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安寺旅游攻略(霓虹灯下的清净古寺)
那是上海最为繁华的地带之一,高楼鳞次栉比。白天,人声鼎沸、川流不息;夜晚灯火璀璨、光怪陆离,这里的一切充满了现代化的摩登气息。但是,在这个被称为“魔都”的城市中,在这最繁华的南京路上,在这喧嚣的最深处,竟有这样一座庄严、典雅的存在,它就是绵延了千年的传说——上海静安寺。
静安寺全貌(图片来源:凤凰网佛教 上海佛教协会供图)
静安寺,又称静安古寺,位于上海市南京路静安区,其历史最早可追溯至三国孙吴赤乌十年(247年),是一位叫康僧会的僧人主持所建。康僧会来自西域,是康居国丞相的大儿子,单名叫会。他不恋富贵,看破红尘,立志出家当了和尚,人称“康僧会”。
静安寺山门(图片来源:凤凰网佛教 上海佛教协会供图)
康僧会于公元247年来到三国时的东吴。在建业(现南京)建立寺庙,供奉佛像弘扬佛法。不久受到孙权的信敬,并为他建佛塔,造佛寺。
寺址原在吴淞江(今苏州河)北岸,建起了一座名叫“沪渎重元(玄)寺”的佛教寺院,这就是“静安寺”的前身。唐代一度改名“永泰禅寺”,北宋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改名“静安寺”,延用至今。
静安寺格局(图片来源:凤凰网佛教 上海佛教协会供图)
静安寺总建筑面积达2.2万平方米,整个庙宇形成前寺后塔的格局,主要建筑物坐落在中轴线上,从南至北顺序为山门、丹墀、大雄宝殿、法堂、香积楼。东西两侧分布钟鼓楼、东西厢房、观音殿、牟尼殿、知恩阁、报恩阁、观景台、拜经台等。是上海最古老的佛寺。
寺内藏有八大山人名画、文征明真迹《琵琶行》行草长卷。静安区亦由静安寺而闻名于世。静安寺的建筑风格是仿宋的建筑风格,典型的代表就是斗拱的形制。静安寺的诸多佛教造像中,尤以纯银本师释迦牟尼禅定像和巨幅彩玉雕“八相成道”壁画中的佛像最为引人注目。
静安寺具有鲜明的宋代建筑特色(图片来源:凤凰网佛教 上海佛教协会供图)
静安寺之建寺,早于上海之建城。早在元代,僧人寿宁就将寺院里每一处景色吟为“静安八景”,三国时记载建寺经过的“赤乌碑”、南北朝时所植“陈朝桧”、原于神僧智严异行而流传的“虾子潭”、南宋仲依所建“讲经台”、沸井浜中突沸的“涌泉”、诗僧寿宁所筑方丈室“绿云洞”、行人取道渡吴淞江的古渡口“芦子渡”、东晋遗存防御海寇的“沪渎垒”。
静安宝塔(图片来源:凤凰网佛教 摄影:慧海)
静安宝塔(图片来源:凤凰网佛教 摄影:慧海)
然而,在漫漫历史长河中,静安寺兴亡盛衰,饱经沧桑,房屋数次倾颓,庭院几度迁徙,遗景不复存在。但有关“静安八景”的故事却流传了下来。
明洪武二年(1369年),静安寺举行6000斤铜铸大钟鸣响仪式,在屡经风雨沧桑而残存的孤寂的大雄宝殿前,恭请当时著名诗人王逢唱诵百字铭文、祈祷寺庙重铸辉煌。
上海静安寺(图片来源:凤凰网佛教 摄影:慧海)
清初以来,静安寺屡经兴废。清乾隆六年(1741年),礼部侍郎麦焕出资重修大殿。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歙县人孙思望倡议捐资重修殿堂。寺僧大海,曾将寺内被火焚余后的宋代银杏树干,雕成十八尊罗汉及一尊韦驮像于寺内供奉。清同治元年(1862),上海租界筑跑马道至静安寺,形成静安寺路(今南京西路)。咸丰年间,静安寺毁于太平天国战乱,唯余一座大殿独存。
上海静安寺(图片来源:凤凰网佛教 摄影:慧海)
清光绪六年(公元1880年),住持鹤峰法师收拾残物, 在本地乡绅李朝观等的资助下,于次年修建了山门和佛殿,落成那天,恰逢释迦牟尼佛诞辰,鹤峰法师遵照佛教仪规举行了盛大的典礼,城乡老幼四方云集, 纷纷前来进香礼佛,观光游览,同时买卖耕牛、购置农器,极一时之盛。从此,每年的农历四月初八都要举行庙会,为期三天,寺院的四周设立摊位,出售农副产品、衣服及日用品等,每日烧香的信徒及游览的观众多达成千上万人,各种车辆为之停驶。光绪九年(1883)由李朝观作记、住持鹤峰法师勒碑,《重建静安寺记》碑文今仍保存于寺内。
静安寺大雄宝殿(图片来源:凤凰网佛教 上海佛教协会供图)
“静安寺”如今矗立在上海市最繁华的中心地带,这座绵延了千载的古寺经历了盛衰枯荣,始终屹立不倒,在滚滚尘世为众生提供着一方可以安心养息的净土。一生必访的108佛教圣地之一,来上海静安寺吧,来这儿感受千年古刹的厚重沧桑,感受喧嚣闹市中独一份的清凉。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