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察冀根据地抗日小英雄(定县抗日英雄传)

创建海陵独立团,“演马庄连”战功赫,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晋察冀根据地抗日小英雄?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晋察冀根据地抗日小英雄(定县抗日英雄传)

晋察冀根据地抗日小英雄

创建海陵独立团,“演马庄连”战功赫

据《江潮少将----“万岁军”“飞虎师”师长》记载:

抗日战争时期,江潮历任滨海军区独立旅1团营长、1团团长,山东军区海陵独立团团长,并参与开创了海陵革命根据地。关于江潮同志任海陵独立团团长一职,其实是和“友军面貌、党军实质”的独立旅的分崩离析、走向失败息息相关,也是我党慧眼识得人才、果断组织调整、寄大任于斯人的结果,更是江潮同志敢于担当、勇挑重任、思想强军的结果。

我们可以这么说,在“独立旅”大厦将倾之际,是江潮同志挽狂澜于既倒,发挥了中流砥柱的关键作用。他重建了海陵独立团,参与开创了海陵革命根据地,特别是他率部坚持反“蚕食”斗争,多次粉碎日、伪、顽联合进攻 ,使海陵抗日根据地得以开创和发展。1944年7月7日,独立团击溃“扫荡”的日伪军200余人,并在演马庄全歼日军1个小队,海陵独立团2连也被命名为著名的“演马庄连”。

江潮回忆说:1943年2月,江潮和张光在抗大学习结束,返回原单位。这时独立旅的情况已发生很大变化,旅长刘杰因伤残离职,副旅长李鸿谦因破坏减租减息运动民愤很大,害怕被群众打死而逃跑。独立旅的工作由管松涛、曲径领导,部队也由原来的2个团改编为3个大队,1大队队长张中,政委张翼;3大队队长孟冲,政委黄毅;4大队队长刘准,政委高辛。而张光则利用到各连巡视的机会,积极拉拢他的旧部,顽军杨步仁也利用张光爱人周惠进行策反。同年5月初,张光伪传各连外出执行任务,带领部队向沙河移动,并将3连连长武文斌、指导员张翼捆绑起来,堵住嘴拴在树上。特务连连长韩敏则借机拉走2个排,部队呈分崩离析。1连指导员徐炜、4连连长刘轲见形势不对,又未见旅部指示,将部队带回原地。后来旅部发觉部队异动后,派骑兵去追击,但已来不及了。因此,独立旅最后只剩下2个半连,由2000人的队伍剩下不足200人。教训是极深刻的,主要是党的领导薄弱,缺乏政治警惕性,致使坏人的阴谋得逞;其次,不善于地方工作,得不到地方政府与人民的支持,兵员也缺乏。总之,独立旅这种情况令人痛心不已。

7月31日,江潮正在准备去壮岗参观115师各部队军事比赛,滨海军区政委符竹庭派通信员找到江潮。江潮当即随通信员到军区司令部面见符竹庭政委,同时也见到管松涛和曲径同志。符政委明确地说:张光叛变,独立旅受到损失,管、曲二同志调动,你要回去重建部队。江潮听后开始一惊,后来想到自己是名共产党员,必须服从党组织的决定,当即表示同意回去。但请求帮助解决3个问题:一是公开“党军”身份,去掉统战面貌;二是从八路军调一批有经验的老同志,坚强部队的思想政治工作和组织建设;三是请军区解决干部调整问题。符政委同意了江潮的意见。

同年8月,党中央提出“精兵简政”,实行党、政、军一元化领导。23日,滨海军区政治部主任刘兴元到江潮部队参加整编工作,并召开“海陵独立团”成立大会。县委领导也参加了大会。刘兴元在大会上宣布,原独立旅番号撤销,改为中共海陵县委领导下的武装——海陵独立团。他要求全体党员、团员和广大指战员,一定要振作精神,把部队整顿好。接着,他宣布海陵独立团领导名单:团长江潮,政委由县委书记郑子久兼任,副政委唐青山(原6团教导员)兼任县委副书记。独立团同时也受滨海军区领导。

