候,反而显得平淡了。

春晚还是得看,央视的调查说,82.3%的观众认为办得好,然而新浪网的调查却显示,超过一半的观众认为办得不好。

春节的意义经典散文(北京晚报上的大年初一)(43)

2002

中国红

2002年2月12日

年味儿不够?咱自己凑!曾几何时,“染发”只是少数时尚小青年叛逆的行为,然而这一年,染发成了全社会的时尚。

头版的主图是台北正在热销传统的民俗服饰,那里的年轻姑娘,染了红头发。一早,北京顶着红头发去拜年的姑娘,也把亲朋好友也吓了一跳。春节前,理发馆都接待了很多染发的姑娘,很多人把头发染成红色,象征着“鸿运当头”。想想看,一出门,满街都是红头发,这可真是之前没见过的喜庆啊。

唐装、中国结、窗花,这些传统红色文化元素,不仅是中国的,更是世界的,连欧洲电视台的播音员,也都穿着唐装播新闻。“流行民俗就是流行民族的自信。”

春节的意义经典散文(北京晚报上的大年初一)(44)

2003

羊宝宝

2003年2月1日

这一年的头版主图,被龙潭庙会的花会队伍占据。

第一个生肖娃娃,实名登上了北京晚报的头版。她叫聂子涵,是个小姑娘。北京晚报送给了她一个比她身体还大很多的玩具羊。

这一年拜年又多了一个出行途径:城铁。13号线已经开通,天通苑、望京等小区局部已经建设起高楼,大家坐城铁去走亲访友,方便快捷。私家车开始普及,但是油价在大年初一上涨,93号油从3.12元涨到了3.29元。

封底整版是中复电讯的广告,手机真正热起来了,诺基亚3310是740元,彩屏6100是3880元。

春节的意义经典散文(北京晚报上的大年初一)(45)

2004

大话西游

2004年1月22日

连续两年头版主图被龙潭庙会的花会走街串巷占据。猴年到来,实名的猴娃也出现在北京晚报的头版上。

这一年的头版也有负面新闻,是两起交通事故。大年初一的凌晨,一个中年男子在南二环右安门桥西侧被撞死。另外,八通线上发生了首起伤亡事故,一位看似流浪汉的男子钻进了铁轨。还有市民反映,有人趁着过年车少,在大街上开车练手。

私家车开始普及。虽然这三件事情并不算什么爆炸性的大新闻,却在喜庆的日子里,触动了市民们的那根敏感神经——交通安全随着城市化的进程越来越严峻。

猴年初一的晚报,有个猴头的形象成为了栏花。您猜是哪只猴?答案是电影《大话西游》里的至尊宝。

春节的意义经典散文(北京晚报上的大年初一)(46)

2005

撮饭

2005年2月9日

这一年的头版图片是社会上的餐饮公司,照顾留校贫困大学生,招待大家吃年夜饭。而头版头条则是“北京人年夜大摆鸡宴,没有哪一年这么红火过”。年夜饭到饭馆吃成为大流行,数量比之前又有了可观的增长。市领导来到了王府井全聚德烤鸭店看望坚守岗位的职工。

春节的意义经典散文(北京晚报上的大年初一)(47)

春节的意义经典散文(北京晚报上的大年初一)(48)

2006

禁改限

2006年1月29日

这一年春节的头版主图,是天安门广场等待观看升旗仪式的人们。

年夜饭仍旧火爆,但最让北京人兴奋的,无疑是从这一年开始,禁放改成了限放,即“禁改限”,这一政策一直沿用至今。因此除夕至初一最辛苦的人,是50万民警和治保积极分子,到处巡逻防止发生火灾等事故。消防员也是一刻不敢放松,清洁工则半夜出动清理垃圾……

春节的意义经典散文(北京晚报上的大年初一)(49)

2007

长假旅游

2007年2月18日

北京晚报的头版主图又出现了新春宝宝。

阖家出游凌晨拥满机场”占据新春头版头条。据估算,春节期间,每天有上万旅客离开北京去旅游。东南亚、港澳、三亚都是热点区域,春节出游市场异常红火。

短信热持续着,更新的纪录是每秒钟5800条。移动联通两家运营商年三十拜年短信超过4亿条。餐馆里也仍然热闹。

春节的意义经典散文(北京晚报上的大年初一)(50)

