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免疫营养补充(营养免疫秘笈上)

精准免疫营养补充(营养免疫秘笈上)(1)

三年以来,疫情严重干扰了人们的生活秩序。“大疫不过三”,国家选择在12月份彻底放开,这似乎代表着这次疫情已趋于尾声。

但是正是因为很多人放松了警惕,所以纷纷病倒。所以现在还不到放松警惕的时刻,此时正是黎明前的黑暗,正是最黑暗的时刻,千万不要放松警惕之心。

另外,专家预测,新冠病毒在不断地变异中,所以即使感染过的人,保质期可能只有三个月,三个月之后大家被感染的几率又是平等的了,也就是说,疫情可能常态化,这次病毒并没有被消灭。

所以在这个纷杂的时代,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你真的不知道什么时候,灾难会再一次来临?

但是这次疫情毕竟给我们敲响了警钟,我们需要引以为戒,要抱持“功在平时,利在千秋”的心态,不要心存侥幸。

养生是一辈子的事业,当你理解了它背后的原理,在生活中它会是一件信手拈来的小事,但对待它的态度,我们要当成一件大事。

现在人们已经过了需要追求温饱,追求物质的时代,人们更多倾向追寻内在丰盛,追求心灵的升华,追求精神生命的完美,但是

精神如果没有了依托,也就意味着结束,精神和肉体它是相辅相成,和谐统一的,缺了其一就像煮饭没有米,调味没有盐……

面对目前复杂的社会环境和人文环境,我们需要内外兼修,外在把身体照顾好,内在把灵魂安放好,让自己做一个生活圆满,灵魂丰满的人,对吗?

但是,身体和精神生命到底谁更重要一些呢?身体是精神的基础,是灵魂的寄居地,没有健康的体魄,你就像无根之木,无源之水,谈何精神的丰满?

曾经,没有医学与药物的时代,我们追溯生命的绵延,世界上所有的生物之所以能够繁衍生息,绵延不绝,是因为两个原因。一个是因为它们有遗传密码……

俗话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都是源于生物有自己独特的遗传密码,这保证了生物的稳定性。

另外一个至关重要的前提条件,就是他们自己首先要活着,并尽可能使自己活得长久一些。那时候,任何生物几乎只能依靠自身的免疫力和自愈力去抵抗各种疾病和意外侵扰。

在人类历史上,人类和其他生物一样,同样只能靠自身的免疫力和自愈力抵抗外界侵扰。

时代发展到今天,我们面临形势更加严峻和复杂,空气污染、水源污染、食品添加剂、农药、以及各种药物的副作用等,都在逐渐侵蚀我们健全的免疫系统,使人体无法自然抵抗各种疾病的侵害。

这使我们的身体健康面临着更大的压迫和考验,特别是这次疫情,更值得我们警醒,面对未知的细菌和病毒,特别是病毒,特别喜欢伪装,还随时变异,让人们防不胜防。

这次事件中,免疫力强,病毒就奈何不了你,免疫力弱,你的健康乃至生命就面临威胁。这就对我们管理自己的身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构筑好我们自己身体免疫系统的屏障,对我们每一个人来说,都是刻不容缓的大事。

免疫力如此重要,那免疫力到底是什么呢?

下面我们首先从五个方面来阐述健康与免疫力的关系:

一、免疫力到底是什么?

免疫力就是人体自身的防御机制,一方面它能识别和消灭外来侵入的任何异物,包括细菌和病毒。

一方面它能对内处理自身衰老、损伤、死亡和变异的细胞,包括病变细胞和病毒感染细胞等,简单来说,免疫力就是人体排除异己的能力。

二、免疫力低下会发生什么?

免疫力下降,人体会产生许多不适的感觉和体验,如头晕、心悸、心烦意乱,失眠多梦、疲惫无力等症状。但是到医院一检查,各项指标均属正常范围,不能诊断出什么疾病,这种状态就是亚健康状态,也叫第三状态“灰色状态”。

这是人体还没有发生器质性病变,而脏器功能降低引起的。它是人体处于健康和疾病之间的过渡。也可能是一些慢性疾病,如糖尿病、心脑血管病、癌症等疾病的前兆。

总之,免疫力下降,意味着人的健康会面临威胁,进一步可能发展成为疾病或重大疾病,给你或你的家庭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三、影响免疫力的因素有哪些?

