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十二至十八回故事情节(浅谈水浒传原文之三十七至四十七回)

《浅谈水浒传》原文之三十八至四十八,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水浒传十二至十八回故事情节?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水浒传十二至十八回故事情节(浅谈水浒传原文之三十七至四十七回)

水浒传十二至十八回故事情节

《浅谈水浒传》原文之三十八至四十八

这是方便想收藏的读者

浅谈《水浒传》

(三十八)

黑旋风斗浪里白跳

且说宋江在江州,为了会上戴宗,故意不送戴宗钱财。吃贯了囚犯的戴宗,见犯人竟敢不来孝顺自己,便直接来到点视厅,向宋江索取,还出手打宋江。宋江利用这个机会和戴宗取得联系,并把吴用的书信交给了戴宗。戴宗一听到面前的人是宋江时,纳头便拜,宋江一下子从囚犯变成了座上客。二人在喝酒的当儿,一个叫“黑旋风李逵”的牢卒在和人吵闹。这是一个喝醉了就闹事并且喜用暴力的粗莽黑汉,戴宗怕他惹祸,便把他叫了上来。原来李逵找人借钱遭人拒绝,便出手打人。

戴宗把宋江介绍给了李逵。李逵拜见了他心中的大英雄宋江,宋江知道原委后,送了李逵十两白银。李逵拿这十两银子去赌,不想输了个精光。李逵一急,打了众人,并抢了赌客,又是宋江来为他善后,把抢来的银子还给人家,帮李逵还清赌债。李逵粗莽的性格,宋江倒是十分喜欢,大概宋江要的就是这种粗莽豪放的汉子。

当李逵看到宋江喜欢吃鱼时,他决定去买几尾鲜鱼来孝敬宋江。来到河边渔民处买鱼,但渔民是有规矩的,必须等到渔牙主人来时方敢开舱。李逵哪管你这多规矩,径直上船抢鱼。鱼没抢着,把人家一舱鱼全放跑了。这一下惹怒了众渔民,七八十人蜂涌上来殴打李逵,被李逵打个落花流水。主人来了,李逵自然会拳脚相见,主人在拳脚上不是李逵的对手。吃了亏的主人,引诱李逵来到船上,弄翻了船。水中的李逵可不是鱼主人的对手了,成了鱼主人猫戏老鼠的对象,把一个黑李逵一直呛在水中,李逵应是从生下来,第一次受此大辱。

宋江和戴宗大惊,再这样下去,黑旋风的鼻子就很快会沒风了。幸戴宗认识这鱼主人叫“浪里白跳”张顺,正好宋江还有他哥哥张横写给张顺的信,相打的仇家一下子成了一家人。于是大家都来到酒店,拜见了宋江。有了张顺,鲜鱼当然不会有问题了,一干人来到酒肆中尽兴豪饮。一个卖唱的姑娘赶来卖唱,惹怒了李逵,竟然动手将姑娘打昏过去。

本章节中,作者塑造了一个鲁莽得类似于无赖的李逵,喝醉了便撒泼打人,弄得无人不怕。借钱不肯大动干戈,输了不光不认账,甚至连同别人的银子也抢来据为己有。为了弄到鲜鱼,放走人家一舱鱼不说,还动手打人。即使是一个弱女子在他不顺眼时,也动手将人打伤。此处的李逵,除了以强凌弱外便是钦佩给他银子花的人。显然,在这世上,再沒有比李逵更无赖更混账的了。而宋江对李逵的鲁莽与混账却是十分欣赏,因为他知道,只要给银子,李逵便会无条件地为己所用。

浅谈《水浒传》

(三十九)

浔阳楼宋江吟反诗

女孩被李逵打昏了过来,大家尽力抢救,女孩方才苏醒。又是宋江花了二十两银子,把事情摆平。江州的浔阳楼,因唐代白居易写《琵琶行》而名声大噪,故生意特好。因为是古迹,宋江也常到此处喝酒游玩。一日,宋江因回忆往事,感概良多而多喝了几杯水酒,醉意中宋江,乘着酒意,写下《西江月》云:“自幼曾攻经史,长成亦有权谋。恰如猛虎卧荒丘,潜伏爪牙忍受。不幸刺文双颊,哪堪配在江州。他年若得报冤仇,血染浔阳江口。”又在《西江月》后写上诗四句:“心在山东身在吴,飘蓬江海谩嗟吁。他时若遂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并落款“郓城宋江作”。

在浔阳楼对面有一处叫无为军,城中有一通判叫黄文炳,常到蔡九知府府中拍马溜须,拉关系,也因此常到浔阳楼上走走。这天他来到这浔阳楼上,看到了宋江写的诗词,这可是明显的反诗,黄文炳岂能放过这能升官晋职的好机会,于是上报给了蔡九知府,并说有童谣云:“耗国因家木,刀兵点水工。纵横三十六,播乱在山东。”这中间验证了“宋江造反”。于是知府叫来两院押牢节戴宗,捉拿浔阳楼吟题反诗的宋江。戴宗一听,心中暗暗叫苦。赶快找到宋江,告诉他情况。要宋江在抄事房装疯,或能蒙混过关。

