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不打烊暖心过大年(我们这样过大年)

禁燃烟花爆竹 让年味更清新

“新年到,穿新衣,戴新帽,贴春联,挂灯笼……”2月3日,平桥区台北城上城小区的秦女士家中电视上播放着热闹的童谣,孩子们换上新衣服,戴上新帽子,家门口挂上大红灯笼,正准备出门拜年去。

“耳边噼里啪啦、轰轰隆隆声少了,空气中也没闻到呛人的气味,这都是禁燃禁放烟花爆竹的功劳。”秦女士笑称,“今年过年安静了许多,年味更清新了!”

记者从市环境攻坚办获悉,春节期间,我市严格执行烟花爆竹禁燃禁放工作,持续不断开展暗访督察,对于运输、销售、燃放烟花炮竹的,将严肃处理。目前,我市空气质量整体平稳,主要污染物浓度受烟花爆竹影响情况较小。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对于禁燃禁放烟花爆竹,多数市民表示理解和支持。

56岁的市民李先生,说起有关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话题,认为自己经历了一场观念上的转变。李先生说,其实过年可以通过许多方式找到快乐,给父母做顿年夜饭,和朋友们一起出门去转转,不是非要燃放烟花爆竹才有过年的感觉。

“往年过年,特别是到了除夕零点,炮声不绝于耳,家里有小孩老人的,难免会受影响。”市民张先生说。

“终于不用再被清晨乃至半夜突然炸响的烟花爆竹声折磨了,也不用担心会被马路上突如其来的火光吓得心惊肉跳了。”市民刘女士表示。

在医院工作多年的张强也表示:“过去,因为燃放烟花爆竹导致崩伤、烫伤和烧伤的事故时有发生,并且燃放烟花爆竹带来的空气污染会诱发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

烟花易逝,污染难除,守护好信阳的好山好水好生态,就是守护住了金山银山。希望广大市民,从我做起,拒绝燃放烟花爆竹,过一个绿色环保的快乐春节。

文:信阳日报全媒体记者 李浩

“文化年货”备得足 市民直呼“很得劲儿”

春节不打烊暖心过大年(我们这样过大年)(1)

市民在“大别山生物多样性标本展”处合影

“新年观展,学知识,涨见识。这新年头一天,过得有意义!”大年初一,市民王宇博带着4岁的儿子来到市博物馆“开眼界”,父子俩直呼“得劲儿”!新年伊始,不少市民在严格落实疫情防控要求的前提下,来到市博物馆打卡,在沉浸式漫游中,欣赏大别山珍惜动植物标本。

目光转向同样是大年初一即暖心开放的市图书馆——新年伊始,热爱阅读的市民选择在浸润书香的图书馆开启新年新篇章。在图书借阅区,不少读者捧书品阅,尽享文化大餐。

春节不打烊暖心过大年(我们这样过大年)(2)

市民在市图书馆沉浸阅读

为了将“文化年货”送到更多家庭,市图书馆、市博物馆同时开启线上、线下并行的活动方式,让市民足不出户也可尽享文化盛宴。

市博物馆春节期间推出的首个线上展,首日浏览量就突破1万人次,为疫情中的信阳人民奉上了一道丰盛的文化盛宴。1月30日,市博物馆推出线上数字藏品,信阳博物馆镇馆之宝——博山盖铜樽,为广大文物爱好者提供线上购买专属限量版数字藏品服务,满足收藏者的文化需求,让文物“活”起来、“动”起来。

春节不打烊暖心过大年(我们这样过大年)(3)

市民在市博物馆观展

为丰富人民群众春节期间的精神文化生活,营造欢乐、喜庆、祥和的节日氛围,市图书馆依托馆藏资源和线上资源,面向广大读者开展“美好生活∙乐享信阳”系列公共文化服务活动,内容涵盖知识竞答、新年书单、阅读打卡、微信展览等,形式多样,年味十足,陪伴广大市民悦享新春!

文图:信阳日报全媒体记者 李亚云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