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州大秧歌表演 朔州秧歌戏广场舞的先驱
朔州秧歌戏是流行于以朔州为中心的晋北和内蒙古的部分地区的一种戏曲剧种,也是一种融拳术、舞蹈、戏曲为一体的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街头广场艺术。
朔州秧歌戏由踢鼓秧歌和小秧歌演变而成。踢鼓秧歌最初只是表演拳术,后逐渐舞蹈化;小秧歌专以歌唱娱人。因为二者常常在一起演出,于是就形成了土滩秧歌。土摊秧歌可以组织较大规模的队伍于街巷进行过街演出,也可以登堂入室进行进院演出。过街演出时多是变化队形的大场面,进院演出多是在锣鼓声中唱一些应时应景的祝贺性的喜歌。逐渐地,土摊秧歌出现了一些有简单故事情节的固定剧目,音乐上逐渐走向专曲专用,形成固定的曲子,在表演上也积累下诸如“戴宗三亮式”、“腾空旋风”、“大小控步”、“一字四品步”、“兔儿旋窝”等固定程式。清朝初年,随着土摊秧歌的发展和创新,各村各地涌现出不少深受群众欢迎的秧歌艺人,一种新的组织形式“攒合班子”出现了。这种班社把有名望的秧歌艺人聚合起来,用鼓板按节、丝竹随腔,离开土摊,登上舞台。经过漫长历史的孕育,朔州土地上终于形成了自己的戏曲剧种——大秧歌。
传统的朔州秧歌主要反映的是北宋末年农民起义军梁山泊英雄惩恶济善、除暴安良、刺探情报、劫狱救友的故事。朔州秧歌主要是在节庆、贺生、祝寿、筵宾、还愿等民俗活动中表演。男角称“踢鼓子”,女角称“拉花”,成对表演,多扮成《水浒》中的人物,表演粗犷奔放。有入户拜年、广场表演、进院祝拜、坐灯官、压街镇邪、烧香祭风、灯场游园、旋旺火、接下程等一系列程式。表演分子场、小场子和过街场,各有自己的表演形式。
小演唱秧歌亦称小秧歌,演唱曲调融合了社火曲牌、庙堂音乐和民歌小调等,以歌为主,以舞为辅,往往和踢鼓秧歌交叉进行,活动多在街头、广场、院落,常常演出一些小剧目、选场选段或整本戏。
朔州大秧歌高手辈出。上世纪50年代有周元(须生),他唱腔圆润、韵味淳厚。上世纪60年代有白俊英(工青衣),她口劲好、吐字清、唱念俱见功夫。老艺人张元业,小名元顺,艺名元顺旦,曾拜薛宏、常海为师,20岁时随师住秧歌班社学唱,后被朔州、应县、内蒙古等地区的很多秧歌班社聘为青衣演员,以扮演《夜宿花亭》中的张美英、《明公断》中的秦香莲、《断桥》中的青蛇闻名。从1953年新乐剧团到1956年朔县大秧歌剧团成立,他一直担任青衣演员,并教出白俊英等十几位女徒弟。当地百姓有“看看元顺旦,三天不吃饭”的说法。其子张福自幼随父学艺,精通敲、打、吹、拉、弹、唱各种技艺,培训出秧歌艺术人才100多人,是朔州大秧歌优秀的传承人。
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朔州秧歌遭到严重破坏。解放后,分散四处的艺人自愿组合,集中起来走村串镇演出,朔州大秧歌进入了昌盛时期,剧目除演传统的出、会、本戏以外,还演出移植剧目。1953年国家委派有关人员协助选拔技艺较高的艺人,组织起一个规模大、艺术水平高的戏班——朔县新乐剧团,成为大秧歌第一个有组织的演出团体。1956年,这个剧团正式改名为朔县大秧歌剧团,招收了第一批女演员,行当再次扩大。1966年剧团被迫停演,第二年解散,艺人返乡,一直到1970年剧团恢复,艺人们再次回团,重整旗鼓,招收了第三批学员,并在全县成立了21个业余秧歌剧团。“文革”结束后,戏曲获得新生,1977年历史剧重返舞台,1979年文化部艺术研究院为朔州大秧歌传统戏《泥窑》录像。上世纪80年代,百姓对看戏的渴望继续刺激着民间小戏的演出市场,朔州大秧歌再度焕发出勃勃生机,但进入上世纪90年代后,朔州大秧歌受到了多方面的挑战,面临严重的生存问题。
目前,由于创编人员匮乏、优秀演员流失、没有固定的排练场所、经费严重短缺等原因,大秧歌剧团只能参加一些公益演出或社会活动,面临举步维艰的尴尬境地。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