2008

奥运会

2008年2月7日

这一天晚报的头版主图是地坛庙会前一片喜庆的灯笼。

而“为灾区捐款”也伴随新春而到来。这一年1月开始,我国很多地区遭受了罕见的雪灾和冰冻。北京市民、各大企业迅速通过各种渠道,向灾区捐款、捐物,公益组织则忙着转运物资。北京日报社捐款100万元,北京银行捐款100万元,北京首都创业集团有限公司捐款600万元。仅北京市民的捐款,6天之内就超过亿元。在生活越来越好的年代,灾害越来越难不住大家。

而京城庙会的热闹,挽不回股民那颗受伤的心。前一年还在畅想来年买房子还是买车,这一年大家已经在考虑,干脆还是存银行或者买理财吧。各大银行也趁机推出了诸多理财产品。

奥运会马上就来了。大年初一晚报刊登了奥运特刊——从雅典到北京。雅典的开幕式堪称精彩,北京的开幕式将会是什么样子呢?

春节的意义经典散文(北京晚报上的大年初一)(51)

2009

家庭

2009年1月26日

头版主图是牛年,北京妇产医院的牛宝宝一家人。

头版头条则是北京的一个普通家庭,四世同堂,一共124口。除了北京,河北、安徽乃至美国、德国等国外都有定居。可谓北京最牛的家庭。

家庭是社会的基础。“家”不仅是北京晚报上版面、栏目的名称,也是晚报的服务对象,更是我们每一个人离不开的港湾。曾几何时,因战火和社会动荡,或是工作繁忙交通不便,人们无法团聚。社会发展至此,无论是新出生的牛宝宝之家,还是124口人的最牛之家,都让我们在大年初一,感受到了永恒的温暖。

中国照相馆的客流量翻番了,大家跑出来照全家福。摄影早已不是奢侈的消费,可是自己在家照的那感觉,总是与照相馆的味道不一样。于是,在全家福这件事儿上,更多市民开始“返璞归真”。

这一年国安第一次公开喊出了“夺冠”这个目标。结果还真就夺冠了。

春节的意义经典散文(北京晚报上的大年初一)(52)

2010

爱情

2010年2月14日

这一年春节的头版继续被新春宝宝占据着。拜年的短信突破10亿条,再创新高。一副对联,灰砖灰瓦,中间是宝宝,两侧是春联。京味生活的喜庆跃然版面。这个虎年的胖小子取了个熊猫名——“骄子”。央视春晚植入的广告太扎眼,被网友们吐槽,“广告里插播春晚了。”

一对特殊的夫妇占据了这一天晚报第二版的整版,丈夫段勇是东城区检查院助理检查员,因忙于工作耽误治疗留下了听力下降的后遗症,妻子是北京佑安医院的主管护士付艳杰,因抗击非典中被感染,留下了股骨头坏死的后遗症。即便如此,夫妻二人相互扶持,仍然在幸福的道路上往前行进。这便是收获的爱情。

寻找爱情的人更多了。北京那么多传统庙会,结果这一年的风头却被北京国际雕塑公园抢走了,因为这里办的是相亲会,这一年的春节恰好是西方的情人节。不过,在这个“爱情大集市”上,最常见的并不是年轻人,而是头发斑白的爹妈。为了孩子的婚事,老人操碎了心。

看到“爱情”两个字,我们首先想到的都是伴侣,然而生活的爱情,还包括父母与子女之间的亲情。互联网早已普及,交流手段多了起来,却有越来越多的大龄青年为找对象发愁,这也算是新时代的新特点吧。

春节的意义经典散文(北京晚报上的大年初一)(53)

2011

打僵尸

2011年2月3日

头版大图是雍和宫烧香祈福的人群。头版头条是除夕夜爆竹皮减少,然而火情却增加了。春晚好不好?讨论春晚已经成了北京晚报大年初一的固定内容。

这一年庙会上,卖得最火的玩具是植物大战僵尸题材的布偶。看来民间的实物生产能力强大起来,随上了流行的虚拟网络文化。中央民族大学教授兰学友分析说,游戏玩偶卖得比兔年生肖玩偶火并不能说明什么,我们还是要坚守我们的传统文化。

