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台山僧人相片(情境体验剧又见五台山)

作者:巴图

在五台山游览期间,晚上观看了大型佛教情境体验剧《又见五台山》,感觉特别震撼。

五台山僧人相片(情境体验剧又见五台山)(1)

五台山僧人相片(情境体验剧又见五台山)(2)

《又见五台山》是著名舞台剧导演王潮歌的作品,于2014年09月19日在山西五台山首演。千余法师祈福开启了这部佛教情境体验剧的首演仪式。

五台山僧人相片(情境体验剧又见五台山)(3)

五台山僧人相片(情境体验剧又见五台山)(4)

在剧中,观众们看到,佛教在五台山如何与今天的生活结合在一起,与普通人的生活故事怎样融合到一起。剧中演绎着平凡人的生活琐事,映照出了每一个人对生活的感受与思考。观众们与剧中人一同经历时间的流逝,一同感悟生活的禅思,一同以别样的视角体会五台山所蕴含的智慧。王潮歌认为,“佛教在中国不仅仅是信仰,它是我们文化中的一部分,是流淌在我们血脉中的一部分。无论你信不信佛,我们每个人在生活中,都会产生与佛教相关的行为。”

五台山僧人相片(情境体验剧又见五台山)(5)

五台山僧人相片(情境体验剧又见五台山)(6)

约90分钟演出过程中,180个演员通过一直在旋转的舞台演绎了人生百态。绮丽的旋转虚幻空间,近200米长的舞台阔度构成了此剧视觉亮点。观演时观众从室内情境体验区穿梭到360度全景旋转舞台区,经历人生百态和佛祖点化。

五台山僧人相片(情境体验剧又见五台山)(7)

五台山僧人相片(情境体验剧又见五台山)(8)

为把这一演出做成驻演项目,五台山还专门建造了一个剧场风铃宫,长131米、宽75米、高21.5米的空间能容纳1600名观众,由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院长朱小地和王潮歌共同设计完成。

五台山僧人相片(情境体验剧又见五台山)(9)

五台山僧人相片(情境体验剧又见五台山)(10)

看点一:形似无“台”,处处是台。《又见五台山》将整座“五台山上”当做了流动的舞台,而演员不仅就在观众的身边,还会巧妙地与其进行交流和互动。

五台山僧人相片(情境体验剧又见五台山)(11)

看点二:观一场演出,思人生一世。当人们来到五台山,来到这个两千五百年历史古老的寺庙群中,我们更多的不是观寺庙,不是朝山拜佛,更多要做的是思考人生。

五台山僧人相片(情境体验剧又见五台山)(12)

看点三:不仅有感动,还要去深思。《又见五台山》讲了一个什么概念,一天、一年、一生、一念。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这个宇宙之中,我们的宇宙由时间和空间构成。

五台山僧人相片(情境体验剧又见五台山)(13)

看点四:中国首部佛教主题情境剧。以五台山佛教典故、仪规为基点,融合特效音乐和互动体验,以全新的艺术表现形式展现五台山博大精深的佛教文化。

五台山僧人相片(情境体验剧又见五台山)(14)

进入剧场,一个大大的"净"字将秩序一下变得井然,没了噪杂之声,脚步也变得轻之又轻,闻着檀香味、伴着念经声、置身佛光中我们像换了一个人,换了另一种活法——暂且放下名利,了切生死,没有烦恼,离苦得乐……

五台山僧人相片(情境体验剧又见五台山)(15)

以上为进场前手机拍。演出正式开始,在不开闪光灯、不影响他人的情况下,相机又拍了些照片。

五台山僧人相片(情境体验剧又见五台山)(16)

佛教在中国不仅仅是信仰,它是我们文化中的一部分,是流淌在我们血脉中的一部分。无论你信不信佛,我们每个人在生活中,都会产生与佛教相关连的行为。当人们来到五台山,来到这个有两千五百年历史古老的寺庙群之中,我们更多的不是参观寺庙,不是朝山拜佛,我们更多要做的是思考人生,思考我们每天应该用什么样的心境去理解这个世界,去理解他人。而更为重要的是通过这种理解,能够让我们内心平静、能够让我们生活美满,能够让整个世界变得和谐。

五台山僧人相片(情境体验剧又见五台山)(17)