海陵独立团建立以后,在军区和县委统一领导下,加强思想政治工作,进行军事训练,充分发挥党组织以及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严格执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军政军民关系更加亲密融洽,战斗力迅速提高。从1944年元旦到春节,县委和团部相继召开拥军拥政大会,会后就有500多人参军。海陵独立团连队人员充实,指战员情绪高涨,求战出现高潮。1944年7月7日,独立团击溃“扫荡”的日伪军200余人,并在演马庄全歼日军1个小队,受到滨海军区的通报表扬。海陵独立团2连被命名为“演马庄连”,并确定7月7日为“海陵独立团战斗纪念日”。

2014年2月18日,新浪博客“鲁冰花茶园”刊发许炜的《打下大兴庄》一文。文章中说,海陵独立团1949年8月改编为山东人民解放军2师6团,即现在的38军113师339团。《打下大兴庄》的有关战斗回忆就在339团的史记中:1944年,鬼子汉奸在麦收季节抢粮没得到便宜,还受到很大的损失,就出动部队“扫荡”我海陵抗日根据地。为了粉碎敌人的阴谋,7月5日拂晓,我海陵独立团2连、3连包围了敌人的大兴庄据点。我广大指战员不怕疲劳,以神速的动作,只用一天的功夫,就把据点周围挖成了一圈铁链式的战壕。战士们逼近据点围墙外面的鹿砦,各连自己组织了特等射手,死死封锁各个炮楼枪眼。3连有个战士叫老庄三,能把手榴弹打六七十公分远(可能是六七十米远的笔误),有一次他将两颗手榴弹准确地扔进了炮楼的枪眼里。据点的伪军们吓得不敢露一下头,只能等我们瓮中捉鳖,但仍然企图等着鬼子来救他们。5日的晚上,我2连、3连向据点展开政治攻势:“喂!伪军弟兄们,投降不杀。你们是中国人,鬼子快完蛋了……”战士们还把团里的一门82式迫击炮改装成平射炮,用马拉着绕着据点转了几圈,并告诉伪军们再不投降就要开炮了。伪军们被“大炮”吓坏了,其中队长恳求我们给点时间考虑考虑,反正是也跑不了。围攻的部队经过研究,答应了这个请求,战场暂时沉静了下来。附近的老大娘和妇女们送来了鸡蛋和各种慰问品,连小学生也提着篮子来了。鸡蛋上写着“打下大兴庄”,“多捉俘虏多缴枪”,有的还画了画。团首长、县领导也来了。指战员深受感动,纷纷表决心,坚决打下大兴庄!第二天早晨,从赣榆和沙河凑齐的鬼子、伪军300余人来增援了,妄图对我来个反包围。但是被我早已准备好的1连截住了,出敌不意发起攻击,打得敌人惊慌失措。日本鬼子把“皇军”的威风抛掉,和伪军们展开了逃窜大竞赛,只恨爹娘少给了两条腿,风声鹤唳、草木皆兵地逃窜回了沙河。在打援的同时,围攻部队也对大兴庄据点展开了攻势,“平射炮”开炮了,再加一阵手榴弹的轰炸,把据点围墙炸开了几个大口子,把炮楼也给炸毁了。2连、3连的勇士们越过围墙,冲进据点内与敌人展开激战,把惊慌失措的敌人压缩至堡垒内,连自己的家属和孩子也顾不上了。翌日黄昏,我海陵独立团全部占领了该据点,大兴庄至此胜利解放。

