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服设计大赛入围做成品:学生设计校服太原首办大赛

校服设计大赛入围做成品:学生设计校服太原首办大赛(1)

大赛参评作品公开展示过程中学生们在给自己喜欢的校服打分资料图

学生装,生活中大家更喜欢把学校里规定学生统一穿着的制服叫做校服。提及校服,说它漂亮的人寥寥无几,网上多见“丑到爆”的评论,更甚至有一些网贴把各个国家正值花季的中学生穿校服的图片晒出来,对比反差之大,让人忍俊不禁,却又多几分无奈。

校服就是这么丑,你敢不穿?当然不敢。那能让它漂亮点,阳光点,穿着自豪点吗。青春是那么明媚招摇,一定要用“面袋”款的校服装起来吗。

太原市教育局主办了第一届太原市中小学学生装设计大赛。经过一年多参赛、评选,近日,大赛中评选出的作品在太原市第五次中小学学生装展评会中展出,受到了学生和家长的好评。

A 学生展示自己设计的校服

7月3日,太原市六十三中体育馆里十几名中小学生穿着各色校服神采飞扬地在红色T台上展示。那表情,那姿势,那眼神都告诉人们,身上的这身校服与以往不同,是帅气阳光的,是骄傲满满的,因为这些校服款式是太原市的中小学生们自己设计,自己评选出来的,这代表着他们的审美观,他们的自主意识。这是太原市第五次开展中小学学生装展评会,特别是这次展评的作品是太原市首届中小学学生校服设计大赛中脱颖而出的作品。

太原市教育局教育装备中心主任许原芝介绍,太原市学生装展示评选进行了五届,这一次除了展示还第一次尝试举办了学生装设计大赛。举办这次大赛一方面是为了丰富孩子们的校园文化生活,开拓学生思维,提高其动手能力,另一方面也是要挖掘、开发、设计一批学生自己想穿、爱穿的,安全、舒适、朴素、美观、大方的校服。这次让学生自主设计学生装的活动从一年半以前就开始了。

2014年3月15日发出了大赛通知;2014年5月30日为报送作品截止时间;2014年6月1日开始初评;2014年7月中旬-8月中旬,将选出优秀作品在新华书店展示了15天,学生、家长以及其他社会人士都投票表达了意见;2014年9月又深入五十九中、二十中、实验小学等五所学校进行巡展,对学校参展作品进行评选,后又请专家进行评选;2014年10月对评选出的作品让厂家做成成衣;直到今年的7月让孩子们在展评会上登台展示。

在这次学生装大赛发出征集令之后,共收集到了651件学生作品和12家厂商设计作品。这些作品大部分由太原市高中、初中、小学生自己设计完成。经过初评选出了251件入围作品,后经过公众投票、专家评选,最后选出的70件优秀作品,其中56件制成成衣,成为了展示会上的作品。这次展评的200余件成衣都是这样精挑细选出来的,分别有春秋装、夏装、运动装、制服。

B 校服款式该变变了

“孩子上学后自然要穿校服了,记得校服刚发下来,闺女往身上一穿,就说,好丑啊。尽管我们一再说,不难看,还行,校服么,就是要耐磨,耐折腾,方便运动。可是爱美的小姑娘自然有自己的审美观,哪里是家长说好就认为好的呢。每周一是必须穿校服的,周日晚上睡觉时,闺女就会说,明天又该穿校服了。”说起穿校服,大多数妈妈都会发这样的感叹,尤其是生了姑娘的妈妈。孩子没有读书时,妈妈们看见漂亮衣服就挪不动步子了,小姑娘都打扮得花枝招展的,一到学校,妈妈们打扮女儿的积极性立刻被浇了冷水。校服当道,美衣靠边。

这次学生们自己给自己设计校服,来参加服装展示的小模特们都早早地挑选自己心仪的服装。带着孩子参加活动的贾女士说:“我们去的时候有点晚了,闺女喜欢裙子,喜欢制服类的校服,可是好多已经被人挑走了,而且已经没有裙子了,孩子挺失落的。在孩子们选衣服时就明显能感觉到,那些时尚的,款式修身的衣服特别受欢迎,早早就被人选光了,运动类服装最不受孩子们待见。”

作为活动展示,当然需要孩子们把不同风格的校服都展示出来,在服装搭配中组织者会有一些协调,不能完全任由小模特的着装意愿。于是在调整中便发生了一个小插曲。一名小模特早早挑了好几身自己喜欢的裙装,当组织者跟这名小姑娘协调换其它服装时,小姑娘大哭起来,就是不愿意把自己喜欢的裙子换走。当然,最终在大家努力下,小姑娘同意调整服装搭配。但是也从孩子的选择中,能看到学生对校服审美的趋向。