戴宗带领衙役赶到抄事房,只见宋江“披头散发,倒在尿屎坑里滚”,胡言乱语,一副疯疯癫癫的样子。于是戴宗回去交差,说宋江疯了。怎奈这黄文炳立功心切,不管宋江是真疯还是假疯,撺掇知府,抓来宋江严刑考打。宋江受刑不过,便承认自己是喝醉后所为。黄文炳又撺掇知府,将此事廪告其父蔡京,再由蔡京上奏天子,事不宜迟,越早越好。知府打发戴宗投书蔡京。

戴宗作起法术,急急向京城赶去。这天来到一酒肆,被酒肆老板用药放翻。这酒肆老板不是别人,正是梁山泊好汉朱贵。他打开戴宗的公文袋,发现了宋江在江州被抓的消息。后见此人很像军师吴用所说的“神行太保戴宗”,故用解药解了昏迷的戴宗,来到梁山,和晁盖、吴用、公孙胜一起,制订下解救宋江的方案:伪造一封蔡京的假回书,只说要把宋江秘密解送京城,再行处斩,以消除童谣的影响。等到押解宋江到半路,便带人把宋江劫下。但是当时蔡京的字是很难仿写的,一不小心,坏了大事。还有蔡京的印章也不是随便可以仿制出来的。于是梁山找来了“圣手书生萧让”与“玉臂匠金大坚”,萧让仿写别人的字完全可以假乱真;而金大坚雕刻出来的印章,仿造得也惟妙惟肖。于是以蔡京的口气,仿蔡京的笔迹要萧让写了一封回信,而蔡京的图章也要金大坚仿造出来。一切完备,戴宗返回江州。

从宋江的反诗中可以看出,宋江是一直在造反和为朝廷出力,挣个一官半职两条路中徘徊。在仕途上挣个一官半职,本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宋江挣了半世,还只是挣了个押司小吏。今又成了罪犯,仕途和自己已再无缘分,剩下的只有造反一条路可走。这条路倒可以凭自己在江湖上的关系,或许还有盼头。因而乘着酒兴,写出了自己的心里话来。

浅谈《水浒传》

(四十)

梁山泊好汉劫法场

戴宗将假书信呈给了蔡九知府,知府奖赏了戴宗。

正当蔡九知府准备遵从父命,将宋江秘密押送京城时,无为军通判黄文炳求见。知府把父亲的回信给黄文炳看时,黄文炳大呼信是伪造。他所说是伪造的理由是:图章是其父蔡京在为翰林学士时的图章,现今蔡京已是宰相,怎会拿以前的图章来用呢?这不合情理。再一个是蔡京是老子向儿子写信,决不能用自己的讳名图章的,这于礼不合。这些都是起码的常识,蔡太师不能不知道。凭这两点,书信为伪造无疑。蔡九知府马上派人把戴宗找来,严刑拷打,戴宗架不住严刑,只得招了。于是在黄文炳的建议下,决定马上处决宋江与戴宗,免得夜长梦多。办理此事的当案黄孔目,一直和戴宗很要好,见马上要杀戴宗,自己心里十分难受,但又没办法,心想能拖上一天就算上一天。于是用各种理由,把斩决戴宗宋江的日子往后推迟了五日。

再说吴用把伪造的假信交给戴宗回到山寨后,忽然省悟到这封信坏事了,理由也正是黄文炳所分析的一样。看来智多星也有犯错的时候。他马上做出了第二方案,去江州劫法场。

第六天,法场上戒备森严,蔡九知府亲临法场。这时法场的东边来了一伙弄蛇的乞丐,一直和警戒的士兵闹嚷着要进去看热闹;法场南边一伙挑夫也嚷着要从这儿过去;法场北边一伙推车的商客,也定要“挨入法场”。当午时三刻,监斩官叫道“斩讫报来”时,四边看客一齐涌动,推车商客中一人拿出小锣“噹噹噹”敲了三下,“四下里一齐动手”。正在此时,十字路口的茶楼上一彪形黑大汉,抡着两把板斧,“从半空中跳将起来,手起斧落,早砍翻了两个行刑的刽子,便望监斩官马前砍将来”。四边上埋伏的好汉都亮出了武器,呼啸而上,只杀得法场上的官兵哭爹喊娘,四散逃命,只恨爹娘少给他生了二条腿。杀红了眼的李逵,“不问官兵百姓,杀得尸横遍野,血流成河”。原来宋江在大狱时,李逵多次提出要救宋江,被宋江制止。因而一直跟到刑场,俟机救宗江。当李逵“身上血溅满身,兀自在江边杀人”时,“晁盖便挺朴叫道:‘不干百姓事,休只管伤人!’ ” 看来晁盖这位农民起义军领袖,是非观是十分正确的。因此,晁盖绝对是一位合格的起义军领袖。

大家背着宋江、戴宗向梁山方向走去,前面一条大江挡住了去路。对面倒是有数条船,阮氏三兄弟决定从水下去把船弄来。忽然江面上飞也似的驶来了三条船,每条船上坐着十几个拿武器的人。原来这伙人是李俊、张顺他们,也是准备劫法场救宋江的。大家汇于一起,来到江边白龙庙。连同李逵,一共二十九名好汉。故唤作白龙庙小聚会。

