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素问至真大要篇(素问理解之五十知天命)
《素问》:今时之人,年半百而动作皆衰者,时势异耶?人将失之耶?
时:《说文解字》:四时也。
势:《说文》盛权力也。
之:出也。象艸过屮,枝茎益大,有所之。一者,地也。凡之之属皆从之。说文解字注:出也。段注:引伸之义为往。茎渐大,枝亦渐大。势有日新不已者然。
现在的人不到五十岁动作起居便颓丧极了,这是古今时势的差异呢?还是人们失了调摄之法呢?
古人在每个年龄段都有不同的称谓,以男子为例:
10岁称幼学。《礼记·曲礼上》:人生十年曰幼,学。古文无标点,则截取幼学作为十岁代称。
20岁称弱冠。《说文》里:冠,弁冕之总名也。谓之成人。《礼记·曲礼上》里:男子二十冠而字。是举行冠礼,并赐以字。二十岁也称‘弱冠之年’。
30岁称而立。指年至三十,学有所成了。
40岁称不惑。《论语·为政》:四十而不惑。《论语·子罕》: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也指遇事能明辨是非不疑惑。后以不惑为四十岁代称。
50岁称知天命。《论语·为政》: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正义》:知天命者,知己为天所命,非虚生也。
60岁称花甲。我国古代用干支记时间,十天干和十二地支按照顺序配成六十个单位,称六十甲子,六十甲子纳音称六十花甲子。这种记法用到人的年龄上,六十年正好循环一次,所以六十岁也称花甲。
70岁称古稀。杜甫诗: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后人依此诗将七十岁称古稀之年。
80岁90岁称耄耋(mao 4die 2)。《盐铁论·孝养》:七十曰耄。《礼记·曲礼》:八十九十曰耋。
古书记载有所不同,后人统称八九十岁为耄耋之年。
100岁称期颐。《礼记·曲礼上》:百年曰期颐。期,朱熹:周匝之义。即转过一圈了,谓百年已周。颐,谓当养而已。即生活起居使人养护。所以期颐之年指百岁。
孔子五十学《易》,不只是说五十岁,因河图之合皆五,洛书之合皆十,明五十为天地之心。孔子所说的五十学《易》也有明河图洛书之意。不明河图洛书五十之意也无法学好《易》。《系辞》曰:大衍之数五十,可见孔子将五十看得如此重要。孔子学《易》乃知天命,知其有得,而自谦言无大过。则天所以生己,所以命己,与己之不负乎天。顺天而行,即顺自然而行,不逆天即不违背自然规律,故以知天命自任。命者,立之于己而受之于天,圣人所不敢辞也。
如人生百年是圆形,过圆心从上到下画出圆的直径,出生是底点,五十正是过圆心直径的最顶点,身体的上坡路已经走完,再继续走就是下坡路,如大自然的春夏秋冬一样,春夏的生发茂盛时期已过,衰退时期自然会来临,如果不能尽量排除时势的影响,也没有正确的调养之法那很难走到百岁。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