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记开国将帅(盘点开国将帅之最)

01、52评级

1952年3月,解放军确定了军队干部级别,共分9等21级:

第一等,军委主席、副主席、总司令级;

第二等,大军区司令员、政委级,军委委员级;

第三等,正兵团级,副兵团级,准兵团级;

第四等,正军级,副军级,准军级;

第五等,正师级,副师级,准师级;

第六等,正团级,副团级,准团级;

第七等,正营级,副营级;

第八等,正连级,副连级;

第九等,正排级,副排级。

具体到个人:

第一等军委主席、副主席、总司令级3人,分别是朱德、彭德怀、林彪。

第二等大军区司令员、政委级有7人,分别是刘伯承、贺龙、陈毅、罗荣桓、徐向前、聂荣臻、叶剑英;

军委委员有8人,分别是粟裕、徐海东、黄克诚、陈赓、谭政、萧劲光、张云逸、罗瑞卿等8名军委委员。

第三等正兵团级36人:王树声、许光达、萧克、张宗逊、王震、许世友、邓华、杨成武、傅钟、萧华、甘泗淇、宋任穷、赖传珠、王宏坤、苏振华、刘亚楼、陈锡联、陈士榘、宋时轮、叶飞、杨得志、黄永胜、谢富治、杨勇、李达、周士第、韦国清、朱良才、王新亭、周桓、李志民、赵尔陆、董其武、陶峙岳、陈明仁、徐立清。

副兵团级42人:李克农、彭绍辉、张爱萍、韩先楚、李涛、傅秋涛、王平、吕正操、洪学智、郭天民、周纯全、杨至成、陈再道、陈奇涵、刘震、陈伯钧、钟期光、唐亮、李天佑、萧向荣、张经武、张震、刘志坚、阎揆要、钟赤兵、唐天际、谭希林、莫文骅、刘道生、陶勇、吴法宪、成钧、程世才、李天焕、廖汉生、郭化若、唐延杰、张南生、杜义德、王必成、王近山、贺晋年。

准兵团级57人:

贺炳炎、万毅、王诤、孙毅、朱明、王宗槐、蔡顺礼、邱会作、张令彬、饶正锡、倪志亮、梁必业、李作鹏、赵启民、方强、罗舜初、王秉璋、罗元发、聂凤智、曹里怀、周赤萍、邱创成、匡裕民、向仲华、谭家述、李寿轩、崔田民、欧阳毅、冼恒汉、王恩茂、张国华、萧望东、丁秋生、赖毅、邝任农、林维先、周贯五、刘先胜、刘培善、彭嘉庆、黄火星、刘兴元、文年生、詹才芳、梁兴初、吴克华、毕占云、陈正湘、彭明治、姚喆、杜平、甘渭汉、曾思玉、郑维山、袁也烈、解方、段苏权。

笔记开国将帅(盘点开国将帅之最)(1)

将星璀璨

另有正军级203名,副军级215名,准军级345名,正师级446名。

1955年1月23日,军委发布通知,以52评级为主要依据,并参照编制军衔的规定,进行全面衡量。

第一等的军委主席可被授予大元帅军衔(军委主席是毛泽东,最终他推辞了大元帅军衔)。

第一等和第二等可授予了元帅和大将军衔。

第三等正兵团级,多数可授予上将军衔;

副兵团级可授予上将、中将军衔;

准兵团级多数可授予中将军衔。

第四等正、副、准军级,多数可评为少将。

02、开国将帅

1955年9月27日下午,为表彰为新中国成立做出了卓越功绩和巨大贡献的功勋将领们,毛泽东在北京中南海怀仁堂举行了隆重的授衔仪式。

这是解放军首次进行全军大授衔,这天注定将永载史册,光耀千古。

也就是这天起,截止到1965年,被授予或晋升少将级以上军衔的将帅们被统称开国将帅。

笔记开国将帅(盘点开国将帅之最)(2)

毛泽东授予元帅军衔

其中,1955年有10人被授予元帅军衔,10人被授予大将军衔,55人被授予上将军衔;175人被授予中将军衔,798人被授予少将军衔。

1956年,1人被补授上将军衔(王建安);1人被补授中将军衔(聂鹤亭)。

1958年,1人被补授上将军衔(李聚奎);1人被补授中将军衔(贺诚);8人被授予少将军衔。

此后,1961年至1963年,233名大校军官晋升为少将军衔;

1964年至1965年,321位大校军官晋升为少将军衔。(注:1965年5月22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正式取消了军衔制,直到1988年9月14日解放军才正式全面恢复军衔制,因此在这长达20多年时间里,解放军并没有举行授衔仪式)

