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疏导帮助戒毒人员消除顾虑(五原戒毒所开展心理康复训练重塑戒毒人员健康人格)

今年以来,为进一步促进场所安全稳定,不断提高戒毒学员的戒治效果,五原戒毒所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心理康复戒毒新途径,以创新心理治疗和积极行为养成理念和手段为抓手,多措并举、多管齐下,有力推动了强制隔离戒毒工作的健康深入开展,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心理疏导帮助戒毒人员消除顾虑?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心理疏导帮助戒毒人员消除顾虑(五原戒毒所开展心理康复训练重塑戒毒人员健康人格)

心理疏导帮助戒毒人员消除顾虑

今年以来,为进一步促进场所安全稳定,不断提高戒毒学员的戒治效果,五原戒毒所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心理康复戒毒新途径,以创新心理治疗和积极行为养成理念和手段为抓手,多措并举、多管齐下,有力推动了强制隔离戒毒工作的健康深入开展。

一、心理治疗入手一一人格档案、音乐、手册、案例集

人格档案 心理学有“九型人格”理论。根据这个理论,每个人都有其确定的人格类型,这是婴儿时期就具有的独特气质,揭示了人们内在最深层的价值观和注意力焦点,不受表面的外在行为的变化所影响。了解入格特征,可以为心理咨询师诊断戒毒学员心理疾病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该所心理咨询室就根据“九型人格”理论将戒毒学员的人格类型进行定型分类,为戒毒学员心理诊断提供分析治疗依据。目前,该所已为心理疾病严重的119名戒毒学员建立了7种类型的人格档案。

音乐治疗 由于长期吸食毒品,吸毒者不仅身体各个器官明显弱于常人,而且性格脆弱、高度敏感。每当他们遇到挫折和失败就会产生过分沮丧、失意与忧伤等不良情绪。音乐治疗作为一种新兴的心理治疗手段,可以提高神经细胞的兴奋性,改变情绪状态,唤起积极、健康的情绪,通过神经及神经体液的调节,达到减少疾病和恢复健康的目的。目前,该所将音乐治疗引人心理治疗之中,已成功对97名有严重心理问题的戒毒学员进行了危机干预。

心理游戏 每周组织一场集体心理游戏,全面促进强戒人员心理健康。项目包括:“盲行”、“二个人三条腿”、“火车快跑”、“臀部写字”、“滚雪球”、“手拉手”、“戴高帽子”、“刮大风”等等,这些饶有情趣、寓教于乐的游戏能够既能促进强戒人员之间和谐相处、培养团队精神,也能让个体发挥潜能、感悟人生哲理、正确对待成功与挫折;既增进强戒人员之间的了解、关爱、互助和团结,又促进场所的安全稳定和戒毒矫治质量的提高。

《快乐戒治手册》《心理咨询案例集 为提高或毒学员的心理认知水平和自我调适能力,提升心理咨询工作理论化、科学化水平,日前,该所编制戒毒学员《快乐戒治手册》和心理咨询案例集《让心不再迷惘》。《快乐戒治手册》这个手册着眼于意识与潜意识层面的觉察和掌控,指导戒毒人员如何通过思、言、行有意识正向转移来提升学员正能量,进而增强戒毒动机,巩固戒毒成果。《心理咨询案例集》这本书精心采写戒毒初期心理调适、婚姻危机心理调适、情感危机心理调适、人际交往认知、回归在会心理适应等9个方面成功案例,帮助戒毒学员“对镜自照”,进行有效的自我心理分析和危机克服,同时也为管教民警“对症下药”,及时解决戒毒学员心理问 题提供了科学的方法和手段,着重体现助人自助的心理咨询特质。

二、培养积极行为一一内化于心,外化于形,强化行为养成

宣誓明志 该所根据行为心理学“重复21天以上的行为便可形成习惯”的原理,通过对积极行为反复强化,以期达到一种质的飞跃。针对戒毒人员身体素质差、患病多、怨悔心理重、戒毒意志薄弱的实际,利用每天旗仪式之机,引导戒毒学员背诵一遍戒毒誓词:“我是一名戒毒人员,深受毒品危害,深感戒毒艰辛。从现在起,我要坚定信心,不再沉沦,加入戒毒康复行列…我要谨守承诺,遵守纪律,拒绝毒品诱惑,珍爱健康生命”,通过日复一日背诵戒毒誓词,陈述毒品危害,强化戒毒信念,激励戒毒人员树立持久戒毒的勇气和信心。

