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岁小孩跟家长吵架(沈阳9岁男孩跟妈妈吵架不幸遇难)

前段时间的一个新闻牵动了很多人的心。

沈阳9岁男孩阳阳在学校犯了错误,妈妈在家对他进行批评教育时与妈妈产生争执,因为不服于妈妈的管教,一气之下离家出走。在失踪了整整40个小时后,于沈阳浑河水域里打捞到了他的尸体。看到这个新闻,不少人为之唏嘘伤心,同时也让很多家庭乃至整个社会陷入了反思。

8岁小孩跟家长吵架(沈阳9岁男孩跟妈妈吵架不幸遇难)(1)

说实话,作为两个孩子的妈妈,往往听不得这样的新闻,我们从这个事件中不难看出,悲剧的发生正是孩子的逆反心理导致的。

8岁小孩跟家长吵架(沈阳9岁男孩跟妈妈吵架不幸遇难)(2)

那么,何为孩子的逆反心理?孩子逆反时,家长到底应该怎么应对呢?

逆反心理是人对事物的一种不正常的反感情绪,而对于孩子而言,逆反心理是在遭受挫折、感受到强烈不满时表现出来的一种反抗态度。尤其是青少年15岁的时候,常常出现逆反心理,如你让他向东,他偏向西;你让他做,他偏不做;你不让他做。心理学家把青少年在这段时期此类特别的心理变化统称为“十五岁现象”。近几年来,有心理学家发现,“十五岁现象”已悄悄提前了,十二三岁是一个高峰期。

8岁小孩跟家长吵架(沈阳9岁男孩跟妈妈吵架不幸遇难)(3)

8岁小孩跟家长吵架(沈阳9岁男孩跟妈妈吵架不幸遇难)(4)

那么我们作为父母,如何提前判断孩子的心理变化呢?

如果孩子有以下行为表现,家长们就要注意了,这可能正是孩子的逆反心理在“作怪”:

1. 在明知正确合理的教育下跟老师、家长“唱反调”,不肯听从老师和家长的教育劝说,非常任性,经常强词夺理。甚至当面对惩罚手段时,他们的情绪会变得激进对立。

2. 对老师和家长不满意时,会做出一些消极的行为,故意惹家长和老师生气,并且事后毫无悔意甚至变本加厉。

3. 有的好学生突然一反常态,学习成绩下降,意志变得消沉,失去了对理想追求的动力,不愿学习,甚至出现逃课、逃学的行为。

4. 容易对任何事物倾向于批判态度。常常对不良倾向持认同情感,漠视任何组织纪律和社会法规,严重时会做出违法乱纪的行为。

8岁小孩跟家长吵架(沈阳9岁男孩跟妈妈吵架不幸遇难)(5)

心理学上将逆反心理分为理智型(能控制自己情绪)、情绪型(自我调节能力差)、冲动型(控制不住自己的行为)、消极型(逃避退缩)、攻击型(言行要超越对方)。

不难看出,“沈阳遇难男孩”阳阳就属于冲动型逆反心理,这类孩子不服从家长和老师的管教,在与家长发生冲突时,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言行,甚至做出一些伤害自身或周围的人事情,虽这类孩子事后会有不同程度的反省,但一旦产生严重的后果,后悔也来不及了。

阳阳,这个年仅9岁的小男孩失去了自己的生命,而他的父母可能永远在自责和懊悔中度过。

8岁小孩跟家长吵架(沈阳9岁男孩跟妈妈吵架不幸遇难)(6)

8岁小孩跟家长吵架(沈阳9岁男孩跟妈妈吵架不幸遇难)(7)

那么,逆反心理到底是如何产生的呢?

其实,孩子逆反心理的形成是孩子成长发育的过程和所处的环境相互交互的结果。

对于孩子自身来说,他们是具有强烈自尊心的群体,总希望得到周围人的重视和赏识,如果这种心理长时间得不到满足,心理不断受挫,就有可能产生逆反心理。比如有的家长总是喜欢拿自己的孩子跟别人的比,常常把“人家xxx考了多少分,你才多少分”“你们班xxx这次前进了好几名,怎么你就提高不了”“别人读一遍就记住了,你怎么都记不住”......当“笨”“傻”这些话频繁出现在孩子的生活中时,孩子会渐渐失去自信,自尊心会受到伤害。

8岁小孩跟家长吵架(沈阳9岁男孩跟妈妈吵架不幸遇难)(8)

而有些孩子的逆反心理是由于好奇心的驱使而产生的。孩子对于未知的事物具有好奇心,偏要做不让知道的事他偏想知道,禁止看的书籍、电影偏要去看一看,往往事情越是有阻挡,对孩子而言就越有吸引力、诱惑力。也有部分孩子性格较为内向孤僻、任性执拗,常以自我为中心,爱耍小脾气,不能听取别人的意见,常常拒绝帮助。

此外,青春期的生理、心理变化是产生逆反心理的主观原因。尤其对于初中的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进入青春期后,由于生理上的发育趋于成熟,使他们的独立意识和自我意识开始不断增强,他们希望自己能够得到像成年人一样得到尊重,急于向大家展示自己的“个性”和“非凡”,于是就渐渐出现了脱离成人的倾向。对于孩子而言,他们从小学生活突然过渡到紧张的中学生活中,升学的压力和同学关系、师生关系的处理会让这种逆反心理表现的更为突出。