在这一章节中,作者描写智多星吴用时,吴用也会犯一些低级错误。而正是这低极错误,差点断送了宋江和戴宗性命。在描写李逵劫法场时,不光写出了李逵的勇猛、鲁莽,也写了他滥杀无辜的一面。在李逵眼中,只有哥哥宋公明一人。而天下所有人的性命只是草芥。把李逵的残忍与粗暴清晣地呈现在读者眼前。看来宋江还是特别能识人的。他多次施恩于李逵,知道李逵这个莽汉,一定会尽忠于自己的。从中也揭露了农民起义军中成份的复杂性。

浅谈《水浒传》

(四十一)

宋江智取无为军

晁盖、李逵等人救出宋江,大败官兵,加上又有了张顺、张横、李俊、李立、穆弘、穆春、童威、童猛、薛永等九位好汉的加入,势力大增。正在这时,喽罗来报,江州追兵来到。于是李逵赤条条一身,手持两把板斧,向追兵杀去。众好汉紧跟随后,杀得江州兵大败而回。江州兵回到城中,不再来追。本来可以圆圆满满地返回梁山了,但宋江十分痛恨无为军的黄文炳,因而恳请众好汉攻打无为军,杀了黄文炳,以泄心头之恨。晁盖开始虽有些犹豫,但还是答应了宋江的要求。

黃文炳自从梁山人马劫了法场,救走了宋江等人后,十分小心,家门紧闭,防备十分严结。宋江探听到在无为军中,黄文炳还有一个哥哥叫黄文烨,此人心地善良。两兄弟毗邻而居,中间只隔一块菜地。宋江就此定下计策,悄悄地弄了一些易燃物品到无为军中,到时在黄文烨那头烧上一把火,派人去叫黄文炳家的门,只说是哥哥家失火,要寄些物件到弟弟黄文炳家,骗开他的家门。晁盖他们用宋江的计策,骗开了黄文炳的家门。“晁盖、宋江等呐喊声,杀将入去。众好汉亦各动手,见一个,杀一个,见二人,杀一双,把黄文炳一门内外大小四五十口,尽皆杀了,不留一人,只不见了文炳一个。”

原来黄文炳去了江州知府府中,但还是在他回无为军时,于江中被张顺活捉。

宋江把黄文炳剥了衣服,绑在柳树上。黄文炳知自己难逃一命,只求速死,宋江岂能答应。“李逵拿起尖刀”,“便把尖刀先从腿上割起,拣好的,就当面炭火上炙来下酒。割一块,炙一块。无片时,割了黄文炳,李逵方才把刀割开胸膛,取出心肝,把来与众头领作醒酒汤。”看来,这醒酒汤也只有当头领的有“口福”品尝,下面的喽罗们是无法享用到的。

宋江杀了黄文炳一家老小,报了心头之怨,又杀死了这么多官兵,闹了二处州郡,官兵肯定会来围剿。于是,晁盖、宋江领着人马,返回梁山。在回家的道上,又在黃门山收罗了“摩云金翅欧鹏”、“神算子蒋敬”、“铁笛仙马麟”、“九尾龟陶宗旺”拿四名好汉和山寨中的三五百喽罗,梁山势力大盛。

这么多好汉聚集梁山,就必须重新排好座位,排来排去,宋江排在第二位,仅次于晁盖之后。

《水浒传》每读至此,不禁有点毛骨悚然。“来杀黃文炳一门良贱”,可见不管是黄文炳的亲属,还是在黄文炳家卖力气挣饭吃的穷苦人,还是在黄文炳家为奴为婢的下人,一个都不可能幸免。“见一个,杀一个,见二人,杀一双……”而宋江为报怨,一刀一刀割了黄文炳身上的肉,烤炙着吃。肉割完了,再把心肝刳出来,当醒酒汤。我想如果成天和这么些人混在-起,还能有人性吗?

宋江从法场上被解救出来后,为解个人仇怨,竟然要求众好汉留下,攻打无为军,杀黄文炳。这儿可是在离梁山泊几百里的江州,稍不留神,就会被官兵剿灭。宋江为了报一己之私怨,不顾众好汉之安危,也见证了宋江的自私。在杀黄文炳一家时,也并没见宋江提出,其中在黄家为奴为婢的穷苦人不杀,可见宋江决不是良善之辈。宋江无尺寸之功,一到梁山就坐到梁山第二把交椅上,能否服众是有疑问你。看来梁山的座次也是凭义气排定的。

浅谈《水浒传》

(四十二)

宋公明遇九天玄女

宋公上了梁山,坐上了第二把交椅,应该说也是如愿以偿了。但宋江毕竟是宋江,考虑比别人要多上一层。自已在江州犯下了滔天大案,不可能不累及父亲与弟弟,因此他决定要回郓城县把父亲与弟弟接上梁山。不管梁山兄弟怎么劝阻,也也没有能阻挡住宋江回家接父亲与弟弟的决心。