以上将领被统称为开国将帅,共和国开国将帅总计有1614人。

分别有10名元帅:朱德、彭德怀、林彪、刘伯承、贺龙、陈毅、罗荣桓、徐向前、聂荣臻、叶剑英;

10名大将:粟裕、徐海东、黄克诚、陈赓、谭政、萧劲光、张云逸、罗瑞卿、王树声、许光达;

另有57名上将,177名中将和1360名少将。

03、开国将帅之最03—1、评级之最

十大元帅中,评级等级最高的是朱德、彭德怀、林彪,三人都是第一等军委副主席、总司令级,其余七个元帅都是第二等大军区司令员、政委级。

笔记开国将帅(盘点开国将帅之最)(3)

朱德元帅礼服照

十大大将中,粟裕、徐海东、黄克诚、陈赓、谭政、萧劲光、张云逸、罗瑞卿都是第二等军委委员级,王树声、许光达是第三等正兵团级

因此王树声、许光达是等级最低的开国大将

开国上将中,有33个正兵团级被授予上将军衔,是等级最高的开国上将;

19个副兵团级被授予上将军衔,还有准兵团级贺炳炎被授予上将军衔。

贺炳炎是等级最低的开国上将。

开国中将中,在36个正兵团级中只有徐立清被授予中将,徐立清是等级最高的开国中将(以徐立清资历可授上将军衔)。

开国少将中,在42名副兵团级中只有贺晋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贺晋年是等级最高的开国少将(以贺晋年的资历可授上将军衔)

笔记开国将帅(盘点开国将帅之最)(4)

评级最高的开国少将贺晋年

(注,以上之最是从参加52评级的将领中挑选,不含没有参加评级或没有军队级别的将领,比如开国上将阎红彦、乌兰夫,开国少将汪东兴、黄正清等人)

03—2、年龄

开国元帅中,年龄最大的是朱德,1886年出生,1955年授衔时69岁;年龄最小的是林彪,1907年出生,1955年授衔时48岁。

开国大将中,年龄最大的是张云逸,1892年出生,1955年授衔时63岁;年龄最小的是许光达,1908年出生,1955年授衔时47岁。

开国上将中,年龄最大的是陶峙岳,1892年出生,1955年授衔时63岁;年龄最小的是萧华,1916年出生,1955年授衔时39岁。

开国中将中,年龄最大的是傅连暲,1894年出生,1955年授衔时61岁;年龄最小的是张池明,1917年出生,1955年授衔时38岁。

开国少将中,年龄最大的是史可全,1892年出生,1955年授衔时63岁;年龄最小的是马尔果夫·伊斯哈科夫和王扶之,1923年出生,1955年授衔时32岁。

综上所述,在所有开国将帅中,年龄最大的是朱德,年龄最小的是王扶之,相差37岁。

值得一提的是,王扶之将军目前仍然健在。

笔记开国将帅(盘点开国将帅之最)(5)

开国少将王扶之仍然健在

03—3、身高。

开国元帅中,身高最高的是徐向前元帅,徐向前是十大元帅唯一的北方人(山西五台)。

开国大将中,身高最高的是罗瑞卿,身高有1米82,毛泽东更是亲切的给他取了一个外号罗长子。

笔记开国将帅(盘点开国将帅之最)(6)

罗瑞卿

开国上将中,身高最高的是张宗逊和洪学智,张宗逊是陕西渭南人,典型的关中大汉,是开国上将中少有的北方人,身高大概1米86;洪学智是安徽金寨人,身材在1.85米以上,有资料显示接近1.9米。

笔记开国将帅(盘点开国将帅之最)(7)

张宗逊

两人是身高最高的开国上将,具体谁最高,食堂没有准确资料(估计洪学智更高一点),因此将两人并列。

开国中将中,身高最高的是张震,身高在1.86米左右。

笔记开国将帅(盘点开国将帅之最)(8)

张震

开国少将中,身高最高的是尤太忠和熊伯涛。

尤太忠是河南光山人,身材魁梧,有个外号尤大个子。

1981年的时候,尤太忠和开国中将梁兴初(外号梁大牙)有一张合影,两人并排站在最后,尤太忠明显比梁兴初高出半个头。

而梁兴初的身高是1.78米,因此尤太忠的身高肯定在1.8米以上。

熊伯涛是湖北武汉人,身材却十分高大。

1959年国庆节前夕,为了纪念新中国成立十周年,开国将军们组建了一个合唱团。

由于熊伯涛身材高大,特意被选个人朗诵。

因此他应该是身高最高的开国少将。

笔记开国将帅(盘点开国将帅之最)(9)

开国少将熊伯涛

因此,两人是身高最高的开国少将,具体谁最高,食堂没有准确资料(估计熊伯涛更高一点),因此将两人并列。

你还知道哪些开国将帅之最呢?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