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会叫三八节(三八节和骂人的那个三八有什么联系)
今天是一年一度“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这一天属于所有女性,属于为社会和家庭做出重要贡献的你们,祝你们节日快乐。
但是还有一批小仙女们面对这个节日却总是心情复杂,不仅因为“妇女”二字有把人叫老的嫌疑,还有“三八”这个词在口语中的内涵也真是让人爱不起来。
说起来“三八”也真是无辜,一开始它仅仅是表示每月初八、十八、二十八这三个日子。
北宋的王得臣在《麈史·谐谑》中有云:里面说的是都城里的相国寺,每月初八、十八、二十八都会开寺,所以这几天摊贩云集,热闹非凡。也就是说,对于当时的人而言,“三八”不仅没有表达不好的含义,甚至还有点小期待的意思呢。但这一切到后来却悄悄发生了变化。
当代学者刘福根在《汉语詈词研究》里,“三八”被用来形容素性生硬、作事乖张。出自元代《拊掌录》里的一段话:北部有妓女,美色而举止生梗,人谓之生张八。寇忠愍乞诗于(魏)野,野赠之诗云:君为北道生张八,我是西洲熟魏三。莫怪尊前无笑语。半生半熟未相谙。
其中“魏三”是魏野的自称,因为他在家里排行第三。而“三八”这个词则是“熟魏三”和“生张八”的简称。如今台湾俚语中还有从“半生半熟”引申出来的“半生头”一词,意思“三八”跟相近,都是行为粗俗、蛮不讲理,不同的是它专门用来骂男性。俗话说得好,人一倒霉喝凉水都塞牙而词一倒霉,就只能一条道走到黑了。
到了清朝末年,中国被迫开港通商,但“广厦福宁上”这五大通商口岸只允许外国人在每月8号、18号、28号这三个日子里进城交易,其他时间必须待在城外,而当时很少见到外国人的老百姓见到外国人进城就说“三八鬼子又来了”,加上外国女子穿着相对比较开放,所以当地的老百姓就把举止轻浮的女人,跟8号、18号、28号这三个日子里看到的外国女子做类比,骂她们为三八。
于是,“三八”这个词的负面内涵就越来越丰富了,还深深地扎根在了方言中。越过海峡、传到台湾,成为台湾的省骂。
如果说“三八”是台湾的省骂,那“八婆”就是与其旗鼓相当的经典粤骂了,在香港影视剧中,我们常常能看到有的角色会,咬牙切齿地骂出一句:收声啦,死八婆!
也不知是不是巧合,“八婆”与“三八”这两个词语大意相同,在粤语里,“八婆”专门用来形容爱管闲事、四处说人闲话的女性,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长舌妇。
但是!妇女节之所以选了3月8日,真的只是巧合啊!
还得从1857年说起。1857年3月8日,美国纽约的纺织女工们走上街头,抗议恶劣的工作条件和低薪。在接下来的很多年中,欧美国家几乎每年3月8日都有类似的妇女抗议游行活动,并逐渐成为传统。
1903年3月8日,美国芝加哥市的女工为反对压迫、剥削、和歧视,争取自由平等,举行了罢工和示威游行。1910年,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举行了第二次国际社会主义者妇女代表大会,大会规定每年的3月8日为国际妇女节。联合国从1975年开始庆祝国际妇女节,从此“三八”节就成为全世界劳动妇女为争取和平、争取妇女儿童的权利、争取妇女解放的伟大节日。为了鼓励中国女性争取自身解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于1949年12月通令全国,定3月8日为妇女节并一直流传至今。
所以,三八妇女节和“三八”、“八婆”,根本就没有半毛钱关系!
更多内容请点击 【了解更多】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