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城之战成语故事(十堰成语故事④)
4月12日,记者航拍左绞村。这里距离习家店镇约16公里、丹江口市约80公里,离郧阳区城区约60公里。
成语出自《南唐近事》
“打草惊蛇”是家喻户晓的成语,也是三十六计中的一计,原意是打的是草,却惊动了藏在草丛里的蛇。比喻做事不周密,致使对方有了警觉和防范。
成语打草惊蛇,来自于北宋学者郑文宝的笔记小说《南唐近事》:“王鲁为当涂宰,颇以资产为务,会部民连状诉主簿贪贿于县尹。鲁乃判曰:汝虽打草,吾已蛇惊。”
具体意思是——
唐朝,有一个名叫王鲁的人。他在衙门做官的时候,常常接受贿赂、不遵守法规。一天,有人递了一张状纸到衙门,控告王鲁的部下违法、接受贿赂。王鲁一看,状纸上所写的各种罪状,和他自己平日的违法行为一模一样。王鲁一边看着状纸,一边发抖惊叹道:“这不是在说我吗?”王鲁愈看愈害怕,居然在状纸上写下8个大字:“汝虽打草,吾已蛇惊。”意思是说,你这样做,目的是为了打地上的草,但我就像是躲在草里面的蛇一样,可是被大大地吓了一跳!
作为谋略,列入《三十六计》
绞国是春秋时期的一个小国,有学者研究认为,它位于今天丹江口市习家店镇境内。
打草惊蛇一词在多部古籍中出现过。如南宋理学家朱熹在《答黄仁卿书》写道:“但恐见黄商伯狼狈后,打草蛇惊,亦不敢放手。”
元曲四大家之一、杂剧作家白朴在其所著《裴少俊墙头马上》第三折:“谁更敢倒凤颠鸾,撩蜂剔蝎,打草惊蛇,坏了咱墙头上传情简帖。”
明代著名小说家施耐庵在《水浒传》第二十九回写道:“空自去‘打草惊蛇’,倒吃他做了手脚,却是不好。”
在著名兵书《三十六计》中,第十三计正是“打草惊蛇”。书中这样讲解道:“疑以叩实,察而后动; 复者,阴之媒也。”意思是打草惊蛇作为一个谋略,应在敌方兵力没有暴露,行踪诡秘,意向不明时,切不可轻敌冒进,应当查清敌方主力配置、运动状况再说。
现代,这个成词的词意得以延伸,常用来比喻那些干了坏事的人做贼心虚,在真正的惩罚还未到来之前,只要有一点什么声响,他们就会闻风丧胆。
楚国使出“打草惊蛇”,故意惊动绞国
2002年7月,丹江口市博物馆工作人员展示在习家店镇水田沟劳作时挖出的3件青铜器。(资料图片)
关于打草惊蛇的典故比较多,其中一个典故与十堰关系密切。
春秋时期,绞国是一个小诸侯国,但其城墙高森坚固,宜守不宜攻。楚国攻打绞国,采取正面进攻的方法,绞国依托坚固的城墙只守不出,楚国军队无可奈何。此时,楚国谋臣献上一计:可依据樵夫上山驱蛇的办法,先惊动绞国军队,再诱他们出城,一举歼灭。楚军大将采纳了这个计策,先派出一队不带武器的士兵装作樵夫,到绞国城北的山中砍柴,故意惊动绞国城防力量,绞国军队赢取了暂时的胜利。第二天,绞国集中优势兵力,再一次到山里捕杀楚国“砍柴人”,而这时楚国早已设下埋伏,成功将追杀“砍柴人”的绞国军队全歼。随即,楚军将士横空出世,顺利攻克绞城,灭了绞国。
绞国见于文献记载,最早是在战国初年成书的《左传》中。据记载,公元前701年,绞国曾与郧(今湖北安陆市境内)、随(今湖北随州市)、州(今湖北监利县境内)、蓼(今河南唐河县境内)等国结成联盟对抗楚国,此后楚人出于报复而伐绞,取得胜利。
绞国都城很可能在丹江口习家店镇
上世纪六十年代,学者韩国筹在《左传分国集注》中指出,“绞国”在今湖北郧县;而另一名专家石泉在1988年出版的《古代荆楚地理新探》中认为,“绞国”当在今谷城县境。虽诸说并立,但都有一个共同点,即古绞国大体位于鄂西北的汉水中上游地区,在十堰一带。
古绞国遗址究竟在哪儿?如今,多数专家将目光投向了丹江口市习家店镇。这里不仅有左绞村和下绞村的名称,考古人员还在下绞村发现了周代遗址,采集的遗物均为陶片。考古人员据此分析,下绞遗址的上限时代为西周中期,下限为战国,是一处延续时间较长的周代遗存,这与古籍记载的绞国时代吻合。
在这里,还有一条由东向西流淌的名叫下河的小溪,将左绞村和下绞村串在一起,丹郧公路从两村南岸山坡上经过。从下绞村到汉江边有6公里左右距离。在以水路交通为主的古代,这里的交通也算方便。
作为自然村落的下绞村,传说是古绞国的都城所在。在下河的北岸,东轱辘山的东面,是乔家坪。在乔家坪的背侧,有一道山岭,约300米长。岭上地势较平坦,当地群众称之为“跑马场岭”。再往东南,在左绞村,有名“东头”“西头”之地,当地群众又称“东宫”“西宫”。当地老人介绍,下绞附近的乔家坪应该是古绞国所在地,早年还有城墙,现已被毁,他小时候还在那里挖出过古物。
这些调查结果为绞国的研究提供了有益线索,但苦于缺乏相当等级的文物来佐证。时间转到2002年,习家店镇农民在水田沟劳作时挖出3件青铜器。经专家初步认定,系春秋时期的簋、鼎、盘,为追寻古绞国神秘的身影提供了有力的实物证据。(文、图/记者 朱江 编辑:柚子)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