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登封崇山少林寺(河南登封--少林寺)

#天南地北大拜年#

河南登封崇山少林寺(河南登封--少林寺)(1)

【少林寺】在河南登封县城西北15公里的少室山北麓五乳峰下。建于北魏太和十九年(公元495年)。孝昌三年(527年)印度僧人菩提达摩在此首创禅宗,历史上称达摩为初祖,称少林寺为祖庭。唐初,少林寺和尚佐唐太宗开国有功,从此僧徒常习拳术,禅宗和少林拳负有盛名,广为流传。寺内现存建筑有山门、客堂、达摩亭、白衣殿、地藏殿和千佛殿(又名毗卢阁)等。千佛殿内有著名的明代五百罗汉朝毗卢壁画约三百多平方米;白衣殿内有清代少林寺拳谱、十三和尚救唐王(李世民)壁画。达摩亭相传是二祖慧可在门外立候达摩,大雪没膝犹不稍动的地方,故又叫立雪亭。寺西的塔林,西北的初祖庵、达摩面壁洞,西南的二祖庵,以及附近的唐代法如塔、同光塔,五代时的法华塔,元代的缘公塔等,在建筑史上都有重要地位。寺内保存有唐以来的碑碣石刻约三百余品,其中以唐王告少林寺主教碑,以及苏东坡、米芾、蔡京、赵孟頫、董其昌,日本僧人邵元撰文、书写的碑刻最为珍贵。【塔林】在城西北少室山少林寺西里许。原为历代和尚墓地,现存自唐至清千余年间的砖石墓塔二百二十多座。式样繁多,造型各异,是综合研究我国古代砖石建筑和雕刻艺术的宝库。其中日本僧人邵元撰书塔铭的菊庵塔(建于1369年)以及天竺和尚就公塔(建于1564年),是我国对外关系史上的重要实物资料。【初祖庵】在北少室山北麓少林寺西北的五乳峰下。现存一殿、两亭和千佛阁等。大殿建于北宋宣和七年(1125年),殿内石柱上雕刻的武士、游龙、舞凤、飞天、盘龙、凤戏牡丹、孔雀穿花、群鹤闹莲、神台须弥座以及石护脚上的卷草、猛狮、武士、麒麟、水兽等浮雕,无不栩栩如生。大殿东南有古柏一株,相传为唐初禅宗六祖慧能所植。附近保存有书法家黄庭坚、蔡卞书写的石刻四十余品。【二祖庵】在少室山少林寺西南4公里的钵盂峰上。二祖慧可,俗名姬光,北魏时虎牢(今荥阳县)人,从菩提达摩学佛,立雪断臂,得受衣钵后,相传在此养伤。其徒众为作纪念,在此建庵。庵内有大殿三楹,碑碣数通。殿前四井,传为慧可卓锡(指僧人在某地居留)所凿,名“卓锡泉”,虽近在咫尺,而味各异。庵外有古塔三座,其中以周万岁登封元年(公元696年)所建的唐塔最为挺拔俊秀。南上里许有炼魔台,又名觅心台,为慧可经行处。登台远眺,东揽太室,西望伊洛,邙山横亘,黄河西来,百里景物尽收眼底。明人有“我往涉其巅,尘寰尽丘垤”的诗句,道出了它的妙处。【达摩面壁洞】在少林寺西北初祖庵的五乳峰上。传为达摩面壁十年(一说九年)处。洞前有一座明代石坊,额上南面刻“默玄处”三字,北面刻“东来肇迹”四字。周恩来《大江歌罢掉头东》诗中“面壁十年图破壁”句即取意于此。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