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百年孤独(百年歌自若未见有知音)

【杜甫】(712-770年),字子美,河南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因曾居长安城南少陵,故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在成都时被剑南节度使严武荐为节度参谋,任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又有“杜工部”之称。

杜甫百年孤独(百年歌自若未见有知音)(1)

诗圣杜甫

公元712年,经历了数次动荡的大唐王朝终于迎来了一位励精图治的皇帝——唐玄宗李隆基。该年正月,唐睿宗李旦大赦天下,改元太极。二月,再次大赦,改元延和。八月,睿宗自尊为太上皇,立皇太子为皇帝,是为唐玄宗,改元先天(次年改年号为开元)。玄宗整顿吏治,推行新政,惩治贪污腐败,扫清政坛障碍,唐朝步入“开元之治”的鼎盛时期。

就在同一年,杜甫生于河南巩县(今河南巩义市)南窑湾一户“奉儒守官,未坠素业”的杜氏家中。其曾祖杜依艺为巩县令,由原籍襄阳迁居巩县。祖父杜审言是初唐著名诗人,武后时授著作郎,迁膳部员外郎,后入为国子监主簿、修文馆直学士;父亲杜闲,曾任兖州司马、奉天县令。母亲崔氏,出自清河崔氏,也是名门望族。

杜甫出生后不久,母亲就因病去世,父亲只好将他送到东都洛阳姑母家中寄养。杜甫聪敏好学,7岁能作诗,9岁可书大字,15岁时诗文就引起洛阳名士们的重视。在《壮游》一诗中,杜甫曾回忆自己儿时的经历:

往昔十四五,出游翰墨场。

斯文崔魏徒,以我似班扬。

七龄思即壮,开口咏凤凰。

九龄书大字,有作成一囊。

杜甫百年孤独(百年歌自若未见有知音)(2)

壮游

01• 少年精神,裘马轻狂

开元二十三年(735年),杜甫自江南回洛阳应试,举进士不第。开始漫游各地,过着“放荡齐赵间,裘马颇轻狂”的浪漫生活。

开元二十九年(741年),筑居于洛阳与偃师之间的首阳山下,期间与夫人杨氏结婚。

在被称为“开元盛世”的开元年间,大唐政治稳定,经济发达,真正好一派繁荣景象。杜甫对此在《忆昔》其二诗中做了细致描绘: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九州道路无豺虎,远行不劳吉日出。

齐纨鲁车班班,男耕女桑不相失。

宫中圣人奏云门,天下朋友皆胶漆。

百馀年间未灾变,叔孙礼乐萧何律。

杜甫百年孤独(百年歌自若未见有知音)(3)

开元之治,盛世长安

此时的杜甫,年轻勃发,踌躇满志,特别是经历一番游历之后,更是准备在即将展开的仕途上跃跃欲试,期望着能在盛唐清明的政治氛围中大展身手。他笔下的豪情,流露着满满的“盛唐气象”和“少年精神”。

然而,不幸的是,经历过二十余年的安宁富庶,唐玄宗已经对政治产生了倦怠,开始沉迷于温柔乡中,“从此君王不早朝”。四海升平的政治格局,正逐渐显露出丝丝腐化的迹象。

02• 诗坛双星,各自飘零

天宝三载(744年),三十三岁的杜甫在洛阳与李白相识。时值四十四岁的李白,已经名扬天下,被唐玄宗钦封为桂冠诗人。而杜甫的诗名也渐渐传开,两人一见如故,结为挚友。次年秋,杜甫将西去长安,李白准备重游江东,他们在兖州分手,此后没有再会面,杜甫为此写过不少怀念李白的感人诗篇。

杜甫到长安的目的其实很简单,就是为谋得一官半职,养家之余,建功立业。天宝六载(747年),好消息传来,唐玄宗下诏广揽人才,凡有一艺之长者,皆可到长安就选。杜甫参加了这次考试,但由于以“口蜜腹剑”著称的中书令李林甫担心贤才入选威胁自己,对此蓄意阴谋破坏,应试者没有一人被选,还向唐玄宗祝贺“野无遗贤”,杜甫理所当然的落选了。

所谓“祸不单行”,不幸的事情接踵而至,时任奉天县令的父亲杜闲到任不久便去世,杜甫唯一的经济来源也断了。为了能够在长安生存下去,杜甫做过贵族府中的“宾客”,不过陪游侍宴而已,正可谓:

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

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

杜甫百年孤独(百年歌自若未见有知音)(4)

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

03• 寓居长安,仕途沉沦

天宝十载(751年),玄宗举行三个盛典,祭祀“玄元皇帝”老子、太庙和天地。杜甫写成三篇“大礼赋”进献,得到玄宗的赞赏,命待制集贤院,让宰相考试他的文章,等待分配。可是又遭李林甫从中作梗,此次召见也就没了下文。他不断写诗投献权贵,以期得到他们的推荐,也都毫无结果。