影响免疫力最重要的四个因素:均衡的营养、适量的运动、充足的睡眠、乐观的心态。

1、营养合理,膳食均衡是维持人体健康的物质基础

据有关部门统计,我国有55%的人缺乏维生素A,而缺乏维生素A的人,消化道、呼吸道特别容易被细菌、病毒感染而发生腹泻和感冒,并且不易恢复。

我国80%的人群有不同程度的钙流失现象——缺钙,而缺钙容易使人感觉疲惫,易骨折,骨刺,老年人多发的椎间盘突出大多与缺钙有关。

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营养与食品研究生所长杨晓光博士说,“吃饭仅仅是满足蛋白质与热量,中国人普遍存在细胞潜饥饿,即缺乏各种微量营养元素与矿物质”。

而营养不均衡容易引发人体免疫力低下,进一步可能导致人体弱多病,影响工作与生活。

2、适量的运动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心血管病、糖尿病和肥胖的一个主要原因是缺乏体力劳动。

3、充足的睡眠

古人早出晚归,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本是顺应自然规律,而现代科技的发展完全打破了自然规律,大部分人熬夜成为一种常态,熬夜对身体有着极大的伤害,会造成生物钟紊乱,内分泌失调,水液失调,代谢紊乱等各种危害,最明显的外在表现就是细胞衰老。

4、乐观的心态。

不良的情绪和心态,会使人体的免疫能力下降,各脏腑功能紊乱。而乐观豁达情绪平和可使大脑处于安乐松弛状态,大脑是人体的司令部,它不乱,就指挥得宜,各脏腑功能就有条不紊,保持最佳状态,自身免疫力就提高,人就不容易生病。

总之,维护自己良好的免疫系统,就是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四、营养免疫学应运而生

时代发展到今天,生命也延续到今天,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人们对健康素质也开始有了更高的追求,于是,营养免疫学应运而生,成为一门新兴的学科。

营养免疫学的创始人是美籍华人陈昭妃博士,她揭开了人类疾病的奥秘,开启了营养决定健康的新时代:

人类生病的原因是什么?

人类生病的原因有两种:

精准免疫营养补充(营养免疫秘笈上)(2)

1、病毒和细菌感染

人类每天都天都在接触各种细菌和病毒,由于它们不断变异,因此许多病“无药可医”。

比如今年肆虐全球的“新冠肺炎”,正是因为它的不稳定性,才使得医学家们束手无策。

又如:艾滋病,到如今没有任何药物能够治疗,但是5%的人感染了艾滋病毒(HIV病毒)以后,他们没有任何症状产生。

依博拉病毒感染者,90%的人死亡,还有10%的人能抵抗它。

有些癌症病人被医生预言寿命只有三个月,但是几年以后,他们身上找不到癌细胞的存在。

而人体免疫系统就是最好的医生,它具有识别、屏障、吞噬、清除的作用。它可以制造出上亿种抗体和各种免疫细胞,有效地抗击病毒和细菌识别并歼灭外来物质,与各种细菌和病毒,以及传染病毒等抗衡。

当今医学界已证明,除遗传疾病与我们的免疫系统无关和天生免疫系统失调外,99%的疾病于免疫系统失调有关。

没有免疫系统,人的生命最多只能维持24—48小时,任何一粒灰尘足以致命。如果免疫系统健全的话,我们自身就能抵抗所有的疾病。

事实证明,人体自身的免疫系统比化学药物强的多,所以提升自身的免疫系统,才是我们真正得到健康的一把金钥匙。

2、营养不均衡,细胞潜饥饿

据有关部门统计,我国有55%的人缺乏维生素A,而缺乏维生素A的人,消化道、呼吸道特别容易被细菌、病毒感染而发生腹泻和感冒,并且不易恢复。

我国80%的人群有不同程度的钙流失现象——缺钙,而缺钙容易使人感觉疲惫,易骨折,骨刺,老年人多发的椎间盘突出大多与缺钙有关。

癌症患者体内往往缺少微量元素硒,高血压患者往往却B族维生素和矿物质钙,钾,镁,高血脂症和缺铁性贫血都是严重缺乏铁元素……

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营养与食品研究所所长杨晓光博士说:“吃饭仅仅是满足蛋白质与热量,中国人普遍存在营养不均衡,细胞潜饥饿,即缺乏各种微量营养元素与矿物质”。

而免疫系统的绝大部分功能依赖于营养,因此一旦营养失衡,免疫系统就会受到严重损害,并且任何一种营养素都缺乏与失衡,都会对免疫系统产生不利影响。

一个健全的免疫系统是任何药物所不能比拟的。保持免疫系统的功能的稳定和完整,是预防疾病的根本手段。

五、如何做到营养均衡,提升免疫系统功能呢?

