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城市之环在哪里(40年前一环还未形成)
上世纪80年代的成都市区交通简图
崔老和他提供的1978年双流机场航空测绘图
如今成都已有了六环地图
70年代的锦江宾馆
“猛追湾在城市的边上,青羊宫在城市的边上,锦江宾馆在城市的边上,万福桥也在城市的边上……”你能想象吗?这就是40年前成都的城市规模了。年逾古稀的崔耀宇,经历和见证了改革开放40年来成都的巨变。作为老一代测绘人,他说,1978年的成都,不但没有二环路,就连一环路也还没有形成封闭环线,城市看上去没有给人有多气派、多现代的感觉。“现如今,成都已经有六环了!除了北京外,我们国家还没有第三个拥有六环的城市。这40年来,成都发展很快、变化很大!”
谈往昔
以前过金马河要坐渡船
一环路还没有形成封闭环线
11月2日,天府早报记者在成都市解放路一段的一社区活动室见到了崔耀宇,年满77岁的催老精神矍铄,和蔼可亲。“要我说40年来成都的变化,我就是一个亲历者和见证者。”催老告诉记者,1965年,他就从总参测绘局的测绘部队调到了成都部队从事军事测绘工作。1978年,他转业到四川省测绘局从事国民经济建设的测绘工作。
崔老回忆,他刚从北京调来成都的那一年,是只身坐火车来的。“当时的火车北站就是一个简简单单的小车站,周围没有单位,也没有厂矿。从火车北站一路到万福桥,那都是农田。当时我们在温江有一个部队营房,每次去温江过金马河要坐渡船,公共汽车是要坐渡船的哦!”
到1978年,成都不但还没有二环路,就连一环路都还没有形成封闭环线。“当时成都给我的印象是,这座城市和内地其它城市都差不多,城市规模很小。”崔老用手比划着说,“猛追湾在城市的边上,青羊宫在城市的边上,锦江宾馆在城市的边上,万福桥也在城市的边上。你现在在地图上找到这东西南北上的几个点,就清楚当时的成都有多小。”除此之外,在改革开放的初期,成都高层建筑也没有,在他的记忆中,锦江宾馆就算是最高、最好的建筑了。
谈变化
现在成都已经有了六环路
路宽了密了城市路网结构较合理
崔老坦言,成都城市的瞬息万变还真是都在改革开放以后!“成都一环从闭环到扩宽成双向四车道,再到双向六车道;成都二环从东半环率先通车到西半环建成形成闭环通车,从地面二环再到高架二环;成都三环从上世纪90年代开建到后来的开通……这些都让我感受到这座城市的发展与活力。”
去年5月,成都市政府对环路命名方案做了批复,原则同意将绕城高速、成环路、第二绕城高速分别命名为四环路、五环路、六环路的命名方案。今年8月,成都第一张《成都市六环地图》出炉并发行。“成都都已经有六环了!除了北京外,我们国家还没有第三个拥有六环的城市,这也可以看出,这40年来,成都发展很快、变化很大!”
崔老说,成都的变化和许多城市最不一样的地方就是路更宽,路网更密,城市路网结构较合理,这都离不开测绘服务。“测绘的覆盖面很广、很细,包括水利、交通、铁路、民航、煤炭、航运、冶金、森林、草原、农业、旅游等方方面面。”他告诉天府早报记者,“一座城市的结构如何发展,和我们的测绘息息相关。公路能不能扩宽、规划合不合理等,我们测绘数据都是一个前期的参考。”
谈测绘
传统测绘耗时耗力
现在技术领域做到世界前列
“测绘的保障和服务是很重要的。要说测绘和建设的关系,测绘就是为建设提供保障,没有基础测绘就没有办法做工程、做具体的建设。”
作为老一代测绘人,崔老还向天府早报记者回溯了一段他改革开放初期的测绘工作经历。“上世纪70年代,我们在测绘的时候,就涉及到了双流机场,当时的机场规模非常小,只有一条跑道而且还很短。”即使规模很小,要做好精确的测绘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做控制点、搭三脚架、插测旗,打木桩等传统的工序一个都不能少,除了基线测量、三角测量外,天文测量算是很高档的了,但也必须投入人力并且背负很重的测量仪器到相应的点位上守点,劳动强度大、体力消耗大、人力投入大。”崔老强调,“并且,稍微高端一点的测量仪器,当时国产解决不了,都要从国外进口。”
但令崔老感慨的是,经过40年的发展,现在我们的测量仪器几乎都可以自己解决,测量手段也可以与国际媲美,测量的技术领域也做到了世界前列,距测绘强国很近了。“我们的北斗卫星更方便地解决控制定位、提供影像资料,无人机摄影、航空摄影的使用,以及数字化、互联网的渗透,让测绘工作更省力更省时,并且更精确了。”
谈民生
天地图·四川2018版年初发布
市民可定制“私家地图”
如今崔老年逾古稀,已退出了一线测绘的工作,但对四川的测绘地理信息工作始终做到心中有数。据了解,今年3月,由四川省测绘地理信息局主导的天地图·四川2018版正式发布,可为全省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社会公众提供权威、标准、统一的在线地理信息综合服务。
崔老介绍,早在2007 年,天地图·四川就起步建设,于2011年正式开通运行,至今已改版升级到了第六版。
目前,天地图·四川已向多个部门提供了丰富权威的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共享资源,并向全省发布了四川省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山、水、林、田、湖、草路、桥屋等一图尽视,形成了全省地理信息数据资源一张图应用。
天地图·四川在立足服务政府的同时,根据公众需求,着重改进便民地理信息服务模式,全面提升满足群众日常生活中对地理信息需求的能力,向社会公众提供了地图浏览、位置导航、路径查询、地名搜索、专题服务等多种地理信息服务。市民可以根据自己需求定制清晰的“私家地图”。在四川,“好吃客”“香香嘴”寻觅美食再也不怕巷子深,通过手机版天地图·四川进行定位,打开“附近”按钮,就可以发现搜索范围内所有的哪怕是隐藏在街头巷尾的“苍蝇馆子”。
人物名片
崔耀宇,在测绘行业已是一个响当当的人物了,作为老一代测绘人,他发明的“悬臂式立体镜”和与其配套的“合式航片夹”,均获得国家专利。该产品可广泛应用于地形测绘、土壤普查、资源调查、地质、铁路、公路、森林及军事测绘和科研教育等领域。另外,曾兼任四川省土地资源调查技术指导组成员,担任《四川省志·测绘志》副主编,所编测绘志52万字,获四川省社会科学界优秀科研成果奖。
来源:四川在线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