2019年6月10日,今日头条刊发了“红星故事”——《在英雄的独立团“演马战斗模范连”的岁月》,文章对我攻打大兴庄进行了详细介绍。文章说,1944年7月初,为了以实际行动纪念党的生日,向抗战七周年献礼,海陵独立团决定攻东北边沿的大兴庄敌据点。文章介绍的此次战斗过程与上文差不多,但对战斗结果做了详细介绍:在打援的同时,2连、3连加强攻势,据点里的伪军眼看支撑不住。这时,内线郁发志等乘机带动伪军扔下武器,并打开大门。独立团战士一拥而进占领据点,伤军大队长陆宪君、小队长刘春方、杨文之等六七十人做了俘虏,我军拔除了大兴庄据点。但是,7月7日拂晓,青口的日伪军300多人又来报复,我独立团事先早有安排,4连予以迎头痛击;战斗一打响,1、2、3连立即跑步抄敌后路。日伪军遭一阵猛打,死伤惨重,又见后路被切,急忙调头回窜。伪军们逃得最快,大部分跑出了包围圈,但一个小队日寇终于被我军卡住。日本鬼子撤进了小演马庄,凭村落顽抗。独立团5连立即包围住小演马庄,2连、3连发起攻击,2连2排战士翻过围墙与鬼子展开肉搏。鬼子被逼进一个小院子,爬上一个土炮楼,仍做困兽之斗。于是2连战士采用秫桔点火攻击,又用迫击炮轰,把鬼子从炮楼上轰下来,钻进一个大碾房(即场屋)。3排排长胡光率领突击队冲进大屋,再次拼上刺刀,很快结束战斗。日寇一个小队21人,除2名被生俘外,其余全部被消灭。这次战斗,连续作战三天,拔除了大兴庄据点,还消灭日军一个小队20多人,伪军300多人,缴获日寇机枪2挺。这说明海陵独立团的战斗力有很大提高,已经可以正面和较大规模的日伪军较量,并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战斗结束后不久,海陵县军民在山东涝枝召开庆功大会,表扬参战有功人员。滨海军区通令嘉奖,并授予独立团2连“演马战斗模范连”光荣称号,授予4连1排邵士佃“战斗英雄”称号。从此,海陵独立团威名大震,斗志更旺。

另据头条百科《滨海区1944年反扫荡作战》一文介绍:滨海区1944年反扫荡作战,是指1944年(民国三十三年)8月,八路军山东军区部队在山东省滨海地区对日伪军的反扫荡作战。1944年8月,日军以第59师团之第53、第54旅团各2个大队、独立步兵第1旅团、独立第5混成旅团、第65师团各一部及伪军吴化文、荣子恒、李永平部,共1万余人,配以军舰3艘、汽艇10余只,在第59师团长细川忠康直接指挥下,由临沂、莒县、日照、赣榆等地分13路扫荡滨海地区,企图合击八路军山东军区指挥机关。21日,日军向滨海中心区分点合击,至22日先后合击十字路、三界首、坪上、碑廓、黑林各点,由于八路军山东军区等机关已转至外线,合击均扑空。23日,日伪军开始清剿剔抉,掠夺物资、牲畜,抓壮丁。八路军主力兵团除在外线打击日伪军外,适时以有力一部挺进内线,在民兵和群众的配合下,向日伪军进行反清剿斗争。八路军海陵独立团在郯城以南的陈庄与日伪军激战竟夜,歼日伪100余人。至29日,日伪军分路撤退,反扫荡遂告结束。是为海陵独立团“陈庄歼灭战”。

同年11月,海陵独立团扩编为滨海独立1团,下属1、3两个营。团长江潮,政委唐青山,副团长于似虎,参谋长梁松龄,政治主任朱生坚。1营营长蒋德福,教导员张立洪,副教导员单克;3营营长万水生,教导员于辉。至此,我们可以梳理出海陵独立团的历史沿革;

据原独立旅参谋长管松涛之子管沈华介绍,57军独立旅的前身是东北军112师地下党员江潮率领起义的667团1连和3连。该部起义后被编为57军补充团,成为“友军面貌、党军实质”的党领导下的抗日武装。1941年扩编为独立旅,1943年8月改编为海陵独立团。抗战胜利后开赴东北,改编为东北民主联军第1纵队第2师第6团、东北野战军第1纵队第2师第6团。1948年11月改番号为第38军第113师第

339团,至今仍在解放军战斗序列中(据连云港市革命纪念馆于2018年10月5日刊发的《原57军独立旅、海陵独立团革命后代来馆追寻父辈足迹》一文)。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