精准免疫营养补充(营养免疫秘笈上)(3)

1、膳食合理,吃丰富多样的食物。

“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益精气”就是指让人吃多种多样的食物。

另外五色养五脏,这里说一下五色分别对应五脏和五行的颜色:肝属木对应青色、心属火对应红色、脾属土对应黄色、肺属金对应白色、肾属水对应黑色。

比如红色食物:红葡萄酒、苦瓜的红瓤等都是养心之宝;

黄色食物入脾经,比如松花粉,小米,南瓜等都有健脾益气的功效。

青色入肝经,比如青皮化肝郁,青梅有解酒毒,排肝毒,延缓衰老的功效。

白色入肺经,白萝卜有清肺化痰的功效,梨子,百合等润肺止咳,美容养颜

黑色入肾,肾主骨,其华在发,多吃黑色食物黑豆、黑芝麻等,有乌发的功效。

养生贵在顺时,贵在全面,贵在适度:

顺时就是吃应季的水果与蔬菜,就是遵循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原则,顺时而食。吃反季节的食物是不合天道,是逆时而行。

全面就是吃多种多样的食物,多种颜色的食物,多种味道的食物。关于食物的味道,我有专门的一本《五味养生秘籍》,需要可和我联系。

关于适度,一是我们要遵循物极必反,过犹不及的原则。二是要根据自己的体质,根据自己当下的身体状况适时调整,不可一概而论。

不管做任何事情,我们都要顺时而为,顺势而为。就像鬼谷子,他教育学生就是根据学生的本性,因材施教,因利势导。

2、除了合理膳食,还要合理补充营养素

目前不管是社会环境和国家意识,都在大力倡导我们做好自我的健康管理,国家早就提出“2030健康中国”,给了我们政策指引,特别现在“后疫情”时代,也使得我们不得不未雨绸缪。

而且现在的食品环境,人们越来越追求“速食”、“口腹之欲”,食物的污染愈发严峻,市场流通的包装食品就不说了,各种添加……

蔬菜,水果,粮食农药化肥残留严重,牲畜体内激素、药物残留超标,这些从源头来的各种毒素严重破坏了营养素的质量。

所以现在人们都吃得饱、吃得好,特别是有一些比较胖的人就说,我营养过剩了,这是一个误区,因为“胃”吃饱了,细胞却是“潜饥饿”状态,就是缺乏各种微量元素和矿物质 。

3、补充营养素需要遵循什么样的原则?

协同作用

——整体补充大于单一相加之和

目前已知人体必须的营养素大约200余种,随着时间的发展,我们对人体的复杂性以及营养学越来越深的了解,现在已知在各种必需营养物质之间,它们互相影响,协同在人体内发生着作用:

其一:只使用一种营养物质来治疗某种疾病是不现实的,比如,缺乏维生素B6、B12、叶酸、铁、锰、锌等都可能引起贫血症,其中铁和锌就存在协同作用,通常是两种都缺乏的状态。

补充其中一种营养素反而会加重另一种营养素的缺乏。由于锌是胎儿发育的关键营养物质之一,如果孕期使用过量的铁有可能对胎儿造成严重的伤害。

有一些营养物质离开了它的协同伙伴们就无法发挥作用。比如维生素B6只有转变成磷酸盐才能发挥作用,这项工作需要一种依靠锌辅助转化的酶才能完成。

如果患有锌缺乏症,要缓解经期综合症而服用维生素B6,可以同时增加锌的摄入,否则将毫无效果。

其二:桔子是完全食物,当我们吃桔子时,桔子里的维生素C具有生命结构,它的生物链是长链,能主动与人体细胞结合,为人体直接吸收;

当维生素C从桔子中提取出来做成维生素C药片时,它已经不是完全食物,因为它不具备生命结构,其生物链是断链,人体吸收时必须进行一个接链过程,先把它转化成有生命结构,才能被人体吸收,但是

在接链时,必需消耗铜和铁,也就是说,当我们吸收维生素C的时候,丢失了铜和铁,而补铜和铁时,又造成钙的丢失;在补钙时,又造成镁的丢失,无法达到平衡的目的。

研究发现:

第一、补充多种营养的方案相对于单独使用某一种营养物质可以更好地促进健康。

第二、完全食物具有生命结构,能与人体协调,为人体完全吸收。

协同原理是营养学倡导的一个基本原理,整体协同作用大于各部分的简单相加;天然的食物更有益于吸收,更有益于身体健康。

木桶原理

——补充营养素,均衡是关键

著名营养学家葛可佑教授在2001年的一个科学报告中用了通俗易懂的比喻——木桶原理。

一只木桶由诸多木板组成,其盛水量取决于一块最短的木板。如果你想盛满水,木板必须一样高,只要有一块是半截的,你只能装半桶水。

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物质,彼此关系密切。只有达到它们之间的平衡,其作用才能充分发挥,人体对各种营养素的吸收有着适宜的比例:

比如,维生素B1、B2、B6、需要符合1:1:1的比例,如果它们平衡了,它们的作用就能充分发挥,产生最大的效果。

否则,如果木板理论一样,其中一种营养素缺乏,其他的营养素充足,所有营养素还是不能充分发挥其作用。

总之,在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时,一定要充分遵循协同作用和木桶原理,如果单一补充,有可能适得其反。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