宋江早行晚行,来到了宋家庄。肯定不可能在大白天进庄见父亲与弟弟,他躲在林子里,一直到晚上,才从后门敲开了宋家的门。弟弟宋清一见是哥哥,大为吃惊。他要宋江赶快离开,说县中派了一二百个士兵在巡逻,为的是防止宋太公与宋清逃跑,只等哪天来拿取。还要宋江回梁山,请晁盖派兵来搭救。宋江闻言大惊,当下就向梁山方向回走,但还是没躲过官府的耳目。为了躲避追兵,宋江躲进一庙中的神厨内。追兵也追到了庙中,但只要挨近神厨,便就有一阵阵怪风吹来,飞沙走石,煞是吓人。追兵以为是惹怒了神明,赶快离开。

吓坏了的宋江,忽然看见有两位仙女,将自己引入一座宫殿中,说是娘娘召见星主。在宫殿中,娘娘赏赐了宋江三杯美酒和三颗仙枣。为了礼貌,宋江将枣核吐在手心中。临了,娘娘赐给了宋江三卷天书,并下法旨:“宋星主,传汝三卷天书,汝可替天行道为主,全忠仗义为臣,辅国安民,去邪归正……”并要他记住四句话:“遇宿重重喜,逢高不是凶。外夷及内寇,几处见奇功。”忽然,宋江被二位青衣一推,倏地惊醒,却是南柯一梦。自己睡在庙中神厨内,三卷天书尚在,吐的枣核仍握在手心中。一看此庙,却是九天玄女娘娘庙。

宋江正在恍惚间,忽然听到喊声连天,只见梁山好汉杀了过来,官兵四散逃命,都头赵能也被李逵一斧劈死。原来这是智多星吴用怕宋江有所闪失,派来接应宋冮的人马。梁山好汉并把宋太公和弟弟宋清,一并接上了梁山。这样,宋江可以安安稳稳地在梁山当头领了。

这九天玄女娘娘赐给宋江的三卷天书,绝对是宋江能当上梁山首领的资本。如果没这三卷天书,宋江论智慧不及智多星吴用与入云龙公孙胜,论武艺在梁山所有人之下,在这以凭拳头与智慧为资本的梁山泊中,宋江又凭什么能服众?而玄女娘娘给宋江的法旨是“汝可替天行道为主,全忠仗义为臣,辅国安民,去邪归正”,故宋江所掌管的梁山,势必会成为统治阶级的爪牙,镇压与自己一样,被统治阶级压迫得无路可走“替天行道”的好汉。而梁山好汉们的结局,也因此被定了下来。

浅谈《水浒传》

(四十三)

黑旋风沂岭杀四虎

梁山自宋江接来了宋太公,因而引起了公孙胜与李逵,都有了接母亲上山的想法。公孙胜回家接母,晁盖、宋江是放得下心的。但李逵

一个人去接老母上山,宋江放心不下。因此和李逵约法三章:直接去,不许喝酒;只能李逵一个人去,接到母亲后,马上悄悄回来;不能带那两把人人认识的板斧。李逵一一答应。

李逵离开梁山,径直向老家奔去。宋江不放心,找来了李逵的同乡朱贵,随在李逵的后面,暗中保护李逵。

李逵来到沂水县地界,见一群人围着在看官府布告。有人念道:“榜上第一名正贼宋江……第三名从贼李逵,系沂州沂水县人”。李逵正听得入神,忽然背后有人把他栏腰抱住,叫道:“张大哥,你在这里作甚么?”李逵一看,原来是朱贵。朱贵把李逵带到弟弟朱富的酒店里,要李逵赶快接来母亲,早点上山。

在路上,李逵碰到了一个假冒自己“黑旋风”名号的打劫人,叫李鬼。当李逵要杀李鬼时,李鬼骗李逵,说自己打劫,是因为家中有一个九十多岁的老母要赡养,李逵饶了他。后来在李鬼家中,竟发现李鬼家中只有妻子而无老母,愤怒的李逵杀了李鬼,但李鬼的妻子却逃跑。

李逵来到家中,母亲眼睛已瞎,坐在床上,哥哥李达不在家。李逵骗母亲说,自己当了官,来接母亲享福。正在此时,哥哥李达回家,见弟弟李逵,大骂弟弟当了强盗,连累自己。骂完便折了出去。李逵见哥哥出去,怕夜长梦多,给哥哥留下一锭五十两的大银,背着母亲就走了。李达带人想来抓李逵送官,见李逵已把母亲带走,并留有这么大的一锭银子,也就算了。

李逵背着母亲,不敢走大路,只能走山间小路。天黑时,母亲要喝水,等到李逵将水取回时,母亲已被老虎吃掉。伤痛的李逵杀死了二大二小四只老虎,被猎户们拥到了曹太公家。在曹太公家,李逵被李鬼老婆认出。曹太公灌醉李逵,报告了官府。官府要都头李云去把李逵押回县衙。消息被朱贵听到,和朱富一起,用麻汗药药翻了众官兵,将李逵救下。救下的李逵大开杀戒,杀死了曹太公和三十来个士兵,连猎户们也全杀死。本打算还要杀死都头李云,被朱富制止。后来,朱富劝李云也一起入伙梁山。

