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42章理解感悟(细读道德经第七十一章)

道德经第42章理解感悟(细读道德经第七十一章)(1)

本章的中心思想是,修道者要像重视重病那样重视认知上出现的问题,才能根除自己的认知毛病。

其中的难点是:①“知不知,上;不知知,病。”这句话,老子的关注点究竟是什么?我看流行的翻译,基本上都是帮老子定在“学习态度”上,这是错误的。②弄清第一句话的关注点是“是否把握真知”之后,就能理解它其实还可以表述为“知知,上;不知不知,病。”然后再用这两组句子去看全书,是很通透的。这就是融会贯通了。③修道者在认知上是怎样“病病”而成为圣人的?老子没有相应的正面论述,如何按本章给出的思路去解读一些议题?这个问题有点难度,可以看作是考试里的附加题。

另外,下一章即第七十二章的细读,已于2021年4月9日发布,在文章栏目里往前找就有了。

【原文】

知不知,上;不知知,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圣人不病,以其病病,是以不病。

【意译】

知道“什么不是真知”,是最上等的(认知水平);不知道“什么是真知”,是(认知上)很严重的毛病。只有像重视重病那样重视自己的身体状况,就不会生病了。圣人没有认知毛病,由于他能像重视重病那样重视认知上出现的问题,因而没有认知毛病。

道德经第42章理解感悟(细读道德经第七十一章)(2)

【知不知,上;不知知,病。】

原文有点绕,再仔细看一下翻译:知道“什么不是真知”,是最上等的(认知水平);不知道“什么是真知”,是(认知上)很严重的毛病。

1、先了解几个字义。①知,是认知。作动词,指知道、懂得、理解;作名词,指所知,这里指合于道的“真知”。不知,作名词时指“错误的认知、不是真知”。②上,是上等的意思,表示能力极强;这里是指认知能力极强,具足者是认知层面的“善者”,相对的是“不善者”。③病,本义是指重病。这里是名词,代称“认知上的严重问题”。

2、看一下流行的翻译,大致是“知道却像不知道一样,最好;不知道却自以为知道,这是毛病。”或者“知道自己还有所不知,这是很高明的。不知道却自以为知道,这就是很糟糕的。”按类似的译法,老子的关注点是放在“学习的态度”上,赞扬谦虚好学的,批评不懂装懂的。老子的语意是这样吗?如果单就这句话来说,可以这样翻译。

问题是,《道德经》可不只是这一句话而已,还有五千言啊!它们紧密联系,互为印证,共同服务于老子要阐述的主旨要义。如果逮到一句话,单拎出来,接着随意地发挥,说出来的只是自以为是的道理而已,跟老子的真意还差得远呢!这是解读《道德经》最严重的问题。

道德经第42章理解感悟(细读道德经第七十一章)(3)

3、老子这里关注的不是“学习态度”的问题,而是“是否把握了真知”的事实。

①其实,联系前一章的内容,就知道这一章老子要说什么了。大家结合两章一起看,老子说“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意味着“吾言”是“知”,但“天下莫能知”,就是“不知‘知’”,是一种“认知上的重病”。老子继续说“言有宗,事有君。夫唯无知,是以不我知。”意思是“吾言”揭示了“言之宗、事之君”,因而是合道之“真知”;而天下人不能回到生命的根本之处去领会“真知”,因而“不知‘知’”。

接着,老子说“知我者希,则我者贵。”是把“认知层面”落实到了“实践层面”,这样就把止于认知层面的人给过滤掉了,剩下的只是极为稀少的“知行合于道”的“知我者、则我者”,老子赞之为“贵”,就是认定为“认知上的‘上’”。老子最后说“是以圣人被褐而怀玉”,意思是,天下人有眼不识“拥有真知的圣人”,以为那只是一个穿着粗布衣服的糟老头而已。如此“不知‘知’”,老子批评的是眼拙的人“认知上生了重病”,而不是责怪其“学习上不懂装懂”。

道德经第42章理解感悟(细读道德经第七十一章)(4)

②“认知上生了重病”还有一种情况,就是“不知‘不知’,病。”就是说,不知道“什么是真知”,不知道“什么不是真知”,这两者是一体的。大家看第二章,“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就是人们犯了这种类型的认知重病导致的。再看第三十六章,其中说到“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我在细读的时候说,这是四种阴谋伎俩,在相应的事情里隐秘地运行,并不是自然发展的“道”。很多人落入了这些圈套,从认知的层面来看,是他们“不知道‘什么不是真知’”导致的;从欲望的层面来看,是他们未能看住自己的欲望,刚强悖逆于“道”导致的。老子的重点是谈做到“微明”而不中圈套,对应于本章的“知‘不知’,上。”

