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员具备的基本条件(想要成为一名航天员)
5月10日凌晨,长征七号运载火箭
成功将天舟四号货运飞船送入太空
中国空间站建造阶段大幕开启
距离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发射的日子
也越来越近
此前报道,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乘组
也是由三名航天员组成
他们也将在轨驻留6个月时间
近年来“太空出差”队伍日渐庞大
你了解这支队伍吗?
如何成为一名航天员呢?
你适不适合做航天员呢?
航天员选拔包括
预备航天员选拔和飞行乘组选拔
预备航天员选拔就是从所需的职业人员中
挑选出能达到标准、基础好
能够取得参加训练资格的预备航天员
飞行乘组的选拔
是从合格的航天员中
为某次任务选出最佳飞行乘组
1992年,中国正式启动载人航天工程
3年后的金秋
中央军委决定组建
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
并着手开始选拔航天员
当时选拔航天员的基本条件包括:
有坚定的意志、献身精神和良好的相容性
身高在160到172厘米之间
体重在55到70千克之间
年龄为25至35岁
必须是歼击机或强击机飞行员
累计飞行600小时以上
具备大专以上学历
且飞行成绩优秀
无等级事故
无烟瘾酒瘾
最近3年体检均为“甲等”
经过层层推荐审核
空军机关从全军挑选出
1506名符合条件的飞行员
接下来就是一轮一轮的选拔
体检结束
1506人中只剩下了886人
一轮大淘汰
有资格参加复选检查的仅剩60人
紧接着又一轮淘汰
最后剩下30多人
30多名候选人被安排前往
北京航天医学工程研究所
接受特殊生理功能检查
这是从飞行员迈进预备航天员队伍的
最后一道门槛
第一关,离心机的超重考验
要考查受检者身体承受重力的最大极限
第二关,在压力试验舱内接受缺氧耐力检测
氧气渐渐被抽走
相当于高度向五千米、一万米不断上升
第三关,受检者要蒙住双眼
坐在旋转座椅上
在6米摆长的电动秋千上荡15分钟
由此检查抗晕能力
第四关,要忍受噪声和振动不间断侵扰
观测受检者是否会烦躁不安
第五关,要在头低脚高的倾斜床上猛起、猛躺
测量颈动脉血流量和心脏负荷能力
后面还有下体负压等各种耐力测试……
这样的测试要持续好几个月
最后,只有20名候选者过关成功
1997年4月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指挥部从受检成功者中
录取了12人作为预备航天员
他们中间有杨利伟、翟志刚、费俊龙、聂海胜、
刘伯明、景海鹏、刘旺、张晓光等人
同时加入这支队伍的还有另外两名战友
吴杰和李庆龙
1999年7月26日,航天员潘占春、李庆龙、费俊龙、刘旺(从左至右)在俄罗斯进行失重飞机训练
他们经过相似的选拔
率先走进北京航天医学工程研究所
后去俄罗斯加加林航天员训练中心接受有关培训
1998年1月5日
脱颖而出的14名航天员进入北京航天城
正式由空军部队移交给国防科工委管理
翻开了中国航天史上重要的一页——
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正式宣告成立
中国航天员大队首批14名航天员(前排左起邓清明、聂海胜、杨利伟、吴杰、费俊龙、赵传东、翟志刚,后排左起刘旺、景海鹏、刘伯明、李庆龙、陈全、张晓光、潘占春)
第二批航天员选拔工作于2009年5月全面启动
最终从空军现役飞行员中选拔出
5名男性航天员和2名女性航天员
从左到右依次为中国女航天员刘洋和王亚平
7名航天员都具有本科学历
平均年龄32.4岁,均已婚
5名男航天员均是
现役空军歼(强)击机飞行员
2名女航天员均是现役运输机飞行员
王亚平原在空军运输航空兵部队服役
在第二批预备航天员初选中
女性候选人一直是关注的焦点
男女航天员的选拔与训练标准基本一样
并且研究发现
女航天员执行任务时在某些方面
感觉更敏锐
心思更细腻
考虑问题更全面
沟通能力更好
在微重力环境下
女航天员的雌激素和镁的代谢
优于男航天员
体内铁含量低
比较适合长期太空生活
中国空间站内王亚平化身“托尼老师”为叶光富理发
第三批预备航天员选拔工作于2018年5月启动
2020年10月从约2500名候选对象中
选拔出符合条件的18名预备航天员
含1名女性
包括7名航天驾驶员
7名航天飞行工程师
4名载荷专家
第三批预备航天员在航天驾驶员基础上
增加了航天飞行工程师和载荷专家两个类别
其中,航天驾驶员和航天飞行工程师
主要负责直接操纵、管理航天器
以及开展相关技术试验
载荷专家主要负责空间科学实验载荷的在轨操作
航天员系统总设计师黄伟芬
在一次演讲中总结
航天员选拔就像是沙里淘金,千挑万选
值得关注的是
目前世界上只有
俄罗斯、美国、中国
拥有独立完整的航天员选拔与训练系统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