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是一个不断重塑的过程(就是不停的打碎自己)

文 | 子木半月

上个‬周末,《五十公里桃花坞第二季》迎来了暖心收官。

自开播以来这档主打社交话题的治愈系慢综,就一直长居文娱热搜榜。

有人说这个节目很荒诞,但荒诞中总有某句话,某个观点能戳中你的“心巴”。

最后一期背采中,“坞民们”总结了自己的成长感悟,也留下了引人深思的寄语。

辣目洋子说:“其实我这次收获了成长,打碎了之前的自己,在重建的过程中,让我内心得到了成长。”

人生是一个不断重塑的过程(就是不停的打碎自己)(1)

侵删

是的,人生就是如此,我们总是在不停的打碎自己,重建自己的过程中,一次次成长。

01 打碎认知壁垒,提高认知水平

《伊索寓言》中的有个故事,讲的是两只狼一起到了一片草原。

一只狼很不开心的对另一只狼说:“走了这么久,都没见到一只羊。”

另外一只狼却很兴奋的告诉它:“你看,这么多草,有草的地方就一定会有羊的出没。”

还有另一个感触颇深的故事。

一群人为了抢夺一块金子,头破血流。

另外一个人,拿走了金子旁边的钻石,最后成为了富翁。

抢夺金子的人,不知道这世界上还有比金子更值钱的东西。

不开心的狼和抢夺金子的人一样,都是受限于认知壁垒。

人生是一个不断重塑的过程(就是不停的打碎自己)(2)

我想起这样一段话:“花一秒钟就看透事物本质的人,和花一辈子也看不清事物本质的人,注定有截然不同的命运。”

人与人之间唯一的本质区别就是认知上的差异,认知就像是隐形的天梯,无形中就拉开了人与人的距离。

认知水平高的人,总能看出事物的本质,能够抓住机遇,越走越远。

而认知水平低的人,容易受限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中,被困住不前。

作家水木然在《深层认知》中写道:“认知,是未来社会的核心资本。”

打碎原有的认知壁垒,多读不同领域的书,多接触不同层次的人。

突破认知局限,提高认知水平,才能掌握未来。

02 打碎固化圈层,与优秀的人同行

心理学家罗伯特曾在《影响力》一书中提出“社会认同倾向”的概念:人们总是“根据周边人的思考和行动方式”去思考和行动。

简单来说就是人们常说的“从众”心理。

孟母为了给孟子营造一个好的学习圈子,有了《孟母三迁》的典故。

人生是一个不断重塑的过程(就是不停的打碎自己)(3)

住在墓地旁边时,孟子和小孩一起玩“办丧事”,每天跪拜哭嚎;

住在集市旁边时,孟子与附近小孩玩“讨价还价”,做起了生意;

住在学校旁边时,孟子跟着学校里的孩子看书识字,举止也变得进退有度。

孟母三次搬家,不同的圈子环境,孟子都有了不同的行动方式。

还记得几年前爆火的《我是范雨素》的作者范雨素吗?

人生是一个不断重塑的过程(就是不停的打碎自己)(4)

范雨素出生在湖北的农村,是偏远乡村的一名民办教师,因为不满足于乡村的安逸,二十岁的她想到大城市见见世面。

于是她来到了北京,几经辗转,到了五环外的“皮村”成了一名育儿嫂。

空闲时间,她没有像别的育儿嫂一样凑在一起聊聊家长里短。

而是参加了皮村“工友之家”的文学小组。

在文学小组,她练习写作,与志同道合的朋友探讨文学。

写出了《我是范雨素》这篇文章,从而爆火,实现了她的文学梦想。

范雨素从偏远的乡村到北京,又从一名育儿嫂到文学作家,是因为她一直在突破自己的固化圈层。

清华大学教授李稻葵先生,曾告诫他的学生:“义无反顾,认定自己,然后想方设法找到你要奋斗的那个圈子,你会跟着这个圈子不断的往上走。”

一根绳子,与白菜绑在一起,它就是白菜的价值;与螃蟹绑在一起,那它就是螃蟹的价值。

人生也是这样,你生活的圈子,决定了你人生的走向。

和勤奋的人在一起,你不会懒惰; 和积极的人在一起,你不会消沉;

与智者同行,你会不同凡响; 与高人为伍,你能登上巅峰。

只有不断的打碎圈层,与优秀的人同行,人生才会不断的向上走。

03 真正强大的人,都敢于重建自己。

“人生是从繁复的经历中攫取精华,重建自我,而不是拒绝成长,自甘堕落。”

老鹰是世界上寿命最长的鸟类,但是它的成长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它一生中有一次漫长的重建自己的历程。

人生是一个不断重塑的过程(就是不停的打碎自己)(5)

老鹰活到四十岁的时候,爪子开始老化,无法有效的抓住猎物;喙变得又长又弯,无法正常进食;羽毛也开始变得又浓又厚,难以展开翅膀。

这个阶段,它没有选择等死,而是选择重建自己,获得新生。

这段时间的老鹰十分煎熬,它必须不停的击打岩石,让喙脱落;

等待新长出来的喙,把指甲一个一个的拔掉;

再用新的指甲,把羽毛一根一根的拔除;

再然后,它还要经历漫长的五个月,等待新羽毛的长出。

五个月后,老鹰完成的它的自我重建,重新获得了30年的生命,再次在空中展翅翱翔。

老鹰之所以是百鸟之王,统治了整片天空,源于它敢于重建自己,获得新生的勇气。

人生亦是如此,所有强者都是经历一次次的打碎重建后,才登上了更高的领域。

重建自己的过程,可能很痛苦,但是经历过后,就会收获更好的自己。

“你最强大的敌人从来不是别人,而是昨天的自己。”

时代的车轮滚滚向前,当你发觉自己的能力跟不上快节奏的时代时,不妨打碎曾经的自己,重建一个新的人生。

04

人生匆匆,转眼到了中年,回头审视自己才发现,除了年纪的增长,人生毫无成长。

今天的生活源于你昨天做了什么,明天的生活源于你现在做了什么。

林清玄说:“人也要像珍珠贝一样,养成重塑伤口的本事,转化生命的创伤,使它变成美丽的珍珠。”

我们要有痛定思痛后,重新出发的勇气

打碎固化的认知,打碎固有的圈层;

多与优秀的人同行,坚持自我完善;

在重建自己的过程中,一次次成长。

点个在看,与朋友互勉。

#五十公里桃花坞#​​#成长#​#写作##创作挑战赛#​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