国家有规定,校服每三年购买一次,所以很多家长给孩子买校服会考虑大一码的校服,要不孩子长得快,小了没法穿啊。“宽大、不收腰、笨重、颜色不美……男款女款几乎一样,没有性别之分,夏天穿着闷热,冬天穿得笨重。”这是家长们眼中传统校服的统一缺点。未来的学生装,夏装要透气、吸汗,冬装要保暖、轻巧,总之,美观、舒适和安全同样重要。“面对着越来越美丽的世界,人们物质水平极大丰富,审美的诉求自然也越来越高,我们有理由期许一个百花齐放的学生装来满足孩子们的爱美天性。在新的历史时期,中国学生装始终面临新的考验,我们的中小学生应该穿什么样的服装,才能够代表我们自己的文化和价值观,这些都是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和企业及服装专业人士考虑的问题。”许原芝说,“这次通过大赛,我们近距离与学生、家长面对面交流,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获得了非常多更实际、更贴近学生诉求的理念,真正是以学生文本的管理方式。”

不过,校服不仅仅是单纯的服装展示,它还是一种承载一定功能的服装,需要考虑更多方面。

C 校服是有功能的着装

太原市的校服普遍实行的是市、县、学校三级管理,各中小学校长是校服管理工作的第一责任人。专人负责管理,订购程序规范。每年的校服由省纤维检验局对成衣进行检验,价格在市物价局备案。学生校服按照规定每三年更换一次,分别是一年级、四年级、初一年级、高一年级时,而且最多不能超过三套。目前太原市中小学校学生校服的安全指标全部符合国家标准,无质量安全问题。

产品质量获得保证后,校服还应该是有审美、有文化承载的。“校服,是教育文化、学生标识和管理规范的载体,是体现中小学生群体身份的标志性服装。它体现着一种文化,具有特有的德育功能。”在教育工作者的眼中,校服不仅仅是一件衣服这么简单。太原市教育局教育装备中心主任许原芝说,“从学生装历史和发生背景看,它是一个国家政治文化、社会文化、教育文化共同的产物,它的发展与经济水平、文化认知、教育水平和制度文化密切相关,也是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的一个具体表现。对学生装的重视和认识都可以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步提高和成熟。对于是否需要穿学生装的问题,我们能够看到的是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是实行学生装制度,发达国家的历史更长一些。从国家层面来看,学生装应当具有很多的历史内涵和更深层的象征意义,关乎对下一代人的培养,关乎一个民族的情感,关乎一个国家的形象。”

确实如此,那些在网络中将各国校服拿出来比较的帖子,已经深刻地说明,校服是一种文化。

许主任说,通过这次大赛,激发了学生对校服设计的热情,学生们对自己穿着的校服款式更为关注。活动进程中,很多人都希望大赛能多搞几次,这样能发挥多渠道的育人功能,为学生的成长提供助力。而且也能让款式新颖、质量上乘、受学生欢迎的校服进入校园,让校服真正体现太原省会城市的风采,体现省城青少年的精气神。

本报记者 李雅丽

小档案

旗袍也曾是校服

校服最早起源于欧洲。学校为了规范管理,统一着装。一般在学校的重大活动中会要求学生统一着装,一般学校校服有该校校徽,也直接影响到学校形象。

从辛亥革命到上世纪二十年代:制服式校服首次出现;

三十年代:旗袍在校园内得宠,旗袍款校服,逐渐代替了原本的裙衫式制服;

四十年代:延续了三十年代的服装风格;

五十年代:比较随意,缺乏特定校服;

八十年代:校服重新出现;

九十年代及二十一世纪初:运动校服一统天下。此时校服普遍以运动服为主,颜色主要有蓝、红、绿、白等,面料以涤盖棉、金光绒等为主。

从20世纪90年代至今,各地以学校为单位或者是在一定区域内学生统一穿着学生装已实行了近二十年。

2014年教育部批准在北京服装学院成立全国中小学学生装(校服)研究中心,开展学生装(校服)相关标准研制工作。

2015年6月30日,国家标准委批准发布国家标准GB/T31888-2015《中小学生校服》,此为中国首个专门针对中小学生校服产品的国家标准。

7月“书香漫晋”带你去看看这个“世界”,不管是充满奇趣的大自然,还是遍及全球的文明兴衰,都会带给你启发思考。关注山西新闻网公众微信号(sxrb-com),回复“书香漫晋”参与活动吧。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