此章节中,作者对李逵描写很为细腻:他有亲情,对母亲孝顺,对哥哥从心底里关心。虽然哥哥绝情,但他却留一锭五十两重的银子给哥哥。当假冒他名号打劫钱财的李鬼,说自己家有九十多岁的老母要赡养时,他不仅放过了李鬼,还给了李鬼一锭银子。这儿,作者把李逵描写成了一个有血有肉有情的汉子。但在另一些细节上,又将李逵描写成另一副模样。在杀死了李鬼后,饿了的李逵把李鬼的肉烧烤当牛肉吃。朱贵兄弟将他救下时,他不光杀死了曹太公、李鬼老婆、众猎户和保正,还杀死了三十几士兵。如果不是朱贵兄弟的劝阻,李逵的杀戮还没有完。这儿的李逵又成了一个杀人不眨眼的恶魔。作者在这儿,把人性的两面性,勾勒得淋漓尽致。

浅谈《水浒传》

(四十五)

石秀智杀裴如海

且说石秀一直在杨雄岳父潘公的屠宰作坊中作事,兢兢业业,把作坊管理得有井有条。杨雄的妻子潘巧云前二年嫁给过一个姓王的,他是衙门中的押司,因染病身亡,过几天正是他病死的二周年,潘巧云要请和尚为前夫做法事。石秀见和尚裴如海不光拜潘巧云父亲为干爹,还带来了不少礼品。况潘巧云与和尚裴如海二人眉来眼去,关系很不正常。石秀心想,哥哥杨雄天天忙于公事,这潘巧云竟瞒着哥哥,干起了对不起哥哥的勾当,如果真有一天落在我手中,我决不会轻饶这两个鸟男女。于是石秀便多了个心眼。他发现,只要哥哥杨雄不在家,这妇人便将一香桌放于后门。每天晚上,都有一个头陀,敲着木鱼在潘巧云处来回呼叫佛号。随后引着裴如海,从后门溜进了潘巧云的房间,头陀离开,随后使女迎儿便把门关了。石秀气得牙直发痒,他想,“哥哥如此豪杰,却恨讨了这个淫妇,倒被这婆娘瞒过了,做成这等勾当。”

一天石秀和杨雄在一酒店喝酒,酒至微曛,石秀鼓起勇气和杨雄说了此事。杨雄一听,气从肝边起,怒向胆边生,马上要去找潘巧云算账。石秀劝住了杨雄,要他今晚回去不要露声色,明晚两人一起去抓他们个正着,再任凭杨雄处置。杨雄当时倒也听从了石秀的劝告,沒有马上做出冲动的事儿来。

当天晚上,喝得醉曛曛的杨雄回到家中。所谓酒后吐真言,满腹心事的杨雄一见到潘巧云,“一时蓦上心来,自古道:‘醉是醒时言。’指着那妇人骂道:‘你这贱人,贼妮子,好歹是我结果了你!’ ” 潘巧云大惊,那敢回话,只得好好伏侍杨雄睡下。

第二天一早,潘巧云为了逼走石秀,掩盖真相,因此一把鼻涕一把眼泪地向杨雄诉说,说自己被杨雄的义弟石秀非礼,要杨雄为自己作主。杨雄听了,十分气愤。想到自己的义弟非礼嫂嫂,反而诬嫂嫂与和尚有染。气愤的杨雄,叫岳父把屠宰作坊关了,等于告诉石秀,不要再在此呆下去。细心的石秀马上看出了这其中的端倪,知道哥哥杨雄酒后失言,被那妇人撺掇了。此时的石秀,已无退路,只有把事情水落石出地摆在杨雄面前,才能还自己一个清白。当晚,杨雄有事在衙中未回。石秀便等在潘巧云的后门处,抓住了那个敲木鱼通风报信的头陀,用刀逼着头陀说出实情。原来这头陀每晚来到后门,只要看着潘巧云把香桌摆了出来,便敲木鱼把裴如海引来,迎儿开门,放裴如海进去。这叫入钹;五更时分他再到这里来,敲木鱼念佛号提醒裴如海,要他出来,这叫出䥽。石秀一刀结果了头陀,把裴如海用木鱼声引了出来,剥光了他的衣服,同样一刀结果了裴如海。

作者在这儿,塑造了一个正直、执着并心地细腻的石秀,也把一个鲁莽并生性多疑的杨雄呈现在读者面前。

浅谈《水浒传》

(四十五)

石秀智杀裴如海

且说石秀一直在杨雄岳父潘公的屠宰作坊中作事,兢兢业业,把作坊管理得有井有条。杨雄的妻子潘巧云前二年嫁给过一个姓王的,他是衙门中的押司,因染病身亡,过几天正是他病死的二周年,潘巧云要请和尚为前夫做法事。石秀见和尚裴如海不光拜潘巧云父亲为干爹,还带来了不少礼品。况潘巧云与和尚裴如海二人眉来眼去,关系很不正常。石秀心想,哥哥杨雄天天忙于公事,这潘巧云竟瞒着哥哥,干起了对不起哥哥的勾当,如果真有一天落在我手中,我决不会轻饶这两个鸟男女。于是石秀便多了个心眼。他发现,只要哥哥杨雄不在家,这妇人便将一香桌放于后门。每天晚上,都有一个头陀,敲着木鱼在潘巧云处来回呼叫佛号。随后引着裴如海,从后门溜进了潘巧云的房间,头陀离开,随后使女迎儿便把门关了。石秀气得牙直发痒,他想,“哥哥如此豪杰,却恨讨了这个淫妇,倒被这婆娘瞒过了,做成这等勾当。”