天宝十四载(755年),杜甫终于得到一个低微的官职——河西县尉。杜甫认为这个职位明摆着就是为了欺压百姓的,自己虽然贫困,还是毫不犹豫地拒绝了。当年十月,“安史之乱”前一个月,杜甫被改授为右卫率府胄曹参军,职位是正八品下,属于一个负责给朝廷看守兵甲器杖、管理门禁锁钥一类杂事的闲职。想想家徒四壁的窘况,杜甫只能无奈地接受了。

从天宝五载(746年)至天宝十四载(755年),杜甫寓居长安近十年,仕途的失意沉沦,生活的穷困潦倒。使他认识到了统治者的腐败和人民的苦难,他的生活、思想和创作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并逐渐成为一名忧国忧民的现实主义诗人。

晚年的唐玄宗完全改变了他在开元之际励精政事的优良作风,渐向奢靡,穷天下之欲不足为其乐。溺爱杨贵妃,与其姊妹朝欢暮乐,厚加赏赐,杨氏一族,富可敌国。更是任由宰相贪污骄横,边将穷兵黩武,不知戒止。安禄山起兵后,长驱南下,很快就攻陷了洛阳、长安。

天宝十五载(756年),唐玄宗逃往西蜀,太子李亨在灵武即位,是为唐肃宗,改元至德。杜甫听闻后,便把家眷安置在城北的羌村,只身北上,投奔灵武,不幸被叛军俘住,送回长安,陷贼中近半年。至德二年(757年)四月,杜甫冒死逃出长安,奔赴肃宗行在凤翔,受任为左拾遗,为从八品上。九月,唐军收复长安,十月收复洛阳,杜甫随肃宗于十月底返回长安,仍任左拾遗。次年五月,杜甫受到朝廷内肃宗新贵与玄宗旧臣相斗争的影响,外调为华州司功参军,从此永别长安。

04• 报国无门,举家成都

肃宗乾元三年(759年)秋,由于党派纷争和对朝廷的失望,杜甫辞官,最终放弃了入仕报国的理想。不久,举家前往秦州,转同谷,进而移家成都。

上元元年(760年)春,杜甫到达成都,得到亲友们的资助,在成都城西浣花溪畔筑草堂,世称浣花草堂,结束了多年流离转徙的生活,总算有了一个栖身的处所。草堂筑成之日,杜甫写下《堂成》一诗,表达自己的欣喜之情:

背郭堂成荫白茅,缘江路熟俯青郊。

林碍日吟风叶,笼竹和烟滴露梢。

暂止飞乌将数子,频来语燕定新巢。

旁人错比扬雄宅,懒惰无心作解嘲。

杜甫百年孤独(百年歌自若未见有知音)(5)

《堂成》

上元二年(761年)末,严武来成都为成都尹兼御史中丞,给了杜甫不少的帮助。

代宗宝应元年(762年)七月,严武应召入朝,成都少尹兼御史徐知道在成都叛变,杜甫流亡到梓州、阆州。

广德元年(763年),杜甫听闻官军大胜,长达八年之久的“安史之乱”终于结束的消息,欣喜若狂,写下了《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广德二年(764年)春,严武又被任命为成都尹兼剑南节度使,这可是蜀中最高行政长官。杜甫在三月回到成都,严武举荐杜甫进入自己的幕府为节度参谋,并表荐其为检校工部员外郎,这也是后世称杜甫为“杜工部”的原因。由于两家为世交,严武待杜甫甚善,亲自到杜甫家妥为安排。但杜甫性情褊躁,傲诞无器度,恃恩放肆。曾经凭着醉酒登严武床,瞪视着严武说:“严挺之乃有此儿!”严武也是急暴刚猛之人,虽然表面上不生气,但内心已生怒意。一天,严武欲杀杜甫和梓州刺史章彝,大小官吏已集于城门。严武将出门时,帽子被门帘钩住三次,左右赶快告知其母,才跑来救下了杜甫,只杀了章彝一个人。此后,严武仍然待杜甫如旧。

成都“杜甫草堂”在现在人看来似乎风景宜人,颇有浪漫的生活气息,还挺惹人羡慕的。但在当时来说,条件还是极为简陋的,毕竟吃饭都成问题,哪里还有闲钱去营造什么舒适的环境。

杜甫的草堂筑在一株高大的楠树下,楠树已经生长了两百多年,根深叶茂的,可以说十分稳固。可是上元二年(761年)秋,一日狂风大作,楠树被连根拔起,屋顶的茅草也被掀翻,随之大雨倾盆,屋漏无干处。一家人彻夜未眠,杜甫触景伤情,写下了千古名篇《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

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

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

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风雨不动安如山。

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杜甫百年孤独(百年歌自若未见有知音)(6)

谢无量书杜甫诗:《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甫百年孤独(百年歌自若未见有知音)(7)

