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让论的深度解析(豫论场对科学家不宜)

□夏远望

日前,在第九届世界华人数学家大会上,著名数学家丘成桐首次公开评价韦东奕,原话是这样说的:你讲韦神,我们更大的(指丁剑,ICCM数学奖金奖得主),大众喜欢听这些好笑的故事,数学家一瓶水两个馒头就很伟大了,这完全不是数学家应当的形象,其实数学家很正常,有血有肉,也有小孩,和普通人没区别。

这段话其实很犀利,直接指出数学家也是正常人,个体在生活中的形象与数学家身份无关,与此同时,或多或少也暗示韦东奕在数学研究领域的成就还差点意思。

当然,即便“差点意思”,韦东奕目前成就,也是绝大多数人终其一生也难企及的天花板。推崇科研人才总比膜拜娱乐明星要好,但“一山更比一山高”,韦东奕被“封神”,“更大的”却未出圈,确实耐人寻味。

表象背后,是人们对科学家形象的习惯性误读。长期以来,公众对包括数学家在内的科学家群体,普遍存在格式化感知偏差。牛顿拿挂表当鸡蛋煮、爱因斯坦头发“爆炸”、陈景润撞电线杆……科学家似乎就应该不闻世事、不修边幅、不善言辞,他们行为怪异、“骨格清奇”而心无旁骛。教科书及各类影视作品中的科学家形象,进一步固化了这种思维定势。

集体记忆驱动下,必然导致“格式化封神”。或“按图索骥”,或“逆向思维”,于是,在自媒体推动下,穿布鞋的老教授成了大隐隐于市的“清华扫地僧”,长相酷似一线明星的科学家成了“最帅院士”,一瓶水两个馒头的两届奥数满分金牌得主,完美契合公众对数学家人设的内心期待,自然也就成了韦神。

而真实的科学家形象并非都是如此。医学早已解读,爱因斯坦头发蓬乱并非不想梳理,而是无法梳理,这是一种罕见的“蓬发综合征”,年轻时的爱因斯坦也是非常帅的,和课本上放出的照片完全不能比。一张永载史册的史诗级照片,拍摄于1927年的索尔维会议,照片上的人,据称代表当时全球90%的智力,每一位都衣冠整洁。科学家很多能言善辩,泡利怂天怂地怂空气,是物理界“毒舌”,却对自己的老师索末菲敬爱有加,多次声称恩师成就堪比爱因斯坦和波尔两位大神,搞得老爷子怪不好意思。

中国科学家中,钱三强喜欢读古典文学,唱歌,画画,打乒乓球和篮球;首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奖者吴文俊喜欢话剧,甚至研究过戏剧理论;大气物理学家叶笃正喜欢溜冰、探险,还是个“金庸迷”;河南大学材料学院院长、两个国家级实验室负责人杜祖亮,还有一个重要身份——河大教授足球队队长。

一句话,科学家有血有肉,和普通人没区别。

尊崇科学家,应该尊崇他们在生命的高度和广度上,一直探索着人类未知的边界,而不是专业之外的其他方面。科学家的价值体现在科研成果上,而不是长什么样子、穿什么衣服、吃什么饭。对科学家形象的习惯性误读,乃至“格式化封神”,除了满足人们好奇心,只会加深公众对科学的陌生感、距离感甚至畏惧感。对科学家特别是青年科学家而言,这也是种无辜的伤害,拔苗助长、封神式的追捧和窥视,谁能保证既不会被打扰,也不会被捧杀?

一名初中学生写道:“任何人都能成为一名科学家,我看到科学家也穿着运动衫和牛仔裤到处晃。谁知道呢?没准儿我也可以成为一名科学家。”一个强盛的民族,需要源源不断输出科学巨星,推崇科学家毫无疑问是时代进步,前提是公众或自媒体要跳出固有定势和围观心理,还科学家一个真实形象认知,毕竟,科学最好的朋友,叫“真实”。

豫让论的深度解析(豫论场对科学家不宜)(1)

总策划:董林 刘雅鸣

总统筹:张学文

执行:李兵 夏远望 薛世君

制图:张燕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