我们说“菩萨保佑”,其实不完全是想要菩萨保佑那些好的事情、我们希望的事情到来,或者保佑那些坏的事情、我们不希望发生的事情不要降临。我们所祈求的,是当好事到来时,我不过于惊喜,而当坏事降临时,我能够平和应对。真正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五台山僧人相片(情境体验剧又见五台山)(18)

我们拜佛,除了要拜一个叫文殊的菩萨,一个叫释迦摩尼的佛,更重要的是拜我们自己在非常短暂的人生岁月里,能够尊敬时间、尊敬生命本身、尊敬他人、更尊敬自己。这可能就是数千年香火不断的原因,更是我们今天在这里做《又见五台山》的原因。

五台山僧人相片(情境体验剧又见五台山)(19)

五台山有两千五百年的历史,对佛家文化的传承、对佛教经卷的解读,过去的人们做了非常多。但对于今天的人来说,我们的观点在哪里?我们的解读在哪里?我们的贡献又在哪里?《又见五台山》正是完成这样一个使命。

五台山僧人相片(情境体验剧又见五台山)(20)

我们走进剧场,会认识一个叫曹慧芬的女人,认识一个叫小刘的送快递的小伙子,会认识许许多多仿佛生活在我们身边的人。我们所期待的,是佛教在五台山怎么与今天的生活结合在一起,怎么样讲述人生的故事,而不仅仅是阐述佛理。

五台山僧人相片(情境体验剧又见五台山)(21)

剧情分两大篇章——诵经篇和祈福篇。从诵四部经卷开始。我没诵过修过,很难记住经卷的名称。只能体会到:让我们得欢喜;让我们受护佑;使我们消业障……用演艺来详解各部经的内容,缘起和功德。

五台山僧人相片(情境体验剧又见五台山)(22)

五台山僧人相片(情境体验剧又见五台山)(23)

印象最深的片段是:卖煎饼的曹慧芬与生病在家的富贵女相互羨慕,阐述人生的苦不是真的苦,是羡慕别人的幸福。只有得到解脱放下将会快乐一生。佛法像沐浴光芒一样能净化心灵,消除困惑,得到自由。但愿修行者都能如愿。

五台山僧人相片(情境体验剧又见五台山)(24)

五台山僧人相片(情境体验剧又见五台山)(25)

五台山僧人相片(情境体验剧又见五台山)(26)

五台山僧人相片(情境体验剧又见五台山)(27)

五台山僧人相片(情境体验剧又见五台山)(28)

五台山僧人相片(情境体验剧又见五台山)(29)

祈福篇——观大殿恭请法师恭请文殊本尊像。然后诵大悲咒,在诵经声中,从我们头顶过去印有二百多尊佛像的黄绸缎……从我们头顶过去经卷……此情此景,我也感到了无比的快乐,发自内心的幸福溢满心房……我相信,这是佛法的力量,更是文殊菩萨开悟的普渡……

五台山僧人相片(情境体验剧又见五台山)(30)

五台山僧人相片(情境体验剧又见五台山)(31)

我最喜欢和感动的是祈福篇。其实绝大多数人拜佛存有功利心,都想得到佛的保佑加持,在实现自己的理想目标中,总想求得佛在冥冥之中助上一臂之力!我感觉这是人们亲近佛朝拜佛的一个重要因素,这也是我们这些普通的芸芸众生最朴素最自然最真实的情感。

五台山僧人相片(情境体验剧又见五台山)(32)

五台山僧人相片(情境体验剧又见五台山)(33)

五台山僧人相片(情境体验剧又见五台山)(34)

五台山僧人相片(情境体验剧又见五台山)(35)

五台山僧人相片(情境体验剧又见五台山)(36)

风铃恭送我们离场。离开为的是下一次的"又见"——又见五台山,仿佛又见一百年的风雪,又见五百年的苍柏,又见一千年的经卷,又见二千年的五台山,又见前生的我,又见来世的你,又见修行者的匍匐,又见护法者的普渡。一遍遍净化着心灵,仿佛一道光驱散眼前的迷障,以无碍的视野换来无比澄明的心境……

五台山僧人相片(情境体验剧又见五台山)(37)

五台山僧人相片(情境体验剧又见五台山)(38)

洛阳摄影网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