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理治疗有何区别(有病别调理调)
中医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历经千年传承,一些中医术语深入人心。我们在平常的接诊中,经常遇到这样的患者,病情危重的说来“调理”,没有病的说来“治疗”。若按患者意愿处理,则危重患者容易延误治疗时机,催生医疗隐患;而没有病的处理不当又会造成过度医疗,危害身体健康。“病重调理”、“无病治疗”明显“对错了号,入错了座”,因此只有正确认识了“调理”与“治疗”的区别,才能做到胸有成竹、有的放矢、安全无虞。下面我们就来浅析“调理”与“治疗”的区别:
>>>>一、调理的定义及内涵
调的概念:《说文》云:“调,和也”,《庄子·知北游》云:“调而应之”。《庄子·天运》:“应之以自然,然后调理四时,太和万物。”理,《说文解字·叙》云:“知分理之可相别异也”。中医调理是以中医学理论为基础,运用望闻问切、手法探查、五运六气推算等手段,了解被检查者阴阳平衡、五脏六腑、气血经络、筋骨脉络的状态,通过临证分析,总体上把握被检查者的身心状况,以及自然界、人类社会对其的影响,从而指出健康隐患,提出针对性的养生防病方案。
《素问·上古天真论》原文所说“形与神俱”,是指心身运动的一种和谐状况。“能形与神俱”,能,使之做到的意思。这是一种心身健康的最高境界,需要充分的条件才能做到:“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那么,达到这种形与神俱就需要调理。“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因此,中医调理就是要“补其不足”,“损其有余”,以达到“阴平阳秘,病安从来”的目的。中医上的“调理”有如下特点:
(一)调摄精神
“形神合一”是中医健康理念的精髓,中医有“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百病皆生于气”,可见中医特别注重情志因素在疾病的发生、发展等方面的影响。情志过激可致正气内虚,招致外邪而致病,而心情舒畅,精神愉快,则人体气机调畅,气血和平,对预防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素问·上古天真论》云:“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又有《素问·生气通天论》:“清静则内腠闭拒,虽有大风苛毒,弗之能害。”所以,调摄精神,使真气和顺,精神内守,增强机体的正气抗邪能力,预防疾病。
(二)顺应变化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说“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即顺应四时节气变化,使天、地、人合一。“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夏三月,此为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则详细叙述了适应四时阴阳的养生方法,提出人能顺应自然的变化,则生气不竭,苛疾不起。“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是谓得道。”强调了若违反前面所述的四时养生方法,不注意形体活动和精神的调摄,就会损伤人体的真气,导致阴阳失衡,而发生疾病,如“肝气内变”、“心气内洞”、“肺气焦满”、“肾气独沉”等,此即“逆其根则伐其本,坏其真”之意。
(三)劳逸规律
要想身体健康,益寿延年,就应该对饮食起居、劳逸有适当的节制和安排,《素问·上古天真论》说:“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不要“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截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
(四)瘥后调摄
《伤寒溯源集》中说:“大病新瘥,如大水浸墙,水退墙酥,不可轻犯。”疾病初愈,或是疾病发生的间歇期,虽然疾病症状多已消失,但此时邪气未尽,正气未复,阴阳未平,气血未定,必须经过适宜的调理后才能逐渐康复。所以应慎起居、节饮食、不妄劳作,做好疾病后期的调理,方能巩固疗效,防止疾病复作。
>>>>二、治疗的概念及内涵
治的概念《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提出:“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盐铁论·世务》“如人有疾,不治则寝以深。”可见,治疗通常是指干预或改变特定健康状态的过程,为解除病痛所进行的活动。那么,中医治疗的特点体现在哪些地方呢?
(一)治病求本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治病必求其本”,是中医辩证施治的基本原则之一。求本,是指治病要了解疾病的本质,了解疾病的主要矛盾,针对其最根本的病因病理进行治疗,任何疾病的发生、发展,总是通过若干症状而显示出来,但这些症状只是疾病的现象而不是本质。只有通过综合分析,透过现象寻找到本质,找出原因,才能确立相当的治疗方法。
(二)扶正祛邪
疾病的发生与发展是正气与邪气斗争的过程。《灵枢·百病始生》谓:“风雨寒热不得虚,邪不能独伤人。”正气充沛,则人体有抗病能力,疾病就会减少或不发生;若正气不足,疾病就会发生和发展。因此,扶助正气,祛除邪气,使疾病向痊愈的方向转化,“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通过邪正盛衰来辨别病变的虚实。“虚则补之,实则泻之”,补虚泻实是扶正祛邪这一原则的具体应用。
(三)调整阴阳
疾病的发生,从根本上来说,是机体阴阳之间失于相对的协调平衡,故有“一阴一阳谓之道,偏盛偏衰谓之疾”的说法。调整阴阳,即是根据机体阴阳失调的具体状况,损其偏盛,补其偏衰,促使其恢复相对的协调平衡,即所谓“审其阴阳,以别柔刚,阳病治阴,阴病治阳。定其血气,各守其乡”。
(四)三因治宜
疾病的发生、发展,是受多方面因素影响的,如时令气候,地理环境等,尤其是患者个人的体质因素、性别、年龄,对疾病的影响更大。因此,在治疗疾病时,必须要根据季节、地区以及人体的体质、年龄等不同而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法,做到因地、因时、因人制宜,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区别对待,酌情施治。
>>>>三、“调”、“治”之别
综上所述,中医上讲的“调理”与“治疗”是有所不同的,大致区别在于:
一是性质上有差异。养身防病谓之“调”,解除病痛谓之“治”。调是未病之时的调节习惯,调整状态,即调摄精神、顺应变化、劳逸有规律,而达到“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的状态,而治则是通过特殊的方法、手段来解除病痛,《韩非子·喻老》:“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在肌肤,鍼石之所及也;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也记载了古代民间解除疾病的方法和经验。
二是程度上有差异。治疗比调理的程度更进一步,调理则强调“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而治疗则多指施之以针药,素问云“针刺治其外,汤液治其内”。中医治病有“一砭二针三灸四汤药”的说法,其实就是根据病邪在人体的深入程度而采取的相应的治疗手段。砭、针、灸、汤药四种方式解决病痛也是由浅入深的,病在体表可以采取砭法;病如果在肌肉,可以采取针法,通过扎针帮助病人解决病痛;病气如果再深入到骨头,就必须采取艾灸的方法了;病气如果进入脏腑和骨髓就需要采取汤药进行治疗了,这四种方式就是主要针对病邪入侵的程度深浅而采取的相应的治疗手段。
>>>>四、结语
综上述,只有正确认识“调理”与“治疗”的关系,调即调摄精神、顺应变化、劳逸有规律,使人达到“形与神俱”的状态,属于中医养生范畴。而治则是根据病邪在人体的深入程度而采取的相应的治疗手段来解除病痛,属于中医治疗范畴。只有走出了中医“调理”与“治疗”的误区,才能更好地呵护健康。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可以通过下面一首歌诀来记忆和把握“调治之别”:“中医调、治大不同,尺度分寸牢记好;养身防病要‘调理’,解除病痛需‘治疗’;固本扶元身体棒,形与神俱畅逍遥。”
作者简介
李青:昆明市中医医院老年病科(干疗科)科室主任,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先后毕业于云南中医学院、中国中医研究院。荣获“昆明市十佳医师”、“昆明市名中医”称号。现任云南省中医药学会理事、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科分会委员、云南省中医药学会中医老年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云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络病学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现为全国第三批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研修项目培养对象。
中医教您辨别和应对寒热体质
脾的运化功能作用,百病皆由脾胃衰而生也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