③同样的,“上等的认知”也可以分两个方面来说,一个是“知‘知’,上。”这是第七十章“知我者希,则我者贵”所涉及的;另一个是本章说的“知‘不知’,上。”知道“什么是真知”,知道“什么不是真知”,这两者是一体的。不过,从全书来看,老子更多的语意是放在后者。为什么多强调“知‘不知’”呢?因为现实里的“不知”太严重了!错误的知见比比皆是,还深入人心,到了世俗之人认定为死理、常(恒)道并以之为行为依据的地步。那么,“知‘不知’”、知道“常道”的谬误,就显得极为重要了,而拥有相应的认知能力就是上等的了。

道德经第42章理解感悟(细读道德经第七十一章)(5)

④那为什么“不知”会泛滥成灾呢?是由俗人们普遍“不知‘知’”和“不知‘不知’”即“认知上生了重病”导致的。再追溯前因的话,就是俗人们“失道”了,根源来自他们追逐个人欲望和执持割裂事物整体性的认知。

所以,老子开篇就说“道可道,非常道。”大家看回“细读第一章”,我的翻译是:“(人们往往以自己认定的道理和概念,来作为自己行动的依据。)我这里所讲的道理【道】,是可以奉行【可道】的。但是,我说的道理不是那些人们认定为恒常不变的道理【非常道】。……”联系本章来看,“可道(可奉行,可据之为行为依据)之道”、“非常道”,是“(真)知”;不懂的话,是认知能力有问题,可以说“不知‘知’,病。”而“常道”,是“不知(不是真知)”;能识破的话,是认知能力强的表现,可以说“知‘不知’,上。”

⑤再说一下,如果把这句话解读为“赞扬谦虚好学或懂装不懂”和“批评不懂装懂”的语意,本章的理解就废了,相应地也很难融会贯通地把握全书的主旨要义。

道德经第42章理解感悟(细读道德经第七十一章)(6)

【夫唯病病,是以不病。圣人不病,以其病病,是以不病。】

我的翻译是:只有像重视重病那样重视自己的身体状况,就不会生病了。圣人没有认知毛病,由于他能像重视重病那样重视认知上出现的问题,因而没有认知毛病。

1、注意,这里又是“原理 道理”的论述法。(参阅细读第七十章)

2、病病,第一个病是动词,取本义,“像重视重病那样重视某种状况”的意思。第二个病是名词,取其本义,就是生病;翻译时,我再扩大它的含义为“身体或认知出现的状况”,包括重病、轻病、未病,目的是为了兼顾“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的语意(参阅细读第六十三章)。两组“病病”,前面是形而下的层面,后面是形而上的层面。

道德经第42章理解感悟(细读道德经第七十一章)(7)

3、修道者在认知上是怎样“病病”而成为圣人的?老子没有相应的正面论述,不过,我们仍然可以按本章给出的思路去解读一些议题。

比如,第七十九章提到的“报怨以德”,就是出于错误认知(不知“不知”)的做法。本来,侯王以为“有德司契”,就可以调和之前“无德司彻”留下来的“民之大怨”,结果却是还有“余怨”。老子就顺着他的语气说,是啊,还有“余怨”的“报怨以德”怎么称得上是“政善治”呢?因为在民有大怨的情况下,施以常规的所谓“有德”之法,虽然略有效果却不能根治,实际上是“下德”即“无德”之举。老子指出,真正的“有德”之举是“执左契而不责于人”;做到了“上德”,民怨完全消除了,这时就能感受到好像有天道的眷顾和助力一样的顺利。修道者经此实践修为,从认知层面看,就是“病病”之后,由“下德为之而有以为”上升到了“上德无为而无以为”的境界,就成为“圣人”了。

再说一个“不知‘知’”方面“病病”的例子。大家看,第七十七章说,“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馀。”我们可以这样看,一个人开始修道前,他不知道这样做不对,这叫做“不知‘不知’”;其实也意味着他不知道“损有馀而补不足”是“天之道”,这就是“不知‘知’”。然后,他经过修道,最后做到了“能有馀以奉天下”,从认知的层面看,就是“病病”取得了成功,也就没有了原来的认知毛病。

【细读《道德经》系列,做严谨踏实、逻辑自洽的解读,欢迎点赞、收藏加关注。】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