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灭亡后勋贵投降了吗(明朝的勋贵是什么)

明朝灭亡后勋贵投降了吗(明朝的勋贵是什么)(1)

明朝洪武时期地图

洪武元年(1368年),朱元璋于南京称帝,国号大明,年号洪武。大封诸将为公侯,部份追封为王。初封六公,其中以五大将、一大臣为开国元勋。分别为:韩国公李善长、魏国公徐达、郑国公常遇春、曹国公李文忠、宋国公冯胜、卫国公邓愈。而后又追封胡大海为越国公、战死的丁德兴为济国公,汤和为信国公、冯国用封郢国公。次年,朱元璋于鸡鸣山立功臣庙,朱元璋亲定功臣位次,以徐达为首,次常遇春、李文忠、邓愈、汤和、沐英、胡大海、冯国用、赵德胜、耿再成、华高、丁德兴、俞通海、张德胜、吴良、吴桢、曹良臣、康茂才、吴复、茅成、孙兴祖凡二十一人。死者像祀,生者虚位。又以廖永安、俞通海、张德胜、桑世杰、耿再成、胡大海、丁德兴七人配享太庙。

明朝灭亡后勋贵投降了吗(明朝的勋贵是什么)(2)

明-徐达

朱元璋在世时曾对功臣爵位封号做过规定,公、侯、伯封号中最高等级是“开国辅运”,第二等的是“奉天靖难”,第三等的是“奉天翊运”,第四等的是“奉天翊卫”。“开国辅运”顾名思义只能开国功臣享有,后来者是没资格获此殊荣的。

1399年七月,明太祖朱元璋之子、燕王朱棣在北平打出了“清君侧,靖国难”的旗号,正式起兵与建文帝的朝廷对抗。经过近三年时间征战,1402年六月,朱棣率军占领南京,建文帝在一场皇宫大火过后下落不明。“靖难之役”以朱棣获胜告终。之后朱棣就在南京登基称帝,后世称之为明成祖。

明朝灭亡后勋贵投降了吗(明朝的勋贵是什么)(3)

明朝永乐时期地图

朱棣当上皇帝后,自然不能忘记那些在“靖难之役”中为他出生入死的文臣武将。1402年九月,朱棣大赏群臣,按每个人的功绩给予相应的爵位、头衔和勋号。对明朝历史有所了解的读者想必会知道,明朝功臣能获得的最高爵位是公爵(一些人在死后会被追赠郡王爵位)。但同样作为公爵,地位却大不相同,这就得看爵位前面有没有加其他封号,以及加的是什么封号了。朱棣夺取天下打出的旗号是“清君侧,靖国难”。因此他能给功臣的最高爵位封号自然是“奉天靖难”。

不过,“奉天靖难”虽然比不上“开国辅运”,但这一封号也不是什么功臣都有资格获得的,最基本的条件就是得从早年开始就一直跟着朱棣参加“靖难”工作的人才行,那些半路投靠过来的都不算。

在获得公爵爵位的功臣中,一共有四位被冠以“奉天靖难”封号,他们是:丘福(奉天靖难推诚宣力武臣、特进荣禄大夫、右柱国、中军都督府左都督、淇国公);朱能(奉天靖难推诚宣力武臣、特进荣禄大夫、右柱国、左军都督府左都督、成国公);张玉(奉天靖难推诚宣力武臣、特进荣禄大夫、右柱国、荣国公);张辅(奉天靖难推诚宣力武臣、特进荣禄大夫、右柱国、英国公)。

明朝灭亡后勋贵投降了吗(明朝的勋贵是什么)(4)

所以,明朝的勋贵主要是国公、候、伯三种,如果前面被冠以“开国富运”或“奉天靖难”封号,其祖上必定是跟随朱元璋或朱棣打过天下的,一般这种勋贵多是世袭罔替,就是爵位可以一代一代传下去,与国同休。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