一天石秀和杨雄在一酒店喝酒,酒至微曛,石秀鼓起勇气和杨雄说了此事。杨雄一听,气从肝边起,怒向胆边生,马上要去找潘巧云算账。石秀劝住了杨雄,要他今晚回去不要露声色,明晚两人一起去抓他们个正着,再任凭杨雄处置。杨雄当时倒也听从了石秀的劝告,沒有马上做出冲动的事儿来。

当天晚上,喝得醉曛曛的杨雄回到家中。所谓酒后吐真言,满腹心事的杨雄一见到潘巧云,“一时蓦上心来,自古道:‘醉是醒时言。’指着那妇人骂道:‘你这贱人,贼妮子,好歹是我结果了你!’ ” 潘巧云大惊,那敢回话,只得好好伏侍杨雄睡下。

第二天一早,潘巧云为了逼走石秀,掩盖真相,因此一把鼻涕一把眼泪地向杨雄诉说,说自己被杨雄的义弟石秀非礼,要杨雄为自己作主。杨雄听了,十分气愤。想到自己的义弟非礼嫂嫂,反而诬嫂嫂与和尚有染。气愤的杨雄,叫岳父把屠宰作坊关了,等于告诉石秀,不要再在此呆下去。细心的石秀马上看出了这其中的端倪,知道哥哥杨雄酒后失言,被那妇人撺掇了。此时的石秀,已无退路,只有把事情水落石出地摆在杨雄面前,才能还自己一个清白。当晚,杨雄有事在衙中未回。石秀便等在潘巧云的后门处,抓住了那个敲木鱼通风报信的头陀,用刀逼着头陀说出实情。原来这头陀每晚来到后门,只要看着潘巧云把香桌摆了出来,便敲木鱼把裴如海引来,迎儿开门,放裴如海进去。这叫入钹;五更时分他再到这里来,敲木鱼念佛号提醒裴如海,要他出来,这叫出䥽。石秀一刀结果了头陀,把裴如海用木鱼声引了出来,剥光了他的衣服,同样一刀结果了裴如海。

作者在这儿,塑造了一个正直、执着并心地细腻的石秀,也把一个鲁莽并生性多疑的杨雄呈现在读者面前。

浅谈《水浒传》

(四十六)

病关索大闹翠屏山

第二天,官府发现了被石秀杀死的裴如海与头陀。当看到裴如海一丝不挂,身上有多处刀伤,而头陀也死在不远处时,官府竟胡乱地结了案:“二人争斗,头陀杀死裴如海,然后畏罪自杀。” 但杨雄见到裴如海与头陀的尸首时,心里却是另一番滋味。他知道自己寃枉了石秀,受了潘巧云的欺骗。杨雄找到了石秀,两兄弟和好如初,并拟定了计划:杨雄以烧香为名,把潘巧云和使女迎儿骗到翠屏山。然后,石秀与杨雄逼潘巧云与迎儿说出真相。

一切都按照杨雄与石秀的计划在进行。轿夫将潘巧云抬到半山腰时,杨雄叫轿夫停在半山腰等待,自己带着潘巧云和迎儿向山顶走去。当来到一古墓前时,石秀早在那儿等候。此时的杨雄抽出了尖刀,逼使女迎儿说出实情;再用尖刀逼潘巧云重述了一遍,然后用刀杀死了此两人。此时的石秀告诉杨雄,現在唯一的出路是投奔梁山。并且把自己会见梁山神行太保戴宗的情况告诉了杨林。

杨雄与石秀两人的一举一动,全被一个叫“鼓上蚤时迁”的汉子见到。在时迁的要求下,杨林、石秀带着时迁一起投奔梁山。

在半山腰等来等去的轿夫们,一直见不到杨雄他们的影子,轿夫们只好爬上山来找杨雄。一看,只见潘巧云和使女迎儿全死在血泊中。吓坏了的轿夫们把情况报告给了官府,官府此时才明白,裴如海和头陀的死以及此次潘巧云与迎儿的死,全是杨雄与石秀作下的,因此画影图形,四处辑拿杨雄与石秀。

杨雄等三人,早行夜赶,向梁山奔去。这天晚上,三人来到了离梁山不远的一家酒店,酒店是祝家庄开的,叫祝家店。这儿离梁山不远,因害怕梁山强人来庄抢掠,祝家庄联合扈家庄、李家庄一起,武装防御梁山。三人在酒店喝上了酒,在店小二去睡的当儿,时迁偷下了店中的一只报晓公鸡,三下五除二地弄了个干净,煮着吃了。当店主知他们无缘无故把鸡偷着吃了时,纠合庄客来抓杨雄三人,气愤的石秀把酒店一把火点了。混战中,杨雄、石秀二人逃脱,时迁被抓,带回祝家庄。杨雄石秀准备去祝家庄救时迁时,正碰上了一个曾受过杨雄恩惠的人。也正是此人,引出后面的一连串事儿来。

