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接收来自外太空的信号(科学家曾将1根2万米的金属线送上太空)

自从拥有了强大的航天科技之后,人们就经常把一些奇奇怪怪的东西送上太空,比如说玩具、唱片甚至是跑车,今天我们要讲的是,在1992年,科学家曾将1根2万米的金属线送上太空,大家不妨来猜猜他们想干啥?

我们都知道,地球有一个很强的磁场,正是有了它,地球的大气层才不会被太阳风“吹走”,我们还知道,根据电磁感应原理,当导体在做切割磁场的磁感线的运动时,这个导体两端就会产生感应电动势,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它处于一个闭合电路中,那么就会产生电流(这就是发电机的基本原理)。

科学家接收来自外太空的信号(科学家曾将1根2万米的金属线送上太空)(1)

将这两点联系起来,我们就很容易联想到一个问题,那就是地球磁场能发电吗?从理论上来讲,地球磁场确实是能用来发电的,但正所谓“事实胜于雄辩”,虽然这在理论上行得通,但是不做个实验来确认一下,这个推测始终不是太让人信服。

看到这里相信大家已经猜到了,事实上,为了对这个假想进行验证,在过去日子里科学家曾用卫星做了一个实验,而在1992年,科学家将1根2万米的金属线送上太空,正是这个实验中的一部分。那么这个实验结果怎么样了呢?下面我们就来介绍一下。

科学家接收来自外太空的信号(科学家曾将1根2万米的金属线送上太空)(2)

实验的思路非常简单,就是在卫星和航天飞机之间拉一条的金属线,然后再从航天飞机上拉一条金属线进入地球大气的电离层,这样就形成了一个通路。当它们运行在绕地轨道上时,这条金属线就可以因为切割地球磁场的磁感线而产生电流,再通过相关检测,科学家就可以知道这样做到底能不能发电,以及能够发多少电。

这个实验说起来容易,真正要做其实是很难的,大约在1970年代这个计划就被提了出来,但一直到1992年才得以实施。这个被命名为“绳系卫星系统”(Tethered Satellite System ,简称TSS)的任务由“亚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执行,然而在执行任务的过程中,这根2万米的金属线仅仅放出了200米左右就卡住了,导致了该任务没有成功。

科学家接收来自外太空的信号(科学家曾将1根2万米的金属线送上太空)(3)

尽管如此,科学家还是在金属线上检测到了大约3A的电流,这就证明了地球磁场确实是能发电的。由于这次实验不太成功,在4年以后,也就是1996年,不甘心的科学家们又将这个实验重复了一次。第二次任务由“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执行,刚开始的时候一切顺利,但令人郁闷的是,在航天飞机成功地释放出了卫星之后不久,它们之间的金属线就断了……

虽然第二次任务算不上是圆满成功,但是和第一次任务相比,此次任务给人们提供了更多的数据,科学家据此得出,地球磁场不但能发电,而且在实验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以及电流转换速率还比预计的高出了不少,在最高峰的时候,其功率可以达到3500W。

科学家接收来自外太空的信号(科学家曾将1根2万米的金属线送上太空)(4)

我们可以看到,这种程度的发电量显然不适合用来当作常规的电力来源,其实科学家也并没有指望利用地球磁场在太空中发电,而人们之所以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来完成这个实验,是因为科学家希望在未来能够反向利用这个现象,从而实现人造天体在近地轨道上的加速和减速。

当运动的电荷在磁场中运动的时候,磁场就会对其产生一种力,这种力被称为“洛伦兹力”,很明显,如果验证了地球磁场能发电,那么就说明了地球磁场也会对其中的运动电荷产生相应的洛伦兹力。

科学家接收来自外太空的信号(科学家曾将1根2万米的金属线送上太空)(5)

按照这个原理,科学家只需要控制近地人造天体中的电流大小和方向(注:人造天体中的电流可以来自于太阳能电池板),就能够非常方便地利用地球磁场很方便地实现加速和减速,而上述实验的主要目的就是为科学家提供相关的实测数据。

顺便讲一下,这个想法虽然很不错,但因为种种原因,到目前为止这种技术并没有得到应用。

科学家接收来自外太空的信号(科学家曾将1根2万米的金属线送上太空)(6)

总而言之,地球磁场是能发电的,但是由于科技水平的限制,我们现在暂时还不能使用这种资源,也许在未来人类把太空电梯建设好了,利用地球磁场发电的方式才能得到一定的应用。


好了,今天我们就先讲到这里,欢迎大家关注我们,我们下次再见`

(本文部分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与作者联系删除)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