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声探路花招关卡(回声序曲展)

孙大肆 回声策划组

与位于上海市最繁华路段之一的南京西路边上的“回声”序曲展主展场MoCA艺术亭台的玻璃房大不同,“回声”序曲展副展场“闲下来合作社”选在长宁区一个普通居民小区的地下空间。

直到走到这个地下空间的入口之前,我都一直在怀疑这是个什么地方,这样一个普通小区里能有一个怎样有意思的场所呢?

回声探路花招关卡(回声序曲展)(1)

本文图片均为 孙大肆 摄

发现墙侧的导语时,我一下子提起了兴致——这样明快的色彩,配搭着实用又简明的设计,从第一印象告诉你,这个空间是为这个社区量身打造的,“Just do nothing”的标语,或许暗示着这里不是一个功利的地方。

这是一个由战时防空洞改造的空间。在出入口的坡道上,一位阿姨抱着她看护的婴孩从下面慢慢走上来,不问我们是干什么的,也不打算阻止我们进入。

回声探路花招关卡(回声序曲展)(2)

走下坡道,一边是与社区的功能相连的A区,一边是分包给创作者的空间的B区,“地下”的感觉非常贴合当今独立艺术的现状。

回声探路花招关卡(回声序曲展)(3)

回声探路花招关卡(回声序曲展)(4)

A区里有阿姨驿站、看点书吧、特殊人士经营的咖啡店、小小服装店、自习室,等等。每个空间虽然都不大,但都贴合主题且实用。我们看见几位保姆阿姨在热饭、吃饭,这里不是一个只有名字和概念的空间,人们正在尝试使用它。

回声探路花招关卡(回声序曲展)(5)

B区“众创中心”的尽头,是一个“洞中洞”,更深的地下,更深的防空洞,也就是“回声”序曲展副展场所在地,传说中的“B区隧道”。

回声探路花招关卡(回声序曲展)(6)

回声探路花招关卡(回声序曲展)(7)

这里有一个比想象中更漆黑深邃的隧道在等着你。当我身处绝对的黑暗和深邃的隧道之中,从喉咙里发出声响,一种在城市里久违的现象发生了——这里有着非常好的回声声场,是那种我平时只能通过音乐软件或效果器才能听到的“Room Reverb”——空间回响。我当即非常想在这里做声音展示和交流,于是有了这次的“杳有音信”的想法。

具体的呈现会是什么样的?届时请带上你想对“深邃的空洞”说的话来参与吧。

回声探路花招关卡(回声序曲展)(8)

杳有音信/CALL & RESPONSE

时间:2021年6月13日 下午4-5点

地点:“闲下来合作社”B区隧道(上海市长宁区仙霞路700号25前地下防空洞B区尽头)

动机与实践:孙大肆&神炁现形

回声探路花招关卡(回声序曲展)(9)

孙大肆,独立音乐人/艺术家,剧场表演者。

2011年,开始作为独立音乐人的实践,2013年开始跨界尝试,2015年开始剧场探索。

2020年,创立艺术实践小组“神炁现形”。

回声探路花招关卡(回声序曲展)(10)

“神炁现形”是上海的一个艺术小组,由孙大肆和张丽华担任总干事,及一些荣誉成员提供精神和其他方面的支持。

“回声”序曲展往期活动回顾:里音外合

5月21日,音乐人孙大肆携神炁现形小组为“回声”序曲展带来第一场音乐活动:里音外合。在《回声:来自自然与城市的问候》序曲展主展场——MoCA(上海当代艺术馆)艺术亭台,神炁现形小组现场收集路人和参与者想对这座城市说的话,经过大肆手中的键盘和放大器,一遍遍回荡在玻璃屋的空气中,也回荡在每一位听众的耳边:

“我看到很多行色匆匆的人

看到很多身材姣好,面容精致的人

我看到很多人生活在众多的注视之下

我希望大家可以活得轻松一点

这个城市还有回声吗”

“我来到这座城市

喜欢这座城市

也迷失在这座城市”

“对上海的雨妥协了”

“我是一个来自外地的‘乡巴佬’

其实我对这个城市没有太多的反感

有很多精彩的故事在这个城市里发生过

有很多历史人物我非常地敬仰

他们在我的青春期有很多宝贵的滋养

这些名字我觉得可以记忆很久

蔡楚生 阮玲玉 周旋 赵丹 宋美龄 杜月笙 鲁迅 张爱玲 陈蝶衣

明星影业公司 百代唱片公司

那么多繁华的岁月里 我希望以后还有机会可以再梦见他们

希望这个城市有不断的精彩的故事发生”

“这座城市

想说话的人有很多

观望的人也有很多

但是大家似乎都被裹得太紧

好像少了一个恰巧的裂缝”

“上海弗是(不是)会讲上海闲话的人的上海

而是有能力的人的上海”(普通话和沪语各一遍)

“费命,上海这个地方费命

要想在这个地方生存

你必须命得长点

要不然挡不住”

“决定在离开这座城市前

好好跟她说一声再见”

“在上海睡个好觉”

回声探路花招关卡(回声序曲展)(11)

03:01

里音外合:你想对这城市说些什么 拍摄:笛德候文化实验室 剪辑:陈菱怡(03:01)

有人刚来,有人要走。不同参与者之间,彼此的声音交织,形成一座城市的回声。我们仿佛从他人口中听到了自己想发出的声音,或从话语的间隙、纯粹的鼓点中听到了某种等待已久的回应。

6月13日,欢迎来隧道尽头,你想说的话不会没有回声。

关于《回声:来自自然与城市的问候》序曲展

《回声:来自自然与城市的问候》展览计划源自瑞士伯尔尼山岳博物馆(Swiss Alpine Museum, Bern)2019年的《回声:山以声音回应》(Echo: The Mountain Calls Back)展览。由中、瑞合作的《回声:来自自然与城市的问候》策划团队以瑞士回声展的策展架构为基础,将回声展延展至国内,以序曲展的形式首发,令国内的回声、与瑞士的回声发生共鸣。序曲展共展出十六件音频作品。瑞士作品的部分以声音艺术家克里斯蒂安・赞德(Christian Zehnder)的作品构成;国内参展作品,主要取样自回声展先导活动、也是由主办方之一澎湃新闻于2021年共同策划的“回声地图”公开征集的成果,另有部分为邀请展出。

回声探路花招关卡(回声序曲展)(12)

展期:2021年4月25日(周日)至2021年6月6日(周日)(副场地延展至6月20日)

主场地:上海当代艺术馆艺术亭台 MoCA Pavilion(南京西路215号人民公园七号门。开放时间:周一至周日10:00-21:00)

副场地:“闲下来合作社”B区隧道(上海长宁区仙霞路700弄25号前地下防空洞。开放时间:周二至周日10:00-20:00。)

责任编辑:沈健文

校对:张艳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