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示心碎的生僻字(说说那些矫情的汉字读音)

说说那些矫情的汉字读音□ 薄文军,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表示心碎的生僻字?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表示心碎的生僻字(说说那些矫情的汉字读音)

表示心碎的生僻字

说说那些矫情的汉字读音

□ 薄文军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在这句古诗中,有两个汉字在我们读中学时是不允许按照现代汉语发音的。

其中,"见"读作"xiàn",而不读"jiàn"。因为这里的"见"是"现"的通假字,而作为词语来讲,这两个字是有区别的。从牛羊的角度说,"现"是主动的呈现,而"见"则是被动的被发现。正因为如此,我们应该认同这种异读,并作为一种汉语言知识去理解它、传承它。

但是,这句古诗中的"野"字,在先前的一段漫长时间里,不允许读作"yě",而要求读作"yǎ"。读作"yǎ"的"野"是什么意思呢?仍然是"原野"的意思。既然如此,这古怪的读音就有些矫情。你要硬说这继承了古代读音,那也"死无对症",可我们相信,许多汉字的古代读音跟现代汉语的读音都不相同,你要有本事把整个古代诗文都按照当时的国标读音来读也可以,但你做得到吗?既然做不到,就没必要拿出一两个汉字来当古董去读。

同样的,成语"叶公好龙",有人主张"叶"字要读作"shè"。其实大可不必,因为今天的"叶"姓已经读作"yè"了,你再去翻旧账说它以前读"shè",徒增许多弯弯绕。"叶"字要读成"shè",那"张王李赵"应该读什么?你考据得过来吗?"车"在象棋子中读作"jū",不读"chē "。可读作"jū"的"车"是什么意思?仍然是"战车"的意思。既然如此,这份固执的坚守,也就失去了积极意义。

我们读古代官职,"大夫"读作"dàfū",有意跟作为医生的"dàifū"区别开来。其实,这恰恰辜负了古人的一片良苦用心。正如英语中将"医生"跟"博士"用同一个单词"doctor"一样,中国古人出于一种特殊的尊重,管医生叫"大夫",所使用的正是一个官职名称。"大夫"这个官衔,古代为实职,后来逐渐变成虚职,这更方便了其走向民间。作为佐证的是医生还被称为"郎中","郎中"同样也是中国古代的官职称谓。类似的还有,中国古代许多地区管乡绅叫"员外",管商店经理人叫"朝奉"。"员外"与"朝奉"均出自古代官职名称。所以,官"大夫"与医"大夫"在发音上应该是一样的,没有必要故意加以区别。

"壳"这个字有两个读音:一曰"qiào",二曰"ké"。这两个读音之下的意思都是基本相同的,没必要的故意分开。有人勉强解释说,大的称"qiào",如"地壳";小的称"ké",如"鸡蛋壳"。那么"金蝉脱壳"呢?不还是读作"qiào"吗?看来两者没啥本质区别,只是因为有两个读音,人们根据习惯在谨慎使用罢了。甚至于因为两个读音之下意义相近,人们无法区分,只能根据词典的举例来判断,反生累赘。如果彻底废掉一个读音,不但不影响词语的使用,反而能让大家省许多事。

"薄"字有三个读音:"báo"、"bó"、"bò"。其中,"bò"音之下,只有一个单纯词"薄荷",是一种植物名称,全国各地发音并不相同,归并到其他任意一个读音,其实都可以。作为形容词的"báo"与"bó",意思也是基本一致的,没必要分开。按照现代汉语的正音规则,作为姓氏用字和地名用字,可以允许出现一些特例,并保留一些异常读音。其实这个口子开不开的也没啥意义。作为姓氏的"薄",在山西读"bó",在山东利津读"báo",在山东其他地区读"báo"和"bó"的都有。而其实,山东利津薄姓即是来自明朝初期的山西洪洞移民。老辈人说,这个姓在山西时读"bó",移民山东后逐渐讹变,被读成了"báo",长期这样读,大家也就习惯了,自己也这样读。跟前边提到的"叶"一样,许多姓氏的读音并不是千百年来一成不变的。把"薄"字的三个读音合并成一个可以不可以呢?我感觉完全可以。

还有许多汉字,读音相当别扭,而且使用范围也非常狭小,似乎没大必要保留这种难发难用的读音。比如"胺 "读作"àn",只在化学和化肥名称中用到,而其读音无论怎样组合,都相当拗口。这种字音,如果没有其他障碍(比如与同属化学家族的"氨"的读音加以区别),应该予以矫正。

为什么现在许多汉字的读音版本很多?我感觉是因为没有国家权威部门(比如"国家语委")的统一正音。现在大家遵循的汉字读音一般是这样几个渠道:一是学校学的;二是广播电视使用的;三社会习惯的;四是《现代汉语词典》最新版本确认的。《现代汉语词典》目前已经发行到第七版,重新确定了许多字音。但因为没有国家权威部门的授权和指令,新版词典的发行并不意味着老版词典的废止使用。况且我们同时使用的还有《辞海》《辞源》《新华字典》《新华词典》等权威工具书。《现代汉语词典》的修改往往只是该词典编委会的一家之言,无法完全代表官方。既然不代表官方,你拿一本词典,我拿一本词典,只要词典上有的,你就不能说他错了。你经常修改《词典》,我也可以继续坚守旧的音、义,这样下去,许多汉字的读音就更加复杂化了。

说到底,在汉字读音问题上,一是应该尽量去繁从简,别给读书学习的人找些不必要的麻烦。二是应该以国家政府令的形式颁布统一的汉字读音,所有字词典编纂机构,无权私自确定汉字读音、更改词条义项。

4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