茅屋前的杜甫像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成都草堂正是由于大诗人杜甫曾在此居住过,才得以流传千年,名扬于世。现代诗人、翻译家冯至先生说过:“人们提到杜甫时,尽可以忽略了杜甫的生地和死地,却总忘不了成都的草堂。”

杜甫百年孤独(百年歌自若未见有知音)(8)

冯至题字

又因为浣花夫人(时任四川节度使崔宁的小妾)曾在此长期居住,以她们的财力当然可以营造出一幅盛世美景,甚至少不了附庸风雅之徒频繁造访赏风弄月,渐渐的名气远播也就顺理成章了。

杜甫百年孤独(百年歌自若未见有知音)(9)

浣花深处

杜甫百年孤独(百年歌自若未见有知音)(10)

大雅堂

杜甫百年孤独(百年歌自若未见有知音)(11)

杜甫像

05• 暮年漂泊,饿死舟中

永泰元年(765年)四月,严武忽然去世,杜甫失去凭依,不得不于五月携家人离开草堂,乘舟东下。于九月到达云安,因病不能前进,直到次年暮春病势减轻,才迁往夔州。由于夔州都督柏茂林的照顾,让杜甫代管官田,稍有俸禄,也算暂时安定了下来,在此一住就是两年。此时的杜甫,诗艺已经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春夜喜雨》、《秋兴八首》、《咏怀古迹五首》等名篇即作于此,尤其是被后人誉为“古今七言律第一”的《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后因为夔州气候恶劣,朋友稀少,杜甫决定继续东进。于是在大历三年(768年)正月,起程出峡,三月到江陵。他本想北归洛阳,又因河南兵乱,交通阻隔,不能成行。在江陵住了半年,移居公安数月,在年底到达岳阳。

大历四年(769年)正月,由岳阳到潭州(长沙),又由潭州到衡州(衡阳),复折回潭州。

大历五年(770年),臧玠在潭州作乱,杜甫又逃往衡州,原打算再往郴州投靠舅父崔湋,但行到耒阳,遇江水暴涨,只得停泊方田驿,五天没能吃到东西,幸亏县令聂某派人送来酒肉而得救。后来杜甫由耒阳到郴州,需逆流而上二百多里,这时洪水又未退,杜甫原一心要北归,这时便改变计划,顺流而下,折回潭州。

大历五年(770年)冬,一代诗圣在穷困潦倒之中,死于漂泊在长沙与岳阳之间湘江的船上(也有说法是因雨困于江中,连饿十余天,县令命人送以牛肉白酒,一下子吃得太饱,饮酒过多,大醉而死),终年59岁。实在令人唏嘘!而令一位天才大诗人李白,同样晚景凄凉。在离开洛阳后,流寓江南,在南昌时,入永王李璘幕府为从事。安史之乱中,永王李璘趁机谋反,兵败被杀。李白也被牵连其中,以罪流放夜郞。后遇赦得还,竟以饮酒过度,醉死于宣城。正所谓天妒英才,“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天才又能怎么样呢?

杜甫死后,灵柩停厝在岳阳。直到43年后,即宪宗元和八年(813年),才由他的孙子杜嗣业移葬于老家河南巩县(今河南巩义市)。杜甫陵园位于现巩义市老城西北约6公里康店乡康店村西的邙岭上,墓地坐北面南,东西并排三个土冢,西为杜甫墓,向东依次为长子杜宗文,次子杜宗武之墓。

杜甫百年孤独(百年歌自若未见有知音)(12)

杜甫陵园

杜甫百年孤独(百年歌自若未见有知音)(13)

河南巩义——杜甫陵园

杜甫故里位于巩义市站街镇南瑶湾村,背依笔架山,前临广阔沃野,东泗河经此注入洛水。此地嵩、邙对峙,三河(黄河、伊洛河、泗河)汇流,山青水秀,风景宜人,为“洛口春游”巩县八景之一。1962年,成立杜甫故里纪念馆,郭沫若亲题“杜甫诞生窑”和“杜甫故里纪念馆”,为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杜甫百年孤独(百年歌自若未见有知音)(14)

杜甫故里

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涉笔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被誉为“诗史”。其人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被奉为“诗圣”。与“诗仙”李白并称“李杜”,同为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诗人。韩愈诗句“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

杜甫一生潦倒,他的诗生前并不为时人所重视,“百年歌自若,未见有知音”。在其逝世40年以后,才开始见重于韩愈、白居易、元稹等人。宋代著名诗人王禹偁、王安石、苏轼、黄庭坚、陆游等人,对杜诗推崇备至,他们的诗歌各自从不同方面继承了杜甫的传统。文天祥则更以杜诗为坚守民族气节的精神力量。以杜甫在诗歌上所取得的光芒万丈的辉煌成就,和在文学史上所起到的继往开来的巨大作用,可以说杜诗的影响,从古至今,早已超出文艺的范围,成为我国乃至世界文化遗产宝库中一颗永放异彩的璀璨明珠。

#杜甫##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地点]##杜甫故里##旅游#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