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不是乞求和施舍(爱不是觊觎而是给予)

爱不是乞求和施舍(爱不是觊觎而是给予)(1)

题记:“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蝶恋花》柳永

(1)金兰之交

前几天,表妹跟我说,她最近被一个好友折腾死了。

这个好友是她的大学同学,人长得是个“冰冰”脸,脾气却不太好,跟宿舍里的人相处得不太愉快,成天1VS3撕逼(宿舍总共四人),甚至一度还闹到自杀(被窝里囤了十几盒安眠药,而且还是纯进口的)。

(2)血浓于水

在韩国电影《母爱》里,著名导演奉俊昊呈现了一个“伟大而有献身精神的母亲”:她那强烈而偏激的爱,以及在这份厚重的亲情下面,所深藏着的控制欲。

正是因为这种畸形的溺爱,最终造就了儿子泰宇的“停止发育”:

身体虽然在不断长大,但智力似乎永远停留在了小时候,鄙弃了独立人格,以满足对母亲的依赖和顺从......而这正是导演想通过电影所表达的:

“我看到了伟大的母爱中的控制。”

对此,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应该都不会陌生。从小到大,有多少人是在口口声声的“为你好”的绑架下长大的。

据报道,当下的小朋友背负着太大的压力,而且有百分之五十的来自于父母,来自他们所谓的爱和期望。

随后,在变成大朋友的过程中,又会陆续面对高考志愿填报、毕业就业方向以致恋爱对象选择的层层压力。

君不见,租个爱人回家过年的故事随处可见,催婚催到自杀的新闻更是比比皆是。

为什么爱会变成压力,甚至成为逼死儿女们的诱因?

那都是因为,这里所谓的爱,都不是那么纯粹,本质上是一种畸形的期待:

期待儿女早日找个归宿传宗接代,而浑然不顾其是否合适;

期待儿女找个稳定工作衣食无忧,而不是支持其对理想的追逐;

甚至如电影《母爱》里的那个母亲那样,仅仅是一种骇人听闻的控制欲而已。

此外,养儿防老在我们国家,依旧是一个普遍的观念。诚然,百善孝为先,但如果只是为了老有所依,这何尝不是一种赤裸裸的功利主义?

须知道,培育孩子本身就是家长的义务,你为何要把义务绑架到莫须有的回报中去?

所幸的是,随着更加开明的80/90后成为家长,越来越多的孩子,在得到爱的同时,也得到了尊重,能够更加野蛮而自由地生长。

对孩子而言,我们不再是压力的源泉,多的是陪伴,做孩子的大伙伴,亦师亦友,鼓励多过责备,护栏多过枷锁,而且一旦成年了,就任由孩子去勇闯天下

爱不是乞求和施舍(爱不是觊觎而是给予)(2)

(3)相濡以沫

据某知名相亲网站统计,在失败的婚姻里,大概有9%的是因为小三介入,而有40%以上的是因为觉得对方不够爱自己,继而产生矛盾,最终导致婚姻破裂。

也就是说,我们总喜欢提前设定,对方会怎么样。总觉得自己付出了,就一定要获得回报,要不心里就不平衡。对此,印度著名的灵性导师·克里希那穆提曾说过:

自由与爱是并存的,爱不是一种反应,如果我爱你是因为你爱我,那么这只是交易,爱变成了在市场上被卖的东西,那显然不是爱。爱是不求回报的,甚至不感觉你给予了什么,只有这种爱,才能是你自由。

也就是说,爱情不是天平,既然选择了爱对方,就应该不计回报地给予。不想爱了,就停一停,收一收,甚至转身离开。

记得几年前,我有一个同事,是一个刚毕业没多久的女孩。有一阵子,她对我非常好,上班总给我买很多零食,牛奶,巧克力,下了班也等我回去,有时候地铁人多,她宁愿陪我坐多几个站再绕回去....

我跟她说过很多次,我不喜欢你这种类型的,你也不要对我这么好了。最主要的是,我有心上人了。

谁知道她这样说,我对你好,是因为我喜欢你而已,跟你没关系啊——当然,你要是能被我感动,就再好不过了。

如你所知,这样的爱,是如此的洒脱,惬意,一如歌德的诗《我爱你,与你无关》,不带任何觊觎,颇有侠女气质,恰似《武林外传》里的祝无双:

虽然一直恋着吕秀才,但只是不断地给予和付出。直到后来,秀才选了芙蓉,便潇洒离去,留下一句:“有些人血里有风,注定要一生漂泊。”

爱不是乞求和施舍(爱不是觊觎而是给予)(3)

(4)爱是际遇

著名的作家张小娴曾经说过:

“无论你对家人、恋人和朋友付出多少,无论你做得多好,不要期望回报。

等待回报是多么寂寥?相识、相爱、成为家人,都是今生的因缘。

尽了自己的责任就是惜缘,你是这样流着泪狠狠地珍惜过,无愧就好;惟其如此,你才不会失望和伤心,也才不会抱怨。 ”

也就是说,不论是友情、亲情还是爱情,只要用心给予变好,不要过于期望回报,因为你不是在做生意,搞投资,买股票.....你付出的是一棵真心,一段真情,不需要考虑太多的投入产出比。

佛家有曰,花开花谢,因缘际遇。意思是说,正如花开花谢一样,缘分也是有定数的,不能过于强求。

最后,想特别补充的一点是,无论是友爱还是恋爱,也不管是小爱还是大爱,哪怕再弥足珍贵,都只是人生里的部分际遇而已,替代不了你那广阔的人生,一如席慕蓉在《际遇》中所说的那样:

在馥郁的季节

因花落

因寂寞

因你的回眸

而使我含泪唱出的

不过是

一首无调的歌

却在突然之间

因幕起

因灯亮

因众人的鼓掌

才发现我的歌

竟然是

这一剧中的辉煌

沈万九:简书签约作者,代表作《做一回久违的自己,勿忘初心》。

年度力作《做更耐撕的自己》即将上市,敬请期待。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