在此章节中,裴如海与头陀被人杀死,官府的结案却是如此草率,揭露了封建社会草管人命的现状。在石秀与杨雄杀死潘巧云的情节中,杨雄杀死这两个罪不致死的弱女子时,迎儿被杨雄砍为两段;而潘巧云被杨雄“把刀先挖出舌头,一刀便割了”,然后“一刀从心窝里直割到小肚子下,取出心肝五脏,挂在松树上”。手段的残忍,的确令人愤摡。而时迁,无缘无故便偷窃店中的报晓鸡,也可见梁山上所谓的好汉成份的复杂性。当年人们把孟尝君的门客称之为“鸡鸣狗盗之徒”,梁山这伙人中,又岂不可以称之为“偷鸡盗狗之徒”呢?

浅谈《水浒传》

(四十七)

宋公明一打祝家庄

杨雄认识的那人叫“鬼脸儿杜兴”,现为李家庄“扑天雕李应”的心腹。因听到时迁被祝家庄人拿了时,他满口应承,只要主人李应出面,时迁便会放回。三人来到李家庄,李应爽快地答应了下来,并叫门馆先生修书一封,填写自己的名讳,叫人快马加鞭将书信送至祝家庄。等到送书人回来时,说祝家庄不光不放人,还坚决要把时迁当梁山贼人,送往官府。李应只得亲自修书一封,打发杜兴送去。杜兴回来比上次更惨,祝家庄不光不放人,还把杜兴给打了回来,并撂下话来,如果再来要人,就把李应当为梁山贼一并解押见官。这下惹怒了李应。李应在和祝家庄老三祝彪的拼斗中,被祝彪用冷箭射伤,幸杨雄与石旁拼命,才得以相救。

祝家庄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加上祝家三兄弟祝龙、祝虎、祝彪个个武艺高强,称之为“祝氏三杰”。特别是祝家庄的教师“铁棒栾廷玉”更是武术非凡。因此杨雄、石秀,决定上梁山搬取救兵。

二人来到梁山,当二人说出原委,是因为时迁偷了店中一只报晓鸡引起的纠纷时,晁盖大怒,叫人把这两人斩了。显然,晁盖对这种偷鸡摸狗的行为十分地不屑。宋江急忙劝住晁盖,并说服了晁盖,自己亲自带兵,攻打祝家庄。

宋江是个细心的人,先派了“锦豹子杨林”,化装成一个解魔的法师,令“拼命三郎石秀”,化装成一个砍柴的樵夫,进入祝家庄探看地形,二人奉命进入祝家庄。

石秀挑着一担柴火沿街叫卖。见到一个老汉,石秀很有礼貌的问了老汉庄中情况,知道庄中尽是盘陀路,生人是走不出来的。只有见到有白杨树的地方方可转弯,这才是活路。如果沒见到白杨树的地方转弯,便全是机关重重的死路。正在这时,只见杨林被祝家庄的人捆挷了个结实,杨林被俘了。石秀不敢贸然回家,把柴火送给了老汉,在老汉家里睡了下来。

宋江把人马屯扎在村口,一直不见杨林与石秀的回音,又听说祝家庄抓了一个梁山奸细,一急之下,决定连夜出兵。李逵为先锋,赤条条地握着两把板斧,向祝家庄杀来。庄上吊桥高高拽起,不见人马。宋江猛然省悟,急令退兵。只听到庄中一声炮响,楼上箭如雨下。四野里火光照天,杀喊声动天地,宋江人马被困其中。

在对待梁山将士的所作所为上,晁盖和宋江显然是完全不同的。晁盖反对梁山泊好汉中,存在有偷鸡摸狗的下作行为,主张的是光明正大;而宋江讲究的却是如何壮大梁山势力,手段为何全不以为然。可见二人在道德观上是截然相反的。

浅谈《水浒传》

(四十八)

宋公明二打祝家庄

宋江大惊,命军士们找有房屋的地方行走,这样就不会有陷阱。可军队在村中转来转去,就是找不到出去的路,而到处都是铁蒺藜、竹签,遍地撒满鹿角,四处响起祝家庄人的呐喊声。宋江叹道:“莫非天丧我也!”宋江正不知如何是好时,石秀赶到,告诉宋江村中路的秘密,只有在白杨树处转弯,方是活路。宋江传令下去,按此方法,向前突围。可是梁山军马走到哪,祝家庄的人追到哪儿。石秀告诉宋江,这庄有一红灯是指挥灯,你人马走到哪儿,红灯就会指向哪儿。有了红灯的指引,祝家庄的兵马便可随时找到梁山军马的出处。宋江一听大惊,问花荣怎么办。花荣拈弓搭箭,只一箭便将红灯射了下来。祝家庄人马没了红灯,没了方向,便乱作一团。就这样,宋江带领人马才逃了出庄来,但镇三山黄信和杨林却被祝家庄人抓走。杨雄告诉宋江,以前祝家庄是三庄联盟,共同对付梁山。现在因祝彪得罪了李应,只剩下了祝扈二庄。如今的李应正在家养伤。宋江一听,马上带上礼品,去拜见李应,但遭李应拒绝。李家庄主管杜兴告诉宋江,村中白杨树虽已砍尽,但根在,见根转弯仍是活路,其余全是死路,但进攻祝家庄只能选在白天,因为晚上是看不到树根的。他还告诉宋江,祝家庄有二座庄门,一座在独龙冈前,一座在独龙冈后。只有二座庄门一起进攻,才能奏效。

