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腹生孩子有多痛(生个孩子到底有多难)

10年,4次剖腹产,值么?33岁,10年,4次剖腹产,第4次,险些送命,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剖腹生孩子有多痛?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剖腹生孩子有多痛(生个孩子到底有多难)

剖腹生孩子有多痛

10年,4次剖腹产,值么?

33岁,10年,4次剖腹产,第4次,险些送命。

到底是什么执念?

这位特殊的孕妇,让整个产科都高度紧张。

第4次临盆在即,可严重的疤痕子宫,盆腔腹腔粘连非常严重,她能否安全走下手术台,所有医生都捏着一把汗。

我们都知道,剖腹产的间隔时间,医生的建议是2年。

可她距离上次手术,还不到2年,身体各方面都没调养好,危险系数更高。

果不其然,产前她腹痛剧烈,医生怀疑有疤痕破裂的风险。

这是个危险的信号!一旦子宫破裂,大人孩子可能都保不住。

各个科室云集,保障这台高难度的手术,但是手术过程中,医生还是惊到了。

“她的子宫疤痕处已经薄的像纸,仅剩一层薄薄的浆膜层,透过浆膜层可以清楚看到胎儿的头发和四肢,稍有不慎,就有可能损伤到她的肠管和膀胱。”

万幸的是,经过医生小心翼翼2个小时的分离,终于母女平安。

心有余悸的医生,录下一段视频提醒产妇:

“无论是为了什么,都要注意避孕,短时间内频繁的剖宫产,对于母亲和孩子来说,都是一场赌命的行为。”

可惜,这样的好意,不是每个人都能懂。

知道又是一个女儿后,产妇大哭了一场,问了句还能生么?家属表情凝重,没有一点喜悦。

这样的结局,让网友心疼里带着恨:

“可惜,又是母女平安”

“生孩子命都不要了么?”

“估计要来第5次了”。

赌上4次性命求子,说到底,不过是觉得剖腹产这件事,没有多大风险。

顺利的话,推进手术室半个小时,就能抱出一个期盼已久的儿子。

多可笑。

虽然医学在进步,尽管手术已经很成熟,但剖腹产的死亡风险,从来都不是0!

剖腹产,真的容易么?

知乎上有一个话题问“生孩子,顺产容易还是剖腹产容易?”

有一个几近渣男的回答“剖宫产半小时就推出来了,容易一点。”

容易?怕是对剖腹产有什么误解。

曾经曝光的4分钟剖腹产视频,还原了剖腹产的整个过程,真的没那么简单!

麻醉:一根粗到你不敢看的麻醉针,直接插入脊柱,推入麻药。

破腹:一层层切开皮肤层、皮下脂肪组织层、前鞘和腹膜层。

挪位:挪动内脏器官,把子宫从器官里拉出来,拉到切口之外,做好切开准备。

取子:切开子宫,吸走羊水,从切开处拉出胎儿。

胎盘:剪掉脐带,清理胎盘,必要时徒手剥落。

缝合:一层层缝合子宫,腹膜层,前鞘,皮下脂肪组织层,皮肤层...

排恶:因为子宫失去了收缩能力,需要人工压腹排除恶露,就在新鲜的刀口上用力按压,每天2次,疼的人瑟瑟发抖。

以下这些图可能会引起不适,但,真实!

<<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

血腥吧,可这就是赤裸裸的真相。

还有,不要以为产妇打了麻药就什么都不知道。

她头脑是清醒的,可以清晰的感知肚皮被刀子划开,五脏六腑被移位,子宫被拉扯的感觉。

但也只能睁着眼,听着这些发生。

朋友说“那种我为鱼肉的清醒感,现在想想还是会怕。”

除了害怕,这期间的风险也更多。

产后癫痫,羊水栓塞,子宫破裂,产后大出血等症状都可能埋伏在各个关卡,随时都有遇上的可能。

不夸张的说,每一次剖腹产,都是一场生死劫,谁也不知道会卡在哪个坎儿上。

上了手术台,谁也没有侥幸。

大s二胎手术后突发产后癫痫,一度昏厥进了ICU,两次急救保住性命。

刘强东妹妹,手术中突发羊水栓塞,救治无效,连孩子的面都没看见,撒手人寰。

《生门》里38岁的林琴,为搏儿子生三胎,术中大出血,体内的血换了三遍,九死一生。

死神面前,真的人人平等。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

每天,约有830名妇女死于妊娠和分娩有关的并发症。

我国的孕产妇死亡率是23/10万,

也就是每4000个孕产妇中就会有1个死亡。

在我国经济发达的地方死亡率可以到8/10万,

而不发达的地方死亡率会更高。

即使是在发达国家,也没法做到0死亡率。

生育,本就是女人的赌博。

熬过去的,是幸运,熬不过去的,是命。

所以,别再这样说

如今医学发达了,总听到有人会说:

“生孩子么,以前人都10个8个的生,不都没事儿么!”

“一刀就解决了,还有什么难的?”

收起这些偏见吧。

作为她最亲近的人,在她最艰难的时候,应该给她力量和温暖。

生孩子不能替代,但老公能做的事情还很多。

可以陪在身边让她安心,可以同意无痛让她少受一点罪,可以在孩子推出来的第一时间给她拥抱,可以说一声“老婆辛苦了”化解她的委屈,可以在夜里多带带啼哭的孩子给她休息的空间...

新生,是用一个人的痛苦换来全家喜悦的艰难过程,无论是顺产还是剖腹产,对于女人都不容易。

生育是两个人的事,如果她承担了99%的危险,那1%的温情,请你一定一定一定要给足啊!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