  “顺口溜” 手语操铭心刻骨 该所还编制了戒毒学员行为规范顺口溜,并严格按照顺口溜内容编排作息时表,按时、保质、保量安排戒毒人员戒毒生活。此外,戒毒学员每天早操前呼喊三遍戒毒口号,在每天晚讲评、就餐、队列训练、习艺劳动及大型集会(包括运动会)等场合集体唱《我们从这里起航》这首教育矫治歌曲,用潜意识暗示和“模式化”的行为训练来强化戒毒学员的戒毒意志,培养他们优良的心理品质,促进他们早日戒除毒瘾,回归社会。

 手语操定在每周一上午升国旗之后、上课之前,意在教育强戒人员要感恩祖国、感恩父母、感恩师长。手语操《感恩的心》以舒缓的音乐,优美的旋律,伴着柔美而极具象征意义的手语操动作,将歌曲主题中蕴含的对人生的宽容和理解展示得淋漓尽致;手语操《我真的不错》,节奏欢快,动感实足,努力渲染自信与自豪,给人耳目一新之感;手语操《从头再来》让人从逆境中看到希望。手语操创设出高尚、纯洁、无私、感恩、自励的氛围,激励着戒毒人员悔过自新、崇德尚法、自重自警、重新做人。

养成固化行为规范 引导戒毒人员养成“一念、二遵、三齐、四化、五勤、六一、七固定”行为习惯,即:“一念”(我是有戒毒信念的人,我要接受戒治生活)、“二遵”(遵守法律法规,遵守所规制度)“三齐”(起床齐、集合齐、口号齐)、“四化”(即:行动军事化、劳动集体化、卫生经常化、语言文明化),“五勤”(即:勤洗澡、洗手脚、洗脸、漱口、洗晒衣被),“六一”(即:穿好一身服、走正一步路、讲好一句话、唱好一首歌、升好一面旗、争当一优秀),“七固定”(即:学习定组、站队定位、劳动定岗、进餐定桌、就寝定铺、作息定时、行进定线)。通过久久为功的行为规范养成教育,实现“外化于形、内化于心、固化于制”的建设效果。

培养一技之长 引进有科技含量的电子产品、挂胶手套来料加工项目及院内农牧业生产项目,将习艺工种条件、处遇等向强戒人员公布,采取强戒人员自愿申报与民警审核相结合,实行双向选择,竞争上岗,充分挖掘强戒人员自觉自愿从事习艺劳动、学习科学技术的积极性。同时建立民管会组织,成员通过资格审查、竞职演说、民意测评、民主选举后产生。既杜绝“所王所霸”滋生的土壤,又发挥他们带头遵规守纪、积极矫治的标兵示范作用,使其成为戒毒矫治的中坚力量。

三、民警学会运用“阳性强化法”

阳性强化法即以阳性强化为主,及时奖励正常行为,漠视或淡化异常行为,这种方法就叫做阳性强化法。主要内容是当强戒人员出现符合行为规范要求的良好行为之后,按照阳性强化法要求,采取立即奖励的办法,进行强化,使强戒人员感到其做法是好的,是会获得赞赏与奖励的,并愿意更多地表现同样的行为。通过不断地即时奖励,阳性强化,强戒人员偶尔表现出来的良好行为就反复出现,并逐渐形成习惯。当行为变成了习惯,即使没有奖励,强戒人员也做得很好。

运用“阳性强化法”时给予强戒人员的奖励主要有:物质奖励,如奖励学习、生活用品;精神奖励,在计分考核中给予奖分,或口头表扬、授予标兵、模范等荣誉称号,并在一年后、期满前的诊断评估中充分体现;感情奖励,如增加会见、亲情电话、亲情餐次数和到中小学进行现身说法演讲、座谈、联谊;活动奖励,如允许强戒人员在指定区域内休闲娱乐、看电视、读课外书。

系列心理康复戒毒措施实施以来,该所出现了“三多三少”的变化:强戒人员读书、看报、学习文化艺术、职业技术的多了, 攀比、报怨、闲聊、串组的少了;严格遵守所规所纪的多了,顶撞民警、装病、诈病、消极怠工的少了;讲文明礼貌、重品德修养和与人为善的多了,动粗骂人、无理取闹、无事生非的少了。由此强戒人员的精神面貌发生了可喜的变化,强戒人员王某的话最具代表性,他说:“修养是人的第二张名片,有修养、有品行、有才干的人生才是有价值的人生,才能受到人们尊重,我要做一个这样的人”。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