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高山滑雪中心竞速(国家越野滑雪中心)

穿梭在张家口古杨树场馆群的崇山峻岭之间,在太子城东南侧的山谷内,国家越野滑雪中心在森林的掩映中展现着它动人的身姿。

国家高山滑雪中心竞速(国家越野滑雪中心)(1)

2021年12月30日拍摄的国家越野滑雪中心夜景。新华社 供图

冬季的国家越野滑雪中心,乍看上去,冰天雪地一片白茫茫。但仔细端详,就会发现一条长长的赛道从这里延伸出去,直到被层层叠叠的树林掩盖住它的行踪。

这座建于山林之间的场馆,依托本地森林的自然之美,正散发着它最独特的魅力。

“赛道感”浑然天成

早在2015年筹备申奥时,国家越野滑雪中心所在的区域就已经被划入了场馆选址方案。

这里的“赛道感”浑然天成。越野滑雪要求赛道“三分之一上坡、三分之一起伏、三分之一下坡”,而选址地正是山地坡度较为平缓的地带,不需要挖太深的沟,也不需要堆太高的坡,只要依靠山体顺势修建,就可以自然而然地建设出满足比赛需求的赛道,真正做到了依山而建。

另外,这里的自然生态环境也为场馆的建设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国家越野滑雪中心基础设施经理李振龙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场馆所在的山体树林比较多,一是可以有效地保护雪道,二是树林可以减少运动员滑行时受到的阻力。

留下最小生态足迹

国家越野滑雪中心的赛道穿梭于森林之中,为了尽可能地保护场馆内的树木,场馆在建设时下足了工夫。

国家越野滑雪中心占地106公顷,所有赛道总长度达13公里,在如此庞大的国家越野滑雪中心内,却只有一座建筑是永久设施,其余均为临时建筑,面积达1.45万平方米。如此设计是为何?

原来在国家越野滑雪中心建设之初,就秉持着“留下最小生态足迹”的理念,实现场馆与自然环境和谐相融。国家越野滑雪中心自西向东的运行区域分别为场馆运行综合区、安保消防交通综合区、转播综合区、场馆媒体中心、技术楼、观众看台、运动员综合区,其中仅有技术楼为永久设施,共5层,首层面积为1336.7平方米。而庞大的临时建筑,最初设计施工时就充分考虑了功能使用与赛后拆除利用。部分看台及比赛配套设施也采用临时建筑,赛后可进行拆除及回收利用,让冬奥场馆实现全生命周期的绿色、低碳。

而在北京冬奥会后,李振龙介绍,国家越野滑雪中心将在冬季打造山地公园及家庭雪上娱乐中心,并设置真人CS、驯鹿和狗拉雪橇等休闲娱乐项目,同时打造室内马术训练场,使游客在冬季也能体验到马术的乐趣。

国家高山滑雪中心竞速(国家越野滑雪中心)(2)

2021-2022国际雪联北欧两项洲际杯两项测试赛在国家越野滑雪中心举行。参赛运动员在山林掩映的赛道中进行越野滑雪训练。 冬奥会刊记者 邓伟 摄

更多内容敬请关注冬奥会刊。

来源:客户端 冬奥会刊 | 记者 邓方佳

流程编辑:u060

版权声明:文本版权归京报集团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改编。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