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长得好看的女生靠自己的努力(长得好看是优势)
小时候在看《红苹果乐园》这部电视剧的时候,里面安排了这样的一个桥段。
长得一般的萧晴和黄圣依扮演的气质美人江琳达一起去报社实习,报道的第一天主编告诉她们只有一个名额。
两个人都想留在报社工作,最后主编交给两人一个任务,需要在下班前交一份1000字以上的新闻稿,需要以大学生“勤工俭学”为题材。
这个对萧晴来说比较简单,因为她自己就在勤工俭学,于是马不停蹄地跑到校园里做起了采访,一个问题一个问题地认真调研,拿到了最真实的材料。
而对于富家小姐江琳达来说,这可成了难题,而她也不可能一个一个去采访。于是利用自己漂亮的优势去笼络男同事,将他们以前写的新闻稿拿来自己用,拼凑出了一篇文笔和措辞都很好的新闻稿。
最后主编对萧晴非常满意,让她出去跑新闻,而琳达只能留在编辑部写稿子。
现在想来,长得漂亮是父母给的,是天生的优势,不能比。但是生活中更多的是需要活得理性,那些理性的人才会让生活变得越来越好。
在看了谢宗博写的《长得好看能当饭吃吗》:提升认知的33个经济学常识后,我更认定生活需要更多的理性。
作者本身是香港中文大学会计学硕士,澳大利亚资深注册会计师、美国注册管理会计师。
正如他所说的:“能让人得到愉悦感并非仅仅只是美貌和外在,丰富的才识、幽默的谈吐,这一切能给人带来舒适感的表现,都是“长得好看”的经济学解释,并可以带来“能当饭吃”的价值,甚至可以产生比容貌更大的经济学意义。”
确实,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却万里挑一。想要成为有趣的灵魂不容易,但是成为一个理性的消费者相对来说比较简单。
书里提到的第一个专业词汇是:坎蒂隆效应,解释为什么收入越多,却感觉越来越穷,就让我受益匪浅。
记得我刚毕业出来工作的时候,实习期工作是3000一个月,扣完五险一金拿到手的只有2000多。那时不仅每个月给父母转500块钱,每个星期休息的时候还去买好多水果,每个月还有剩余。
后来工资涨到了6000块,不仅不再给父母转钱,每个月开支下来竟然剩不了多少钱,过年回家给父母包了一个红包后,银行卡里面竟然没有多少余额。
这是大家都关心的一个问题,钱都去哪儿了?为什么工资越高,钱反而越不够用了?
这是因为手里的钱变得不值钱了,以前一块钱能买个馒头,而现在却要花两块钱才能买到。
作者在这里用了一个卖馒头的故事讲清楚了这效应,当新增的货币逐渐流向社会,优先获得的人群先获利,并推高资产价值。后面的人虽然钱也增加了,但资产却在缩水。
第四个说到的价格陷阱,看完后才明白自己是怎么走进商家的套路,把钱花出去的。
里面说到“夸张贴现”:用你未来的期望,赚你现在的钱的时候,用到了一个很多都跳过的坑——办健身卡。
当决定要去健身的时候,不会只办次卡,而是直接办的年卡,毕竟如果次卡180元,但是年卡优惠下来只需要8000块的话,每天也才22元。
但是当真的办了年卡之后,你才发现去的次数用手指头都能数得过来。
书中有这样的一段话:“美国的两位经济学家调查了三家健身房的7000名会员,发现80%办了年卡或月卡的人去的次数都不足。这些会员平均每年花1400美元办卡,但如果按实际的次数推算的话,他们只用花800美元就可以覆盖他们的健身费用。他们那多出来的600美元乘以这700人,就是健身房盈利所多赚的钱了。”
对此我还是深有体会了,以前我也因为贪便宜用2000多元办了一张年卡的健身卡,结果去练了两次瑜伽便再也不愿意去了,不是找借口说太远便说工作太累。后面想想都后悔,还不如去办次卡划算。
这个就是“夸张贴现”:每个人在许下愿望的时候都会憧憬,憧憬意味着自信,太多憧憬意味着过分自信。而聪明的生意人,就会去利用这种对未来的憧憬和自信,把它折现到现在来收费。
商家真是利用了经济规律,搞了活动,让很多人买前冲动,买完后悔,囤了不知道多少还没有开封的物品。
很多人抱怨说自己明明已经精打细算了,每次都趁着活动才囤东西,或者趁着打折才买衣服,这时候东西确实便宜,看似能省不少钱。
但是当你买的东西过多或者根本用不到的时候,明显是陷入了商家的套路还不自知,白白花了更多的冤枉钱。
这本书将生活中经常遇到的问题,通过讲故事的方法,再加以生动的例子,从经济学的角度进行分析,即使是小白也能看懂,而且里面的故事和案例都简答有趣,理解起来非常容易。
这些经济学的常识,看懂一个便能少花一份钱,还能更加理性地生活。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