春节的意义经典散文(北京晚报上的大年初一)(54)

2012

微信拜年

2012年1月23日

雍和宫初一烧香,连续第二年占据北京晚报头版主图。头版头条是北京人除夕夜发了11亿条短信。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然而这一年的龙年宝宝却来自一个中西合璧的家庭,父亲是加拿大人,母亲是北京姑娘。

早在一年多前,微信软件就已经出现,然而当时并未普及。直到2012年这次春节,智能手机普及大潮中,微信逐渐占据了越来越多人的交流空间。有的人使用微信寻找附近的人送出文字的祝福,有的人使用微信发个漂流瓶,向更陌生的世界送出语音的祝福。

火了的不止聊天的微信,还有购物的淘宝。春晚上刘欢演唱《大爱》的头两句,“亲,就在我的面前;亲,延伸我的视线。”这两句被网友调侃为淘宝植入的广告。

春节的意义经典散文(北京晚报上的大年初一)(55)

2013

低头族

2013年2月10日

雍和宫大年初一的烧香祈福,已连续第三年占据北京晚报春节的头版主图位置。由于连年春节太过热闹,社会各方早就准备好了人流疏导方案,让人们顺着附近的小胡同进入雍和宫,既避免占路,也让人们夜游了胡同的景色。

只是走进那弯弯绕的小胡同,三五成群的人们动辄走错,发现前面或是死胡同,或是闯进了居民院。好在此时,智能手机基本已经普及,于是,大伙低头看看手机里安装的导航软件,很方便就能从小胡同里绕出来,行至雍和宫门前了。

空气质量问题越来越严重的困扰着北京人,烟花爆竹之后,“pm2.5浓度超过800”。同仁医院高兴地告诉人们,虽然有人被炸伤,但眼睛并无大碍。除了新年的环卫工人等行业仍在辛苦,中国的海监船也开到了钓鱼岛,第一次在那里度过新春。

春节的意义经典散文(北京晚报上的大年初一)(56)

2014

少放爆竹

2014年1月31日

年夜饭不是饺子吗?头版的图片是却是包子。庆丰包子铺给环卫工人送来了夜宵。这包子不稀罕,咱中国人常吃它,不过今年的包子很稀罕,因为一个月前国家主席吃的就是它。

吃完这顿年夜饭,环卫工人就要上岗了,他们要去清扫马路上的爆竹屑,太辛苦啦。好在这一年,咱北京人为了让空气质量更好一些,纷纷提出并响应了“少放”的方式。为此,北京市委市政府特地给居民们写了一封感谢信。

庙会仍然热闹,120仍然忙碌。高速已经畅通,高铁回家最方便。看守所里的一些被监管人员也用网络视频与家人“见了面”。锅炉工还得添好最后一炉煤,因为来年供暖就要“煤改气”啦。

春节的意义经典散文(北京晚报上的大年初一)(57)

2015

抢红包

2015年2月19日

北京晚报的头版图片,是一个传统家具多宝格的形式。八大处庙会的烧香人,羊年宝宝和微信红包三足鼎立。弯腰作揖拜年,随着春晚的推广被更多人接受。传统文化又一次大规模袭来。

去年除夕恍若昨天。记者和家人守岁,除了80多岁的奶奶闲着,全家人都像犯了帕金森,“哎,一毛。”“哎,8分。”此起彼伏。这一年,10亿人次发了微信红包,抢红包的更是数不清,春晚发的红包,最忙碌的时候每分钟就有8亿人来抢。结果人们抱怨,光顾抢红包,春晚都没看踏实。

Pm2.5不算低,东城区一夜扫出了180吨爆竹皮,两个人在同仁医院摘了眼球。开完最后一趟地铁的几个小伙子,在拉面馆拿着北冰洋汽水干杯庆祝,地铁成为拥挤的城市最离不开的交通工具。

图片来自北京晚报

文/张硕

编辑/李环宇、房健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