8岁小孩跟家长吵架(沈阳9岁男孩跟妈妈吵架不幸遇难)(9)

而家庭中父母对子女过于溺爱或过于专制也是孩子出现逆反心理的一个关键因素。有的家长不能很好地掌握孩子成长中的心理变化,把即将步入或已经步入青春期的孩子当小孩看待,生活中的日常琐事都要插手,甚至于十几岁了家长还会亲自穿衣、喂饭,长此以往,会让孩子产生不满和反感。

还有些家长在教育理念上存在误区,期望值太高,“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情况比比皆是,不断让孩子参加这样或那样的辅导班,这样做的结果往往是只注重了智力的培养,而忽略了孩子的兴趣爱好和精神世界,这样的孩子会产生极大的心理压力,甚至于渐渐失去信心,反其道而行之,产生逆反心理和行为。

8岁小孩跟家长吵架(沈阳9岁男孩跟妈妈吵架不幸遇难)(10)

另外,单亲家庭或留守的孩子往往被寄养在亲戚家,或有父、母单方面抚养,这样的教育环境存在缺陷,孩子的性格和习惯会出现偏差,也就更容易产生逆反心理。有研究表明,近三年单亲家庭子女犯罪的案件分别占这三年少年刑事案件的44%、51%和53%。

事实上,作为家长的我们不用过于焦虑,逆反心理是一种暂时的心理现象,避免这种心理现象的出现也不难。

8岁小孩跟家长吵架(沈阳9岁男孩跟妈妈吵架不幸遇难)(11)

首先,家长对待孩子的态度要灵活。

在家庭教育中,家长要学会放弃自己执着的思路,从不同的角度观察、体会和对待孩子,要认识到自己的思路方法也不一定全部正确。有这样一个家长值得我们学习。

琳琳妈妈在辅导琳琳作业时,有道题是这样的:让学生对推土机、挖掘机、搅拌机、飞机、汽车、电动车进行分类,原 本来琳琳妈妈认为的“标准答案”是:推土机、挖掘机、搅拌机是工程机械,其余是非工程机械。

可琳琳却有不同的意见:“妈妈,我觉得飞机是天上飞的,其他是地上跑的。”琳琳妈妈听后一愣,没有急于告诉她“标准答案”,而是耐心地继续追问琳琳还有其他分法吗。

8岁小孩跟家长吵架(沈阳9岁男孩跟妈妈吵架不幸遇难)(12)

琳琳想了一想说:“电动车是用电的,其余是用油的。”“还有,还有......”没等妈妈说话,琳琳又说,“搅拌机是停在地上的,其余是运动的;推土机、挖掘机有履带,飞机、电车、汽车有轮胎,搅拌机这两样都没有......”琳琳妈妈越听越惊喜,她帮助琳琳把这些答案都写了出来,并写清楚了这样分的原因。

第二天,琳琳的作业得到了老师的表扬。从此以后,她学习的欲望就更强了,也更愿意把生活中的事情跟妈妈分享。

这个时候,倘若家长一味坚持己见,否定孩子的想法,孩子很有可能会对家长不服气,产生逆反心理,进而影响到其他事情上去。

8岁小孩跟家长吵架(沈阳9岁男孩跟妈妈吵架不幸遇难)(13)

其次,家长要学会冷处理的方法。

当孩子出现逆反心理的时候,假如家长产生不满和急躁的情绪,那么孩子的逆反心理会更加严重。此时,家长要善于控制和提醒自己,不要与孩子产生正面冲突,要用成年人的成熟和冷静控制制事情的发展。

比如在与孩子发生冲突时,可以采用冷处理的方法,让孩子的情绪先稳定下来,把事情丢在一边先不提,之后在生活上关心他们,经常与他们谈心、交流,先取得孩子的信任,让孩子觉得你尊重他们,慢慢使他们对家长的隔阂和对抗心理消除,当他们乐于接受教育和劝导时,再针对之前的问题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和不良行为。这样,孩子的逆反心理就自然而然地消失了。

8岁小孩跟家长吵架(沈阳9岁男孩跟妈妈吵架不幸遇难)(14)

最后,要“放低姿态”尝试深入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

在中国的传统教育里,有一句经常提到的古话“百善孝为先”然而,很多父母却曲解了“孝”的真意,而将“孝顺”解释为只有“顺”,持有这种理念的父母在家庭教育中是强势和专制的,他们很少去站在孩子的角度看问题,他们会否定孩子的一些想法、原则和处事行为,给孩子的这些东西打上“错误”、“不允许”的标签,甚至要求子女对自己言听计从。

8岁小孩跟家长吵架(沈阳9岁男孩跟妈妈吵架不幸遇难)(15)

家长应该尝试放下自己的“一家之主”的架子,实现父母角色的转变,成为孩子生活中的老师、朋友,甚至在某些方面向孩子学习,尝试在家庭教育中建立一个平等对话的平台,让孩子说自己想说,做自己能做。

最后,希望家长朋友们能重视家庭教育,重视孩子的心理世界做好孩子们的第一任老师也是一生的老师。

图片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8岁小孩跟家长吵架(沈阳9岁男孩跟妈妈吵架不幸遇难)(16)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