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更喜欢夏梦还是胡因梦(谈一谈夏梦对金庸作品的影响有多深)

夏梦,原名杨濛,出生于上海一个文艺之家,父母爱好戏曲,从小受到家庭熏陶。1947年,夏梦随家人迁居香港,就读于玛利诺女书院,写一手好字与好文,还和父母一样热衷戏剧表演,尤爱莎士比亚的作品“夏梦”这个艺名取自莎士比亚《仲夏夜之梦》。

金庸更喜欢夏梦还是胡因梦(谈一谈夏梦对金庸作品的影响有多深)(1)

夏梦17岁随家移居香港。夏梦从小爱看京剧,是家庭戏班的旦角。课余时间爱看电影,喜欢唱歌、跳舞、演话剧。校园里她是初露锋芒的文艺骨干,深得大家的赞赏。当时夏梦在香港玛利诺修院学校读书,与导演袁仰安之女毛妹是同学。袁仰安要拍片,问女儿的同学里有没有适合演戏的,毛妹推荐了当时身材高挑、容颜姣好的夏梦。进了长城公司,袁仰安依着莎翁《仲夏夜之梦》的灵感给杨濛起了后来的艺名。这个名字也恰好印证了夏梦端庄精致、温婉灵秀的气质。她的一双丹凤眼流转着属于中国古典美女的风韵,立体硬朗的五官又令整个人带着几分活泼与俏皮。至今说起夏梦,影迷们更愿意将她比作“东方的奥黛丽·赫本”。

2014年11月15日,浦东香格里拉酒店,82岁电影表演艺术家夏梦接受记者采访。

夏梦更为人熟知的一个身份是金庸的“梦中情人”,50年代,金庸以第一部武侠小说《书剑恩仇录》饮誉江湖的大侠金庸加入长城电影公司,以林欢为笔名任职编剧,为他眼中“像西施一样美丽”的女人度身打造历史片《绝代佳人》。武侠大师为梦中情人委身长城影业当个小编剧的轶事,当年的华语文学圈里人尽皆知。一度还有人揣测,金庸大侠笔下的黄蓉、小龙女、王语嫣,其原型都有夏梦若隐若现的影子。

中国古代有“诗可以怨”之说,尼采认为诗人歌唱犹如母鸡下蛋时的啼叫,“痛苦使然”,司马迁有圣贤“发愤著书”说,刘勰、福楼拜与海涅都不约而同地将创作比喻为“蚌病成珠”,李渔也曾现身说法:“我欲做官,则顷刻之间便臻荣贵……我欲作人间才子,即为杜甫、李白之后身。我欲娶绝代佳人,即作王嫱、西施之原配。”

金庸更喜欢夏梦还是胡因梦(谈一谈夏梦对金庸作品的影响有多深)(2)

所有这些,都是作家创作时的白日梦,借幻想来过未成之瘾。金庸对爱情与婚姻的表现也正是如此。金庸武侠小说中的爱情与婚姻主要有失败的、无奈的、无缘的、苦恋的、艳福的几种模式:金庸婚姻的无奈、失败与陈家洛、袁承志、胡斐婚姻的无奈、失败。金庸对于婚姻爱情的态度是“不足与外人道”,自我评价是“失败的”,所以外界很少了解内情。我们能够知道的是他曾“梅花三弄”。其中首次婚变发生在金庸北上求职期间。对此,冷夏《金庸传》描述说:“据说金庸的结发妻子来自养尊处优的家庭,十分在意生活水准。当初金庸在香港作为报馆的小职员,每月薪金二百多元,虽说维持生活不成问题,她却颇有怨言。后来金庸的月收入加上稿费达八百多元,她才稍微满意。金庸决定北上,遭到她激烈反对。可是金庸没有理睬太太的反对,坚持把太太安顿回了娘家。以至夫妻关系从此恶化,并导致后来离婚。”这种描述如果属实,金庸这种无奈的、失败的婚姻显然与《雪山飞狐》与《飞狐外传》中苗人凤与南兰的婚姻似曾相识。正是由于金庸受这种无奈的、失败的婚姻的影响,所以在他早期作品《书剑恩仇录》、《碧血剑》、《雪山飞狐》、《射雕英雄传》中,体现出失败的无奈的爱情与婚姻多于和谐的成功的爱情和婚姻的倾向。

金庸更喜欢夏梦还是胡因梦(谈一谈夏梦对金庸作品的影响有多深)(3)

1957年,已经小有名气的金庸加盟香港长城电影制片公司,化名林欢,为长城写剧本。据当时的一位知情人士说:金庸当年爱夏梦如痴如醉,但由于在生活中很难见到夏梦,才想到了改行入电影公司,以此接近梦中情人。金庸还开玩笑说:“当年唐伯虎爱上了一个豪门的丫环秋香,为了接近她,不惜卖身为奴入豪门,我金庸与之相比还差得远呢。”

不过可惜金庸追求夏梦之时,夏梦已经与商人林葆诚结婚。据传金庸对夏梦有过一次表白,而夏梦也表达了对金庸才华的欣赏和对他人品的仰慕。但一句“恨不相逢未嫁时”,让两人的缘分仅止于仰慕。如今问她当年坊间关于她的“才子佳人”的种种传闻,她也只是以一句“陈年旧事”淡淡略过。问她是否还与金庸有联络,她说,“他现在身体状况不佳,也没什么联系了。”

金庸更喜欢夏梦还是胡因梦(谈一谈夏梦对金庸作品的影响有多深)(4)

金庸不仅为夏梦量身定制了一系列剧本,后来还亲自当了导演。由金庸编剧、执导,夏梦主演的戏曲电影《王老虎抢亲》在上世纪六十年代掀起了中国戏曲电影的热潮。不过如今记者和夏梦提起这部电影,她淡然表示“我一点也不喜欢这部电影。可是观众们都喜欢。我觉得那部电影不够分量。”不仅如此,夏梦对于自己拍过的所有电影都表示“不满意”,她说自己是“出门不认货”,拍完也没有再看。倒是后来监制的几部电影更对她自己的胃口。

金庸更喜欢夏梦还是胡因梦(谈一谈夏梦对金庸作品的影响有多深)(5)

1980年夏梦重回电影界,成立了青鸟电影公司,先后监制了《投奔怒海》、《似水年华》和《自古英雄出少年》三部影片。当时恰逢许多越战难民移民到香港,夏梦想拍一部越战题材的电影。等了许鞍华两年,结果拍的时候,风潮最劲的时候已经过去。但许鞍华依旧将《投奔怒海》拍成了当年最卖座的文艺片。时隔多年,许鞍华想起和夏梦的合作,说“我很感谢她,让我拍了可能是我这辈子拍得最好的一部电影。”之后严浩的《似水年华》用诗意的电影语言书写了银幕上的散文。夏梦的审美和她本人一样,都绝不落俗套。

金庸更喜欢夏梦还是胡因梦(谈一谈夏梦对金庸作品的影响有多深)(6)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