宋江重整人马,自己为先锋,直奔祝家庄。正在这时,扈家庄女将“一丈青扈三娘”,领兵增援祝家庄。王矮虎一见是女将,心中痒痒,飞身去战。因心猿意马,被扈三娘卖了个破绽,一把把王英擒住,押往祝家庄。此时祝家庄的教师栾廷玉带兵来战,“霹雳火秦明”挺身去战栾廷玉,性子急燥的秦明,被埋伏在草丛中的祝家庄人,用绊马索把秦明的马绊倒,秦明也被俘,梁山军大败,宋江也被扈三娘紧紧追赶,幸亏林冲赶到,擒获了扈三娘,救了宋江。宋江此次攻打祝家庄,幸有林冲的到来,才有了擒获扈三娘的小胜。要不,真叫一败涂地了。宋江领兵出得村来,在村口下了寨栅,准备第三次攻打祝家庄。并唤来了二十几个老成的喽罗,还有四个头目,把“一丈青扈三娘”好好送往梁山,交父亲宋太公看管。喽罗们满以为是宋江看中了扈三娘,对扈三娘十分小心。

正在这时小喽罗来报,军师吴用引兵来到。宋江因攻打祝家庄两次失败,十分郁闷。吴用却告诉他,破祝家庄已近在旦夕了。

这章中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实情。因为社会动乱,到处都是占山为王的草寇,又得不到政府的治安保障,老百姓只能自发地联合起来,用武装保护自己的家园。从中也见证了当时社会的丛生乱相。

浅谈《水浒传》

(四十四)

病关索长街遇石秀

朱富因和县中都头“青眼虎”李云关系特好,平时里李云常常教些枪棒武艺给朱富,也是朱富的师父,加上他手下死了这么多士兵,很难回县中交差。李云在朱贵的说服下,与李逵、朱富、朱贵一起上了梁山,受到梁山泊好汉的热烈欢迎。

再说戴宗受晁盖宋江的委托,前去寻找公孙胜。行路间,忽有人喊“神行太保”。回头一看,不认识此人。原来此人叫“锦豹子杨林”,一直和绿林中有交往,早闻戴宗之大名,见戴宗行路迅速,与常人有异,故想此人一定是“神行太保戴宗”。杨林一直想入伙梁山,只苦于没有机会,今碰上了戴宗,有了上梁山的引荐人。于是两人一起去找公孙胜。两人路过饮马川时,山中闪出一二百喽罗挡住去路。二位头领索要买路钱。不想两位好汉中有一人认识杨林,杨林将戴宗介绍给了他们。原来此两人,一个叫“火眼狻猊邓飞”,一个叫“玉幡竿孟康”,因被官府所迫,在此落草为寇。在山寨中,还有他们的大头领“铁面孔目裴宣”。三位好汉盛情地款待了戴宗和杨林。三人十分钦佩义薄云天的梁山泊好汉,故和戴宗约定,等找到了公孙胜后,一同前往梁山入伙。

戴宗杨林辞别饮马川众好汉,继续上路寻找公孙胜。这天来到蓟州地界,此地知州中的有一人名叫“病关索杨雄”。为人很讲义气,又有一身好武艺,他本是外地人,来此投亲不遇,故在州府中当了两院押狱,兼做市曹行刑刽子手。今天因行刑得了许多赏赐,来到酒肆中喝得酩酊大醉。正好碰上了蓟州守御城中的一名军汉,此人叫“踢杀羊张保”,平时横行霸道,见喝醉了的杨雄得了这么多的赏赐,欺杨雄不是本地人,便把杨雄的赏赐全部抢了。趁着扬雄烂醉,张保与几个军汉压住杨雄,不能动弹。此情景被一位叫“拼命三郎石秀”的汉子见到,义愤填膺,解救出了杨雄。这一切都被杨林看在眼里,十分佩服石秀的为人。杨林戴宗把石秀约进了酒店,戴宗说出了真实姓名,并劝石秀上梁山聚义。正在这时,杨雄带来了二十余位公人进入洒店。戴宗杨林一见,只得悄悄地溜了。原来杨雄怕石秀人单势弱吃亏,所以约了许多人来。见石秀安然无恙,因感石秀义气,二人结为兄弟。杨雄年长为兄,石秀为弟。

杨雄的岳父潘公开了一个屠宰作坊,请石秀为他管理,石秀便在潘公的屠宰作坊中干了下来。

此章节中,施耐庵把一个以强凌弱,乱相丛生的封建社会,不动声色的构绘在读者的眼前。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