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后汛期确定(六问早到的华南前汛期)

3月以来,我国降水主要集中在长江中下游及以南地区3月24日,根据当地入汛标准,广东省正式进入2022年汛期这意味着,今年的华南前汛期拉开了帷幕,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华南后汛期确定?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华南后汛期确定(六问早到的华南前汛期)

华南后汛期确定

3月以来,我国降水主要集中在长江中下游及以南地区。3月24日,根据当地入汛标准,广东省正式进入2022年汛期。这意味着,今年的华南前汛期拉开了帷幕。

今年华南前汛期为何明显提前?将带来怎样的影响?华南前汛期与后汛期有何不同?本报记者采访了广东省气象台首席预报员梁健、广东省气候中心首席预报员胡娅敏,就此进行解析。

一问:今年华南前汛期提前了多久?

截至3月24日,广东累计有52个站(站点比例超过50%)日降水量≥38毫米,且24日全省有超过10%的监测站(共13站)日降水量在38毫米以上,达到广东气象入汛标准。根据《华南汛期监测业务规定(试用)》,2022年华南前汛期于3月24日在广东首先开始,较常年(4月9日)偏早16天,为近10年来第三早。

二问:哪些因素导致华南前汛期“早到”?

此次汛期提前,在天气尺度方面,归结为3月下旬广东地区发生大范围强降水过程。受偏强的西路冷空气和来自南海菲律宾一带短暂的反气旋性环流异常影响,反气旋边缘西南气流为华南提供了充足的水汽输送,配合冷暖气团交绥,在广东地区造成显著降水。

尽管从气候背景分析,拉尼娜次年有利于华南开汛偏晚,但今年冬季青藏高原积雪异常偏多、南极海冰覆盖范围在2022年2月达到最小、北极海冰覆盖范围在2022年3月达到最小、汤加火山爆发等外强迫因子叠加并相互作用,加大了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发生的概率,增加了短期气候预测的不确定性。

三问:入汛后,广东的天气趋势是什么?

预计,2022年广东省汛期(4—9月)总降水量除北部地区偏少2成外,其余地区偏多1—2成。其中,前汛期(4—6月)雨量南部沿海及珠三角部分市县偏多1—2成,其余地区偏少1—3成;后汛期(7—9月)雨量粤北地区偏少2成,其余偏多1成。汛期内降水时空分布不均,旱涝并存可能性大,降水集中期内将发生暴雨和洪涝灾害,发生过程可能时间较集中且强度大。

此前,广东多地面临干旱挑战。此次华南提前入汛,将助当地“解渴”。据介绍,目前,新丰江水库可用水量在3亿立方米左右,其余全省各水库基本缓解前期干旱。

四问:什么是华南前汛期?是否还有后汛期?二者如何区分?

华南前汛期,是指华南地区“超长待机”的汛期,一般前汛期出现在每年的4—6月,此时的降雨主要受冷暖空气或季风影响;7—9月称为后汛期,主要由台风等热带天气系统带来降雨。两个多雨季节在时间上一前一后,就有了“前汛期”“后汛期”之分。在我国其他区域,则只有一个汛期。

而确定华南前汛期开始时间的主要依据,则是区域内气象监测站的降水数据。广东、广西从3月1日起,福建、海南从4月1日起,有气象监测站出现日降水量≥38.0毫米降水,则认为该站前汛期开始,该日为该监测站前汛期开始日。

全省(自治区)累计前汛期开始站点达到省(自治区)内监测站点的50%(或以上)且达到标准的当日及前1日(48小时内)全省(自治区)共有10%以上站点的日降水量≥38毫米,则将该日作为本省(自治区)前汛期开始日期。广东、广西、福建、海南四省(自治区)中,只要其中一个省份累计50%或以上的监测站出现日降水量大于等于38毫米的情况,即可宣布华南前汛期开始。

五问:华南前汛期暴雨形成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华南前汛期的降水主要发生在副热带高压北侧的西风带中,由冷暖气流交汇引起,常出现锋面降水。5月下旬到6月中上旬是华南前汛期的鼎盛期,此时又恰逢端午节前后,因此也被称为“龙舟水”。

华南前汛期暴雨形成的主要原因有两方面,其一是适量的冷空气越过南岭,和海面上的暖湿气流共同作用。若冷空气太强,就会将暖湿空气推出南海北部,无法在陆地上形成降水;若冷空气太弱,则不能越过南岭与暖湿空气对峙,产生空气抬升而凝结成雨滴。因此,两股势力相当的空气在华南上空较量,你来我往,带来了前汛期丰沛的降水。

另一方面,5月中旬后,南海西南季风开始爆发,季风北上受到陆地地形抬升等因素的作用,往往会给华南带来大范围持续性强降水;有时冷空气东移出海,回流的潮湿偏东气流也会给华南带来暴雨。这也是华南前汛期最典型的特征。

六问:华南前汛期的影响有哪些?如何防范?

平均每年华南前汛期有20场暴雨,具有时间上的持续性、地域上的广阔性和程度上的猛烈性,容易导致内涝、山洪等次生灾害,但有时也可解除秋冬季以来持续的旱情。除此之外,华南前汛期还容易出现雷暴、大风等强对流天气。

从对农业的影响来看,前汛期,长江中下游地区、华南北部正处于油菜开花后期,农业气象专家提醒有关部门和农民要注意田间管理,及时排水,设施农业要注意防风。

近期,华南降水和强对流天气比较频繁,因此需要注意防御雷电、短时大风、局地冰雹等强对流天气及其次生灾害。前期降水已导致土壤含水量较多,后期降水落区重叠,需要注意防御强降水及其导致的城乡积涝、山洪,以及泥石流、山体滑坡等地质灾害。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